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是赵姓人氏的发迹地
2013/7/4 9:38:5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在我国历史上,宋代赵匡胤立国后,金兵入侵,宋代赵氏政权南迁杭州,后被灭后,在南方仅存的一支赵氏家谱中,开篇有一“犀牛望月”地形图,并告诫赵氏后裔,赵匡胤高祖赵兆、曾祖赵铤、祖父赵敬埋在犀牛望月地,是赵氏的发迹地。
北宋时赵氏人和杨氏人是世亲,杨氏人是赵氏人皇族世代忠臣,国史、家史、野史均有记载。如今流传的杨继业守边关,杨六郎退金兵,穆桂英挂帅的故事人人皆知。而神秘的犀牛望月地在什么地方?是赵、杨两姓氏后裔多年寻找的目标。
在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逢石河石牛村,方圆50公里的人们都会讲“赵摸鱼”的故事。说的是石牛村有一石牛,和牛一样的形状,在环山绕水中,卧地望月。牛头下有一水潭,深不可测,其他人潜不下更逮不住鱼,唯有一位姓赵的人有摸鱼的本事,别人送外号为“赵摸鱼”。附近有一位姓杨的人,托风水先生给老人寿终后埋葬看风水,找墓穴,从山西越王屋山赶地气到此,认定犀牛望月地是块龙穴。杨姓人委托赵摸鱼把先人遗骨放在水下的石牛嘴中,赵摸鱼耍了一个心眼,把自己的先祖赵兆的遗骨放在牛嘴中,把杨氏先祖的遗骨挂在牛角上。后来北宋皇帝赵匡胤的高祖赵兆、曾祖赵铤、祖父赵敬都葬在犀牛望月地。
当地有传言:“石牛入水藏机关,谋事在人成在天,赵氏得地杨家保,却让柴荣占了先。”赵姓人在石牛嘴中放了先祖遗骨,受龙脉龙穴的地气福泽,赵氏后代就出了个赵匡胤,当上了大宋朝的皇帝。柴荣因赵摸鱼用柴火棍撬石牛嘴得了仙气当了三年王。有的资料说:赵匡胤祖籍在河北,那是他的父辈和他的出生地。另一种说法,济源地域在黄河北,从古至今被黄河南的人称为“河北”,附近有个涿沟村,是否误记和雷同有待考证。
在石牛村有关赵氏人和杨氏人家族有很多传说和遗址,如:黄河八里胡同(现称八里峡)南岸有一大型钟乳石碑,称为八大景之一的赵碑兆乾坤、孤山峡的赵匡胤马褂、玉玺石、玉玺亭、八角山、伙计坡、孔夫子堂、孟良寨、焦赞坪、羽山、莲花寨、回耧地、河上公寻道处、玄天洞、王母洞等。这里山清水秀、物象万千,田孝建先生独具慧眼,在这里开辟为黄河三峡景区,被国家和有关部门授予中国风水之源、中国风水原创地、中国堪舆文化研究基地、天下龙脉、储君之龙穴、昆仑而来龙穴、世界地质公园等称号。
更为神奇的是,有一位叫杨鹤仙的女士,她说:“她得祖上口传点化,说这里是赵姓人发迹地,杨姓人的安葬地。前几年带着孩子多次来拜祖。她多次讲,这里应有赵氏、杨氏的祭祀碑记。”经过多方查找,找到夫子堂(八里峡黄河北岸孔子庙现已淹没)遗留的一块残碑,碑上记载:八里胡同、石人顶石山、夫子堂、犀牛望月、赵碑兆乾坤、昆仑而来龙、黄河东流、鲤鱼跳龙门,会首为赵、杨、张姓等人的文字,立碑年代为嘉靖八年八月,印证了当地传说和史书上的记载。她还说: “老人交待北宋在南迁时回来祭祖,有三个姓杨的大将带兵保护赵氏皇族突围,其中有两支全军覆没,只有一支到杭州建南宋赵氏政权,还有少数一部分隐姓埋名在民间。在转移途中,还埋葬着一部分档案,有8、10、20本一包的,用牛皮包裹,但至今未找到。赵杨后裔代代怀念着阵亡的将士,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赵氏皇家政权,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深感对不起他们。赵姓也有传人叫赵长发,小时随老人来石牛村此地上坟,后来二人又相恋结为夫妻。
