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中国抬阁之乡:安阳曲沟抬阁 华夏一奇

2012/4/25 9:39:16 点击数: 【字体:

    抬阁,就是人们抬着一个用竹木或铁质材料扎制成的类似“阁”的架子进行表演。“阁”分平阁和高阁,平阁只设一层架子,表演者或站或坐,在上面表演;高阁也被称为“铁枝”,制作、表演较为复杂,即在主架上再分上、中、下三架,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  

    抬阁多以戏剧和民间传说、经典故事为表演内容,老百姓喜闻乐见。传承至今的曲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在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抬阁演出时,“阁” 前有锣鼓队和秧歌队,簇拥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阁”前行,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前来观看,场面蔚为大观。  

    初识抬阁真面目,不禁为上抬阁表演的孩子叫好。早就听说过抬阁的大名,可并不知道它起源于曲沟。当我们亲身感受到这项民间艺术的神奇之处时,禁不住为我们身边有这样的艺术瑰宝而感到骄傲。看过抬阁表演之后,笔者有一种很强的直觉,抬阁背后的那些故事一定更有味道。探寻抬阁的往事,揭开抬阁的奥秘,成为我们此行的目的。从安阳市区出发向西,不过一二十分钟的车程,便进入了安阳县曲沟镇。虽然路程不远,但是要想看到精彩的抬阁表演却不易。笔者正为这一次能否看到正宗的抬阁而担忧时,却见到了一位“福星”。他就是安阳市民间艺术表演团团长、曲沟抬阁的主要传人——张永顺。抬阁能够走遍全国,就是靠他带的头。  

    相请不如偶遇,既然见到了抬阁表演的关键人物,自然要好好地和他聊一聊。听了我们的来意之后,豪爽的张永顺直接把我们领到了抬阁基地,这里是曲沟镇培养抬阁表演人才、制作抬阁表演道具的大本营。 在基地内,张永顺首先拿出了去年4月3日中国文联有关领导和十几家新闻媒体来曲沟镇考察的照片,其中最吸引我们的就是那张安阳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抬阁之乡”时拍下的抬阁表演的照片。  

    从照片上我们只能看到抬阁的一个侧面,要想真正了解抬阁,就必须见一见真正的抬阁道具。“一般来说,抬阁的主枝高三四米,最高能到8米。主枝和架子不仅要坚固,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还要轻盈巧妙,满足不同造型的要求。同时,抬阁表演要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服饰品等来遮掩住表演者背后的架子,使观看者看不到架身,仿佛表演者真的站在空中表演一样。”张永顺边走边介绍,带着我们来到了排练的场地。  

    抬阁表演时,为保证表演者的安全,架子上会有一些长长的飘带,这不仅是为了美观好看,还可以通过这些飘带来维持抬阁平衡,保证表演者的安全。而在抬阁的四周,经常有一些手持长叉的伴随者。不要小看这些伴随者,他们手中的长叉可起着大作用,不但要为表演者传递道具,在紧急关头还可以维持阁架的平衡。

    上抬阁表演者多为儿童,儿童体轻,可减轻抬阁的重量,而且上抬阁表演的孩子更受人喜爱,“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等俗语也说明了这一点。难怪刚才见到的照片上的表演者多是一些孩子,我们还以为这是表演团培养的后备人才,原来他们就是正宗的一线演员。  

    每架抬阁上的表演者一般为两三个孩子,他们略施粉黛,面色粉红,表演时结合所扮演的人物特点做出多种表情,并配以动作,显得人物活灵活现,性格分明。

    看着这些高高竖起的“阁”,我们心里有一种担忧。一场演出少说也要一两个小时,10多岁的孩子被固定在上面,可以想象表演的难度有多大,我们不禁为这些在抬阁上表演的孩子叫好。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