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周姓:文王姬昌的后裔(2)

2013/7/8 18:29:55 点击数: 【字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宋人所编《百家姓》前八大姓,周姓排在第5位,可见宋代时周姓就已是大姓了。时隔千年,在2005年中国姓氏人口数量排名中,周姓仅次于王、李、张、刘、陈、杨、赵、黄8姓,排在第9位,人口约2540多万,占中国人口的2.12%,这样看来,自古至今 “周”姓都是有影响的中华大姓。

  今天,周姓人已遍布海内外,许多具有开拓精神的周姓人还漂洋过海,把事业做到世界各地,为中华民族振兴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无论周姓人身处何处,都会寻觅祖根或血缘脉络,都会追寻姓氏赋予自己的文化传承,这也是每位炎黄子孙的精神所在。

  1

  以国为氏文王为周氏始祖

  周姓在汉民族中有着悠久历史,起源可追溯到黄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通志》记载:“周氏,姬姓。黄帝之苗裔,后稷弃之后。邰,今武功县南八里。邰之总名曰‘周’,故国号周。”又据《元和姓纂》记载:“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当时周国就在今天的陕西岐山一带,到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时,终于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周家父子取得天下后,国都设在镐(陕西西安西)。到懿王时国都又迁往槐里(陕西兴平东南)。

  周朝传至第24代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以周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被迫迁到惮孤(河南临汝西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宗室子孙以及周朝遗民都以周为氏。

  另据《姓源》所载,东周时期,周平王将国都东迁洛邑(河南洛阳),他把两个儿子分封到汝河的上游和下游,形成把守东南门户的防线。其中少子姬烈,被封于下游的汝南,其族人和后代被人们谓之周家,子孙后代都以周为姓。这一支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周姓的主要来源。

  此外,在春秋时代,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

  历史上以周文王父子为周氏始祖,是大多数认同的说法。周文王父子虽然不姓周而姓姬,但从血缘上讲,却是周姓族人的祖先无疑。公认他们为周氏始祖,也是每一位周氏族人为之的荣耀。

  如果把周氏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黄帝便是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周文王父子便是这棵参天大树的主干,其他的周姓人便是这棵参天大树的枝杈。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史前,黄帝有一位大将叫周昌,商代也有一名太史叫周任,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他们的后代分散在汝南、庐江、浔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等地。

  另据《通志》所载:“唐先天中,避明皇名嫌,改为周氏。”唐玄宗叫李隆基,因“基”与“姬”同音,为避其名讳,先天年间,很多姬姓人被迫改为周姓。到了南北朝时期,也有周姓改为姬姓的。所以,民间有姬、周一家的说法。

  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周姓源流之多也说明了周姓家族是中华旺盛大族。

  2

  后裔绵衍从中原走向全球

  周姓的繁衍播迁趋势,大体上是自西向东,也就是从陕西逐渐迁移到河南,之后又由中原遍及整个华夏大地。

  这与周王朝都城东迁有密切关系。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快速繁衍,曾一度成为巨大族群。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以及秦末战乱,使得包括周姓在内的各地贵族大量迁徙。

  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汝南安城周氏,子孙繁盛,分衍出了许多支脉。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

  安城周氏周景家族一支迁居安徽庐江,形成旺族。其后裔世代在朝廷为官,散居各地。隋唐时期,其中一支由山东迁徙湖北后再迁徙湖南的周家,就是后来的周敦颐家族。

  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也有周姓将校。

  千百年来,周氏后裔在许多地方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据《元和姓篡》记载,唐代元和年间,周氏郡望多达18个地方,并形成了众多的支系。

  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许多山东、河南一带周姓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浙江。

  南宋末元代初,有一支周氏迁徙到闽汀宁化(福建宁化),以后这支河南周氏族人又继续向南迁入广东梅县。周碹是梅县始迁祖,又是由闽迁粤的七世祖,所以广东梅县周姓称为“始祖七位公”。

  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等省。

  清康熙到乾隆年间,有泉州人周延群乘船东渡,入垦台湾。泉州人周炎移居台北县景美镇开垦奠基。清嘉庆年间,富阳(今属浙江)人周凯曾任台湾道台,后死于任上。

  周姓在台湾主要集中在台南、台北两地。大多是祖上由北方南迁福建和广东,再移居到台湾的。

  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许多大陆周姓开始移居海外。欧美、东南亚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周姓华人大多来自潮州、汕头地区。

  周姓作为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文化的中华大姓,可谓遍布华夏山山水水。如今周姓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人口中占的比例相对要高于其它地区。

