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抬阁之乡:安阳曲沟抬阁 华夏一奇(2)
2012/4/25 9:39:16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抬阁和孔老夫子还有关系呢
抬阁并不是新时代的产物,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提起抬阁的渊源,张永顺自豪地说:“抬阁的来历可不一般,它和大圣人孔老夫子还有关系呢!要说其中的故事,就得先从咱们曲沟说起。”
据《中国通史》记载,公元前546年,宋国发起了弭兵会议,提议各国禁用武器,消除战争,参加会议的有楚、晋、齐、秦、陈、蔡、滕、曹、许等国的代表。会后,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相对减少了,可是在各个诸侯国内部,斗争却异常尖锐起来,小规模的兼并战争时有发生。当时,魏国和赵国同属于晋国,两个小国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发生冲突,交战地点就在现在的曲沟一带。在一次激战之后,当地老百姓感叹自己命运悲惨,处于干戈之地。一位老人就提议,把交战的中心地带命名为 “干戈沟”,以表达老百姓对战争的厌恶。
几年之后,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有一天,孔子和弟子走到干戈沟时,突然下起了大雨,狂风肆虐,雷电交加,道路泥泞不堪。大家快步前进,准备到干戈沟住宿。走到村口时,孔子突然看见村头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干戈沟”三个大字。不解其意的孔子就问身边的学生:“此为何意?”学生颜回说:“这个沟的名字叫干戈沟。” 闻听此言,孔子不禁生气地说:“渴死不饮盗泉水,绕道不走干戈路!”
在来曲沟之前,孔子和弟子们在山东游历。有一天,他们走得口干舌燥,弟子从附近的一眼清泉中盛出水请孔子喝。孔子在喝水前问泉水的名称,学生告诉他泉名叫盗泉。闻听此言,孔子一下子就把碗中的水泼了出去,生气地说: “渴死不饮盗泉水!” 今天走到此处,听说此地叫干戈沟,孔子不禁想起当初不饮盗泉的事,因此就说出了“绕道不走干戈路”的话。
看到老师对此处十分厌恶,不愿意在这里落脚休息,众弟子都叫苦不迭。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早已疲惫不堪,都想早点儿找个地方休息,况且此时天降大雨,再绕道而行就更加困难。大家都不愿意再绕道,就鼓动颜回劝一下老师。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学生,他对孔子的尊敬早已超出了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而孔子也格外疼爱这个弟子。机智过人的颜回看到大家一个个疲惫不堪,就对孔子说:“夫子,这条沟叫干戈沟,可这个村并不叫干戈村。”
孔子生气地问:“你说这个村叫什么名?”
颜回回答:“这个村还需要夫子来起名。”
这时,干戈沟附近的村民听说孔子来了,都出来迎接这位圣贤。他们听说孔子因为“干戈沟”之名而不愿意进村,也认识到 “干戈”二字象征战争,含义欠佳,于是就纷纷请孔子为村子起名。
看到乡亲们对战争非常厌恶,孔子也慢慢转变了心意,脱口而出说道:“就将干戈沟改名为曲沟吧!”从此,干戈沟改名为曲沟,这个名字也和孔子的老家曲阜有了不解之缘。
能够和孔子家乡的名称相提并论,对当地人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曲沟的乡亲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孔子在曲沟住了几天后,又要启程游历天下了,村民们对孔子依依不舍。在孔子和弟子们离开的那一天,大家抬起一张桌子,上边站着一个歌手,旁边放上一盆鲜花,边走边唱,把孔子一行送出去很远很远。
从此,每逢佳节,曲沟人就用欢送孔子的方式来庆贺,表达心中的喜悦。因为是抬着桌子边歌边舞,就有人把这种艺术形式命名为“抬歌”,但名称并不统一。此后,经过不断传承演变,艺人们将高桌装饰成亭台楼阁的样式,给人以空中楼阁、云间雾里的感觉,故更名为“抬阁”。又因为是在高台上演出,也称“台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抬阁艺人们制“阁”的手法不断创新,“阁”也逐渐向高、奇、险、美的方向发展。艺人们又借鉴了戏剧的优点,把抬阁打造成一项融木艺、铁艺、画艺、扎艺、布艺于一身的高台表演艺术形式。
抬阁名称的演变,折射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
抬阁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一张桌子、几朵鲜花,演变成如今集木艺、铁艺等于一身的艺术表演形式,它的发展,折射着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公元前422年,魏文帝派西门豹治邺。此前,漳河常常泛滥成灾,百姓不得安居。巫婆出坏主意,宣称河神需要娶妻,强行把老百姓家的女儿扔进漳河。富户以钱财贿赂巫婆,使女儿不会成为河神选的妻子,只剩下穷人家的女儿遭殃。曲沟的百姓也深受其害,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逃难。西门豹巧妙地把巫婆扔进漳河,取缔了“河神娶妻”的迷信活动。