该赵姓坟祖谱记截:在宋神宗十年时,因宋神宗怕金兵入侵掘坟,而下诏书把发迹地的赵匡胤曾祖、祖父迁移到河南省河南县(宗谱中记载河南县而实查无河南县)秘密安葬,另又发现两块赵杨姓皇族祭祀碑,其中一块是在犀牛望月地南案山的石缝中找到,象红心一样的石碣上写着:感恩祖宗祈福、神龙国泰民安、子孙繁荣。宣龢乙己清明,德基子发赤心合祀。据查:德基为宋高宗赵构,子发为杨震,是二人共同所祭,或派人代表实施。据杨鹤仙说:“这是1034年,宋仁宗在宋陵北建会圣宫时,曾到祖茔之地迁墓请牌位留下的石碣。” 其二块是在沁阳的一户钓鱼者,在黄河三峡8年前捡到的石竭(火山玉石)被追回。记载:赵扬合祭石刻,同天同地同胜,同心同德同盟、祖宗英灵永存、保佑社稷久安。益帅众嗣虔敬合祭,景佑元年二月初三。(碑文见照片和说明)。今年2月24日,世界赵姓400余人到巩义宋陵祭祖。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亲自到黄河三峡考察,一致认为这里就是赵匡胤先祖赵兆墓地及犀牛望月地。
当地人讲,犀牛望月地是块好地方,很多人生前交代后人把遗体埋在此地,将来子孙能兴旺发达及当大官,但都承受不了龙地脉气而不妥。其中有一真实故事,在1953年3月6日早上,有一位姓武的人埋入后,附近的70多头牛跑去抵坟掘尸,吓的武姓后人重新把老人换地方安葬。为什么很多牛(有的在圈中吃草、拉犁)在同一时间内挣脱了缰绳结群去掘坟,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济源是块神奇的地方,2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赵姓人先祖赵衰因保护晋文王有功,曾留下“伐原示信、三次让贤”的美名,被封为夏代的都城遗址地原城(济源火车站附近)第二任原大夫。寿终后葬在轵城赵村,至今墓还在,该村因赵衰墓而称为“赵村”。赵衰儿子赵盾继任原大夫,著名的戏剧《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济源,剧中的孤儿就是赵盾的孙子赵武,赵武在河北建立赵国,称霸一时,为战国七雄之一。赵衰和子孙在济源经营244年,800年后,赵衰的后裔济源的赵兆曾孙赵匡胤当上宋代皇帝,建立了大宋王朝。
济源群众现在有传言:河北献县籍(古赵国地域)的赵素萍同志任济源书记期间,曾到黄河三峡指导工作,之后就一下子升进了河南省常委当上宣传部长,比其他大地市的一把手升得快,是沾了龙穴风水的光。我一向不迷信,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并认为:赵素萍同志工作踏实,认真负责,百姓口碑好,贡献大,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再加上组织照顾女性优先的特殊条件,是自然的晋升而与龙穴地气无关。
赵姓出自赢姓,造父封在赵城,后裔以赵为姓,后有皇帝赐姓和少数民族改姓。赵姓人口居多,在北宋时的百家姓中列为第一大姓。据统计,全国现在赵姓人口约有3000多万人,大多赵姓人为赵衰之后裔,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上出过很多赵氏名人,如:赵孟頫、赵子龙、赵括、赵高、赵婴齐、赵襄子、赵飞燕、赵普、赵延寿、赵佶等。现代出现过很多赵姓名人,有的还在工作岗位上,如:赵建军、赵宗祥、赵一曼、赵小兰、赵尚志、赵登禹、赵紫阳等。不论赵姓人迁往什么地方,但都记着和向往河南济源黄河三峡这块美丽的地方。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曾是赵姓人起家发迹的地方。(师文堂 朱国林 卢化南)【原标题:济源是赵姓人氏的发迹地】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201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