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梁祝十處墓地何為正身?

2012/4/18 17:15:32 点击数: 【字体:


    2003年10月,山東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一塊埋藏已久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破土而出,引起巨大轟動,國內外5,000多家媒體爭相報道。這塊唯一有文字記載梁祝故事的墓碑,能否解開梁祝所在地之謎,亦或更令全國幾處梁祝申報世界非物質類文化遺產的爭奪戰白熱化?帶著這一疑問,在6月底世界申遺大會召開之前,記者特赴馬坡,去探訪記錄了那段千古絕唱的古老墓碑,重尋梁祝傳說在馬坡留下的歷史印跡。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千古傳唱,並被歐美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然而其發源地究竟於何處?卻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焦點。
     
    在馬坡鄉政府的一間破舊的倉庫裏,記者有幸看到了這塊梁祝墓記碑。
    
    碑身高1.8米,寬0.84米,厚0.24米,沒有蒼天黃土為伴,此碑靜躺在空曠的倉庫水泥地板上,顯得尤為孤寂,讓人很難想像正是它激起了千層浪,將梁祝之爭推向白熱化。

    唯一有梁祝傳說文字墓碑
      
    馬坡,是山東濟寧微山縣一個並不起眼的小鄉村,卻因為這塊墓碑,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這塊記載著梁祝傳說的墓記碑,成為證明「孔孟之鄉」  山東濟甯乃梁祝故事發源地提供了非比尋常的重要物證。
       
    詳述梁祝共讀殉情合葬故事
    
    據馬坡梁祝研究會成員吳琦介紹,該碑係明代正德11年(西元1516年)欽差大臣、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禦使崔文奎所立。
    
    他在視察河道途經微山馬坡,發現梁祝墓並重修墓祠。墓碑碑額刻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記」八個篆字,碑文共841字,記載了祝英台女扮男裝,與梁山伯同在鄒縣(現山東省鄒城縣)嶧山讀書學習三載,後二人因思戀而死,合葬在馬坡的史情。
    
    據介紹,這是中國現存十處梁祝墓中,唯一有文字記載梁祝故事、且內容詳細,同時也是刻立時間最早的一塊碑。馬坡也憑此成為這一古老傳說發源地中尤為獨特的「梁祝之鄉」。

    墓碑早有婦孺皆知後被深埋
    
    在外界人們多以為,梁祝墓記碑似乎是一夜之間「橫空出世」,然而在馬坡鄉鄉民眼中,它和梁祝傳說則屬婦孺皆知的古老存在。
    
    從5歲的娃娃到耄耋老人,人人都知道馬坡是梁祝的故鄉,人人也都能指出,記載那段淒美愛情的石碑所在。墓記碑出土的地方叫梁家林,當地的梁氏祖祖輩輩一直都將梁山伯作為自己的祖先來看待,據說直到解放前,每年清明,都會有梁氏族人到墓記碑處上墳。採訪中一位80多歲的老婦人還清楚地記得,年輕時在田間幹農活,這塊墓記碑就完好地豎立在梁家林裏,當年略識文斷字的夥伴還曾為她講解碑文上記載的那段動人傳說呢。
    
    然而歲月荏苒,隨著平整河道,墓記碑被深埋地下,許多鮮活的記憶和歷史細節,也就連同梁祝優美傳說一起,被隔斷在歷史的塵封裏。

    因清代《劇說》曾誤出土***會
 
    據吳琦介紹,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墓記碑曾有一次出土的***會,但卻被歷史筆誤而斷送了前程。
    
    當時,為配合新婚姻法的頒布,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根據清代焦循所著《劇說》中「嘉祥縣有祝英台墓碣文,為明人刻石」之記載,專門派人到濟寧市嘉祥縣尋找此碑未果,於是便以南方流傳的梁祝為準,拍攝了越劇電影《梁祝》在全國上演。
    
    吳琦告訴記者,正是這一筆誤成就了越劇《梁祝》的傳唱至今,但卻使馬坡失去了證明自己為梁祝發源地的大好時***。

    梁祝在馬坡留下獨特印記
    
    據當地人介紹,馬坡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不能在馬姓人面前說「梁祝」,且當地的馬姓與祝姓幾百年來從未聯姻。再三探訪下,記者終於找到了馬氏家族德高望重的老族長馬振西,聽他細說其中的緣由。

    族規嚴似法:馬祝不通婚
    
    今年81歲的馬振西老人任馬氏族長已有40年的歷史。當記者向他提及馬氏族規時,老族長很肯定地告訴記者:「沒錯,幾百年了,馬氏族譜上從未出現過祝姓的媳婦。」據馬族長稱,馬祝不通婚雖不是明文規定,但執行起來卻比法律還嚴格。直到現在,這一族規還在延續。當地人都認為一旦馬祝聯姻,夫妻將不能白頭偕老,還會給家族帶來災難。
    
    馬族長坦言,此規矩由來已久。當年馬家對祝家可謂三媒六聘、明媒正娶。但祝英台卻心繫梁山伯,最終導致馬家娶親娶個空,這是馬氏家族的奇恥大辱。從此馬祝兩家不再聯姻。即使到現在,馬姓與祝姓人遇到一起,也依舊有些許不自在的感覺。
    