随后,他又带领百姓修建了12条水渠,建成了系统的灌溉工程。“为了感谢西门豹给乡亲们带来的福祉,曲沟人隆重庆祝,准备了十几张桌子,上面摆满了鲜花,大家高声歌唱,欢庆幸福时光。这比当年欢送孔子时要热闹多了。”张永顺讲起抬阁的故事,就像是在说自家的事情一样,在他的脑海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抬阁演义”。战国时期,洛阳人苏秦提出了合纵抗秦的主张,他联合六国歃血为盟,签订了“合纵盟约”。曲沟人皆大欢喜,认为赵、魏两国和好了,从此不再打仗了,于是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大家请来一流的歌手演唱,演出气势磅礴,热闹非凡。庆典中,大家虽然仍抬着桌子演唱,但增添了多种乐器,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之前,抬阁的发展相当缓慢,基本上就是原始的一张木桌,没有太多的表演艺术。而从此之后,抬阁有了一些变化,不再是一张简单的桌子了,乡亲们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到抬阁当中。”张永顺告诉我们。变化发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有一年,秦始皇巡视全国时路经曲沟。曲沟人认为秦始皇能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提出要热烈庆祝一番。此时抬阁已经有了近300年的历史,当时的工艺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几个村民聚在一起,做成了木制花木、木制动物,让歌手站在木制的器物上表演。
从此,抬阁进入木制阶段。
抬阁是老百姓渴望和平,期待太平盛世的产物,当战争强加于老百姓时,大家根本没有心情来展示抬阁。对于这一点,老艺人任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秦朝末年,项羽在漳河边战胜了秦军,名声大震。为了庆祝自己的胜利,项羽要求曲沟的村民为他表演抬阁。可是村民认定抬阁象征和平,好战的项羽不配欣赏抬阁,坚决不为他表演。项羽一怒之下砸毁了演出道具,还杀了当地的几名老百姓。即便如此,曲沟人也没有向项羽屈服,楚霸王到底没有看到精彩的抬阁表演。
木制抬阁的阶段大约沿袭了300多年。当时间进入东汉末年时,抬阁进入了木陶混制阶段,它的名称也相对固定下来,称为“抬歌”。“这个阶段最有名的故事和曹操有关。老百姓都说曹操是个奸雄,可是,那时候咱们曲沟人对曹操却十分认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任白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东汉末年,曹操颁布实施 “屯田令”,募民屯田。同时,命令军队也要开垦荒地,实行军屯,并且严令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违令者要以军法处置。
不料有一次行军时,曹操的马突然惊了,踏坏了庄稼,违犯了军法。曹操当即要求刀斧手将自己斩首,三军怎可无帅?可是又有法令。无奈之下,刀斧手割下了曹操的头发,“割发代首”警示军队。从此,大家都知道曹操的部队军纪严明,地方的农业生产也很快恢复和发展起来,当年就获得了丰收。曲沟人为了庆祝当年的丰收,特意举办了抬阁表演。这个时期,陶瓷业开始发展起来,人们烧制了很多陶器,当作抬阁的一种骨架,同木制骨架混合使用。
后来,曹操消灭了袁绍,统一了北方。他为了表彰部队,曾将洹河命名为“彰武河”。班师回朝后,曹操总结了打胜仗的经验,是“道德规范”的结果,应该“彰德”,而不应该“彰武”,遂将驻扎在洹水岸边的军队改名为“彰德军”,将洹水改名为“彰德河”。
曲沟人十分喜欢“彰德”这个名字,为此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庆祝活动,出动了几十架抬阁,这时抬阁所用的就是木陶混制骨架。 “此后的六七百年,抬阁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木陶混制骨架。到了唐朝,有人提出用青铜制作抬阁骨架,由于造价太昂贵,老百姓没有经济实力制造这种抬阁,只好把目光转向了铁。”张永顺指着身前的一架铁制骨架抬阁,向我们介绍了抬阁从木陶混制骨架向铁制骨架的转变。
唐朝初年,万金渠开始修建。曲沟人从中受益,百姓们纷纷欢庆,出动数十架抬阁以示庆贺。在这次欢庆表演上,出现了铁制骨架的抬阁。
抬阁的兴盛时期是在明朝,也是它的名称由“抬歌”变为“抬阁”的关键时期。仅从字义上看,“抬歌”说明是抬着演出者歌唱,“抬阁”说明演出的道具像楼阁。抬阁名称的转变最终在明朝完成了。然而,至今曲沟镇的抬阁道具木箱上仍然写着“歌伙社”几个字,可见,历史的痕迹是难以磨灭的。看似简单的芯子,凝聚着创作者和铁匠的滴滴汗水。
明朝以前,抬阁上站的多是成年人,他们主要以唱为主,抬阁的骨架也非常简单。到了明朝,曲沟人用很大精力研究抬阁,认为抬阁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并且确定了制作抬阁的十六字方针:真伪结合,动静结合,雅俗结合,巧拙结合。
抬阁的骨架变成了铁芯子,而且铁芯子越来越复杂,渐渐承受不住成年表演者的重量。因此,表演者也改为了儿童。当然,演员的表演也从“开口唱”改为“闭口扭”。每一架抬阁的表演都改为演绎一个故事,演员的人数也增加了。
“什么叫铁芯子?”我们齐声问。
张永顺一边拿起铁芯子,一边告诉我们:“铁芯子简称芯子,就是支撑演员的骨架,也是抬阁的绝妙之处。比如,在一只公鸡形状的抬阁上站一个人,我们要求这只公鸡必须能够活动,有时还要能吃下去东西。那么这只公鸡怎么能支撑这个演员呢?靠的就是芯子。”芯子是用铁制的,从公鸡的腿部穿到翅膀中,然后再往上拔高,让演员站到上面。
我们又问:“芯子分几种?”