  3

  爱莲遗风大儒名家巧遇合

  许多人从孩提起,就聆听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赞誉荷花之美的佳句,而且背诵的朗朗上口,但对这一佳句的出处却未以深解。这一流传千古名篇《爱莲说》是出自宋朝理学开山鼻祖、知名文学家、教育家周敦颐。

  周敦颐,道州营道(湖南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周姓家族历史上知名的人物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隋唐时期,周敦颐家族由山东迁徙湖北后再迁徙到湖南。他的父亲周辅成,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进士,历官多善政,仕终桂阳令。周敦颐原名敦实,后因避英宗旧讳,遂改为敦颐。他的性情朴实,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他还把自己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在周敦颐生活的年代,理学还处于萌发阶段,并未受到世人的重视。直到朱熹之后,理学才奠定了官方学说的地位,周敦颐也因此声誉雀起。

  在历代周氏家族中可谓是人才辈出,现代的鲁迅(周树人)和周恩来更是当今人所崇敬的人物。自1980年代,有专家学者把周敦颐和鲁迅、周恩来三位不同历史时期人物联系在一起,并从家族根系上加以考证。

  概括其结果,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周恩来生于江苏淮安,但原籍也是浙江绍兴。他们二人的祖先同出于湖南道县周敦颐之后,又都入赘吴江,在吴江出了名臣以后,又传了数代,再归宗复迁。事实上,支派众多的绍兴周氏是诸暨南门周氏的分支;而诸暨南门周氏是诸暨紫岩周氏的一支;而诸暨紫岩周氏是周敦颐的后裔;而始兴于周敦颐的道州周氏本就出自汝南周氏。专家学者们还进一步探究,鲁迅和周恩来同是周澳之后,他们各自的祖先周德、周完一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据《百草园与百岁堂》所载,早在上世纪30年代,周恩来对此就有考证。1939年春,周恩来为考察抗日军事和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曾回到故乡绍兴,在那里,他不仅看了距鲁迅故居不远的百岁堂老宅,还到祖坟去了一次。回到重庆之后,他曾向周恩霍(周恩来弟弟)谈起故乡的情况,说起周家和鲁迅是同宗的事,说两家同是周敦颐的后人。

  这一种说法,已在出版的《周恩来家世》中所证实。

  4

  功业大成不忘祖根地养育

  千百年来,周氏后裔在许多地方发展成为望族,历朝历代都涌现出许多周氏名人。

  在当代也有许多周氏后裔在世界各地创造了成功业绩,无论他们有多少财富、有多少使人眼眩的名气,但是他们都不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要为祖根地发展作贡献。

  香港周大生珠宝是上世纪60年代由福建福清周氏家族成立的。先前曾在长兄周阿曲的带领下,到南洋地区的印尼和新加坡一带谋生创业,从事珠宝、服装、布匹批发业务,商行名号为“周氏合大”。

  从1990年代初,周大生珠宝开始进军中国大陆市场,成立周大生钻石首饰(中国)有限公司,同年在北京开设了首家周大生珠宝专卖店。近年来,周大生在中国大陆迅速发展,所开设的珠宝店遍及大陆各个中心城市。“周大生”的品牌目前已成为大陆消费者众口称赞的领先珠宝品牌。

  2004年9月,有着“亚洲音乐教父”之称的周文中踏上寻根谒祖之路。这位出生于烟台,祖籍在常州的81岁老人,青年时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由于他酷爱作曲,于1946又远涉重洋进入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

  1980年代周文中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终生院士,亚洲作曲家同盟的终生荣誉会员,现代作曲家国际协会荣誉会员,美国作曲家唱片公司荣誉理事以及美国大学作曲家协会的创始人。他培养了很多杰出的音乐家,包括我们熟知的谭盾就是他的学生。

  多年来,周先生心底里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自己的祖根,当他手捧沉甸甸的14册《毗陵周氏宗谱》时,他激动地说:“我几十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全家人都有寻到根的归属感。”

  2011年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奥巴马向胡锦涛主席赠送了一幅名为“8位美国总统与中国长城”的油画。这8位美国总统分别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的历任美国总统,他们都为发展中美关系作出过贡献。

  这幅画的作者是知名艺术家、美籍华人周氏兄弟——周氏山作、周氏大荒。他们1986年移居到美国,自1980年代,两人开始联合创作现代抽象油画作品,后在业界逐步声名鹊起。周氏兄弟对中国翻天覆地变化感触颇深,他们每次回国都希望能为家乡多做点事,为在大陆打造世界一流大都市文化作出贡献。 (记者陈晓平文/图)【原标题:周姓:文王姬昌的后裔】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新网河南新闻 2013-01-28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文王系周姓鼻祖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