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非仁者与”
2014/4/17 18:27:15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白子超
宪问篇载: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宪问篇载: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路,过去所谈甚多,限于篇幅,不再介绍。子贡简况已见于前文。
先说齐桓公杀公子纠事。齐襄公无道,其弟公子小白在鲍叔牙协助下逃亡莒国,其弟公子纠在管仲和召忽协助下逃亡鲁国。襄公堂兄弟公孙无知作乱,杀襄公,自立为君。没几个月,公孙无知被杀。公子小白抢先一步赶回齐国继位,为桓公。桓公发兵伐鲁,逼迫鲁国杀自己亲哥哥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后效忠桓公。(见《左传·庄公八年》《左传·庄公九年》《史记·齐太公世家》)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六八五年,早孔子一百多年。估计是孔门弟子学历史时提及此事,子路、子贡认为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殉主,而管仲不但不死,反而去辅佐政敌,不仁。
孔子对子路说:“齐桓公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不用武力,这是管仲的功劳啊。这就是他的仁!这就是他的仁!”孔子对子贡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的乱局得到匡正,民众直到今天还享受着他的恩惠。没有管仲,我们就会(被夷狄统治)披散头发、衣襟左开了。管仲怎么能像普通男女那样固守小节小信,上吊自杀(埋没才能)而不为世人所知呢?”(“沟渎”考证甚烦,说法不一,暂且放下。)子路问管仲“未仁乎”,子贡问“管仲非仁者与”,实际上都认为管仲不仁,而孔子作出了相反的回答。可是,八佾篇明明记载孔子批评管仲“器小哉”,器量小;“焉得俭”,不节俭;“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不懂礼。管仲怎么配当仁者呢?
可见,对孔子所说的仁要分析。如前文所述,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如果从第一义、第二义来看,管仲的人品、道德都有一些问题,不配是仁者。如果从第三义来看,管仲为政,世所景仰,功业非凡,惠及华夏,自然是仁者,甚至是大仁者。
管仲是了不起的政治家、思想家,位居齐相,协助桓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使得民富而国强。宪问篇载,孔子评论管仲:“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说管仲是个人才,他剥夺了齐国大夫伯偃在骈邑的三百户封地,伯偃只能吃粗粮,但心服口服,始终无怨言。这可以说是管仲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满者洫之,虚者实之”(《管子·小称》)的一个具体事例。孔子的言外之意是说管仲政策得当、执法公允,有利于国家。管仲使齐国空前强盛,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大国。齐国尊崇周王室,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诸夏团结在一个大家庭内,抵御了周边夷狄的侵扰,保证了华夏文明和各地文化习俗的延续、发展。司马迁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此语概括不周,未能全面反映孔子对管仲的看法。
孔子对管仲的分析和评价,使子路、子贡以及后世之人更全面地认识了什么是仁,更清楚了应该怎样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同时也使人们进一步深刻地了解了孔子的历史观。孔子绝不像少数学者说的那样,是个简单的倒退、复古人物。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新民晚报(201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