张永顺说:“初步归类,芯子大约分为三种。一是出手芯子,即芯子从演员手中引出。二是动物芯子,即芯子在动物身上隐藏着。三是自然物芯子,即芯子设置在自然物中。比如《借雨伞》这场抬阁表演,芯子就藏在雨伞中。演员在伞上站着,水从伞上流下,偶尔还会溅到观众的身上,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制作芯子是老艺人的绝活,制作时都是拿到家里秘密开工。比如抬阁《槐枝》,老艺人在一枝真的槐树枝中,放入一段铁芯子,芯子的外皮就是真的槐树枝的皮,槐树枝上甚至还挂着槐豆,让人看不出铁芯子藏在什么地方。芯子制作的关键人物是铁匠和抬阁的设计者,二者密不可分。芯子是铁打的,倘若铁匠的手艺不行,制作的芯子就无法表现出应有的妙处。
听了张永顺团长的简单介绍,我们对抬阁才算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原来看似简单的芯子,其中还有如此多的讲究。
抬阁,不愧为“华夏一奇”
从抬阁基地出来,我们跟随老艺人任白来到东阁社。
一路上,任白自豪地对我们说:“曲沟的抬阁只有太平盛世时才会演出,否则宁死不演。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强迫曲沟老百姓表演抬阁。一个叫老彪的农民,把抬阁的芯子全部藏起来,给侵略者演了一个日本兵钻便壶,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
在东阁社,任白指着一个两人还抱不住的大鼓说:“曲沟的抬阁年代悠久,这个鼓就是证明。古人每修一次鼓,就会在鼓中留一块木板。最近一次的木板是清朝嘉庆年间留下的,现在能识别的木板最早的是宋代的,再往前的几块木板上写的是篆字,已经模糊不清了。”
历史悠久的曲沟抬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兴盛时期。据说,有一次抬阁表演吸引了数万观众,曲沟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挤满了人。演出结束时,粮食也被吃光了,以至于当地群众留下了“克粮缸抬阁”的说法。
不过,抬阁的鼎盛时期是在近几十年,甚至还形成了几大派系,包括枝儿颤、石头蛋和嘟噜转。从东阁社出来,我们一直嘀咕,几个派系之间又是如何竞争、发展的呢?
后来听说西社的刘大买是制作芯子的高手,被当地人称为“状元郎”。于是,我们找到他问起此事。刘大买今年已经68岁,在曲沟抬阁界德高望重。提起几大派系,他笑呵呵地说:既有团结,又有竞争,同时还要加以约束,这样才能共同发展。各社都有自己的名牌抬阁,有榜样可学,有目标可超,有精品可赛。如西社的《扒缸》、《水漫金山》、《借雨伞》等,北社的《三娘推磨》、《铁弓缘》、《织皇绫》等,东社的《游月宫》、《百鸟朝凤》、《白猴孝母》等,都是各自的名牌。
为了竞争和发展,大家不得侵犯别人的“版权”,不得复制和仿制。尤其是在本地演出时,必须严格遵守抬阁的规范和纪律。只有到外地演出,并打出“曲沟抬阁”的旗号,以弘扬曲沟抬阁文化艺术时才可以例外。
随着各派系的发展,使用的道具也大量增多,动物、植物、器物、自然物等都被加以利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声、电、光、影也用到了抬阁之上,使抬阁表演更加逼真耐看,丰富多彩。虽然抬阁的发展很快,可并不是没有不足。刘大买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例如在深圳演出时,公鸡突然死了。中间商要赶时间,不让再去购买公鸡,我们只好用红布代替,草率演出。从此,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能少者尽量少,能省者尽量省,能代替者尽量代替。比如表演《水漫金山》时,原来演出必须有水、水草和五色鱼,能够做到船儿飘飘转,五色鱼儿自然游,使观众看了有生活气息,有真实感,如身临其境。现在的抬阁没水、没草、没船、没鱼、没藻。那是因为我们降低了成本,用玻璃替代,这样做并没有降低表演质量。”
现在,曲沟抬阁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设计的抬阁有上百架,并能够同时演出数百架抬阁,每年仅演出收入就有数百万元。
采访结束时,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看着一架架摆在面前的抬阁,不由得为“华夏一奇”感到骄傲。曲沟,真不愧为抬阁之乡!抬阁,真不愧为“华夏一奇”!笔者结束采访的时候,张永顺、刘大买和任白对笔者说:“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让曲沟抬阁早日走出国门!”(记者 刘云鹏 通讯员 白保录 李景魁)(原标题:曲沟抬阁 华夏一奇)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