" /> " />
年少学医 熟谙经典
1929年,娄多峰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的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娄宗海为当地名医。
1941年,12岁的娄多峰开始跟随他的祖父学医。他的祖父认为,学医术必须先学习医德,并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因此,刚开始他的祖父并没让娄多峰直接学习医学典籍,而是给他系统讲解《论语》、《孟子》等书籍。学完这些启蒙典籍之后,才开始要求娄多峰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和《医宗金鉴》,并辅导其学习《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
“祖父对我要求非常严格,每天规定了背诵任务,白天让我跟着他应诊,晚上睡觉前检查我的背诵情况,不会背,是万万不能睡觉的。之后布置第二天的背诵任务,一大早,就喊我起床背书。”回忆起刚开始跟着祖父学习背书的情景,娄多峰满怀感激,正是在祖父的严格要求下,年少的他才从不敢懈怠,勤奋学医。
每天早上,娄多峰起床后,总会独自去离家不远的土岗上背书。背累了,就用树枝在地上抄写、默写,直至把每一个知识点全部记牢。在娄多峰看来,熟背医学经典,对以后自己的成长和临床帮助非常大。
一次,当地季庄首富李家的公子患了麻疹,请娄宗海诊治。当娄多峰跟着祖父来到李家客厅后发现,当地崔姓、刘姓名医也在。崔先生是治疹世家,刘先生也是当地内科名医。
既然李家请来3位医生,自然有会诊之意。在大家喝茶的时候,崔先生突然问娄宗海如何辨认麻疹的顺、逆、险三候,什么是麻疹的主治大法。
这明显是挑战,年轻气盛的娄多峰抢先脱口而出:“中医把麻疹分为三类,也就是顺、逆、险三候,其中顺证是指一般发病规律的症候……”“麻疹的主治大法,《医宗金鉴》上写的更是清楚:疹宜发表透为先,最忌寒凉毒内含……”
听完娄多峰的话,崔先生连连感叹后生可畏。
从这件小事中,可见娄多峰在中医经典方面所下的功夫绝非一般。
行医乡里 声名鹊起
就这样,跟着祖父刻苦学医5年后,1946年,17岁的娄多峰开始独立出诊。
当年深秋的一天,获嘉县大毛庄的患者家属,慕名来找娄宗海前去家里为“重病”家人看病。不巧,年近八旬的娄宗海正患感冒,不能随去,就让娄多峰前去出诊。
大毛庄的村民久闻娄宗海的大名,听说村里有人请娄宗海来治病,都想一睹尊容。可是当看到请来的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少先生时,遗憾之余感觉这个少先生很不靠谱。
娄多峰随家属来到患者住室,只见该女性患者头发散乱,骨瘦如柴,发呆的眼神中透露着恐惧。
据其家属介绍,患者以前的身体很好,不久前月经期间突然感冒,随后月经就断了,身体冷一阵子热一阵子,天天胡言乱语,哭闹不停,认为身边有妖魔鬼怪。请了几个医生,病情都没有减轻。后来又找来巫婆打鬼驱邪也无效果。
经过认真的望、闻、问、切四诊后,娄多峰便向家属分析患者的病情:“她身体瘦弱,但面热色赤,口渴,小便短赤,几天不解大便,狂躁不安。脉象洪大而数,舌质红,苔黄,舌中心燥黑,属于典型的实热症。医书上讲,热入血室经适断,邪热乘虚血室潜。寒热有时如疟状,昼日明了夜谗妄……根据病情表现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是由于热入血室引起的。”
随后娄多峰为患者开出一剂汤药,并让家属随同回去抓药。
回到家后,娄多峰把患者的病情以及自己的诊断和开出的处方等详细向娄宗海作了汇报。娄宗海认为所开方中的紫油厚朴、大黄、芒硝用量稍大,应该减去2/5,而娄多峰则认为,患者病情严重,如果药量不足,怕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就坚持自己所定的药量。
事实证明娄多峰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患者服下一剂药后,第二日就能进食了,其他症状也基本上消失了。
很快,娄多峰用一剂药治好一位“将要死”的患者的事迹就在大毛庄及周边村庄传开了。从此娄多峰在乡里名声鹊起,登门求诊者络绎不绝。
目睹惨状 志克风湿
娄多峰家以前是主攻瘟病和内、外、妇、儿常见病的,那么为什么后来他开始主攻风湿病呢?这还要从一次出诊经历说起。
1952年夏,刚被任命为原阳县第七区医联会主任的娄多峰应邀去为当地一位老中医的儿子治病。去之前,老中医并没有告诉娄多峰儿子患的是什么病。
当见到老中医的儿子时,娄多峰不由地心中一惊:患者约有20来岁,骨瘦如柴,四肢勾弯,双手双脚都已经严重变形,正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站在患者一旁的母亲和年轻的妻子伤心地留着眼泪。
目睹此惨状,娄多峰心如刀绞。眼睁睁地看着风湿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的巨大痛苦,而身为医生的自己却无能为力,没有比这更让人郁闷的了。老中医为儿子治疗了4年,都不见好转,年轻的自己又怎么会有回天之术呢?后来娄多峰悻悻而去。
现在,回忆起这次不成功的出诊经历,当时那种束手无策的无奈心情还清晰地记在娄多峰的心间。“从那时起,我痛下决心,立志一定要用中医药攻克风湿病。”娄多峰说。从此,娄多峰的名字就和治疗风湿病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自那以后,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凡是遇到风湿病患者,娄多峰都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因、症状、病情以及治疗过程,并一一仔细记录。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娄多峰开始为风湿病患者诊病遣方,并逐渐取得了一些理想的疗效。
但是娄多峰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利用自己调任原阳县卫生协会秘书的方便,遍访全县名老中医和乡间名医,请教询问他们在治疗风湿病时的用药原则、辨证论治方法和方剂配伍,为进一步提高自己对风湿病的认识,和改进治疗风湿病的方药,提高疗效奠定基础。
就读洛阳 学习正骨
娄多峰说,如果不是去洛阳平乐正骨学院读书,他或许还在乡里行医,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道路上就不能走得这么远。
1958年,29岁的娄多峰考上了洛阳平乐正骨学院。
当时的平乐正骨学院位于洛阳白马寺的西侧。学校是新建的,校舍和师资队伍十分不完备,但这并没有消减娄多峰的学习热情。专心听课,跟师实践,泡图书馆……娄多峰很是刻苦。
看到从医多年、经验丰富的娄多峰痴心于骨科时,身为平乐正骨学院院长、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的高云峰非常高兴。她认为娄多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常常让娄多峰参加学校门诊的临床工作。
在学校门诊工作期间,娄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