    據悉,現在的馬家鄉民和祝家鄉民,一個河西,一個河東,交往非常少,這可謂梁祝傳說在馬坡鄉留下的尤為獨特的歷史印記。

    馬氏傳說中 馬家未搶親
    
    雖然馬坡自認為是梁祝的故鄉,但當地的梁祝故事則與現在人們熟悉的傳說不盡相同。馬族長告訴記者,馬坡流傳的梁祝中,「橫刀奪愛」的馬文才可是才華橫溢,一表人才,最後還考取了功名。而且,馬家只是娶親而從未扮演過「搶親」的角色。正因為如此,根據南方梁祝傳說改編而成的戲劇,因醜化馬文才而在馬坡被禁演。據馬族長回憶,幾十年前有一個戲班子曾在馬坡唱梁祝,結果馬氏老老少少傾巢出動,拆了戲台,嚇得戲班子抱頭鼠竄,從此不敢上馬坡。

    馬坡演梁祝 村民齊拆台
 
   「唯一一次公演還是在50年前。」馬族長回憶說,當年為了配合宣傳新婚姻法,梁祝要在各地公演。馬坡鄉鄉長動員當地的黨員給馬氏家族做工作,最後以「政治任務」為由,在離馬坡幾里外的地方唱了一齣梁祝戲。「而且戲文還被改寫,馬文才只是由小書僮挑著書擔相伴在戲台上一晃而過,再也沒有露面」。

    浙商五千萬欲購墓碑
    
    當地研究梁祝的專家吳琦向記者透露,在梁祝墓記碑出土不久,就曾有浙商欲出5,000萬人民幣購買此碑。浙商在寧波投資1.5億將晉代梁祝廟整修成梁祝文化公園,一直號稱梁祝文化集大成。5,000萬人民幣對於貧窮的馬坡來說,可謂天文數字,但鄉政府還是拒絕了這一誘惑。
    
    根據梁祝傳說,梁、祝、馬三家在當時富甲一方,不過如今的梁祝故鄉馬坡,卻僅是一個較為貧窮的鄉村。當地人很想借助梁祝文化資源來重振曾經的輝煌。據悉,此前有專家勘探出墓記碑出土地下約3米處,蘊藏有大面積的古代建築群。很有可能是古代梁山伯祝英台墓葬的那個時代留下的歷史痕跡,以及明代重修梁祝祠時所造的亭台。此外,據史書記載,唐初時馬坡曾立有「梁山伯之墓」的石碑,馬坡的老人也曾有目睹,但現在不知所終,專家估計有可能也埋於該地。這些都將是研究梁祝傳說中國民間文化的珍貴資料。
       
    十處梁祝墓呈「三國鼎立」之勢
    
    梁祝故事是中國古代四大傳說之一,有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之稱。但是梁祝故事的起源地,卻有種種不同說法,全國僅發現的梁祝墓就有10處,主要在以下三省呈「三國鼎立」之勢:

    江蘇:梁祝均為江蘇宜興人
    
    據宋咸淳《毗陵志》記載。關於梁祝是宜興人的說法,比現在公認的西元550年梁元帝《金樓子》中的最早記載還早70年。此外,在宜興相傳每年早春三月,梁祝讀書的善卷洞碧蘚庵附近,會有成對的彩色蝴蝶翩翩起舞。
    
    宋人薛季宜《遊祝陵善權洞詩》中有「蝶舞凝山魄,花開想玉顏」之句。當地的民眾把碧蘚庵命名為「英台讀書處」,建起了「祝陵」,並把農曆3月1日——傳說中的祝英台生日——定為「雙蝶節」。因而江蘇專家認為,梁山伯和祝英台係宜興人氏。

    山東:梁祝乃漢孔孟故里人
    
    據2003年10月濟甯「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破土而出。其上記載梁祝故事是注重孝道、可憑此做官。又據考證,在東晉之前各朝代,只有漢代實行 「舉孝廉」制,與梁祝故事發生的時代相符。此外,在鄒城嶧山有梁祝讀書洞遺產。因此當地專家認為,梁祝乃漢代孔孟故里人。

    浙江:梁山伯曾任鄞州縣令
    
    據北宋明州郡守李茂誠撰寫的一篇《鄞州志》。內有「義忠王廟,一名梁聖君廟,縣西十六里接待寺西,祀東晉縣令梁山伯」等描述。專家據此考證,梁山伯原為鄞縣縣令,清正廉潔,辛勞過度,病死任上。專家組認為「梁祝」最原始的發源地,在寧波鄞州區高橋鎮一帶。

    六地協議 梁祝聯合申遺
    
    1997年,聯合國意識到對非物質遺產的保護重視不夠,搶救的任務更為緊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設立了「人類,述和非物質遺產」新目錄。
     
    我國目前只有昆曲和古琴入選這一目錄。2004年6月28日,世界申報世界遺產會議在江蘇蘇州召開,這是「梁祝」申遺的一個重要契***。
    
    6月12日,浙江杭州、寧波、上虞及江蘇宜興、山東濟甯、河南駐馬店等,四省六地的「梁祝故事遺存地」代表齊聚寧波,召開「梁祝申遺磋商會」,達成共同向聯合國申報梁祝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共識。
    
    這次「寧波共識」的達成,使六地暫時拋開梁祝故事發源地之爭,加快「梁祝」申遺成功的步伐。【原标题:梁祝十處墓地何為正身?】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文汇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