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文学作品:古人笔下的元宵节

2015/3/4 16:07:30 点击数: 【字体:


    编者按:千百年来,元宵节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人笔下。虽然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但整体色调都是明亮的。观灯,赏月,放焰火,吃元宵,猜灯谜……合家团圆,盛世华年。

    又是一年元宵来。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这一夜,人们除了吃元宵,还赏月观灯,舞龙舞狮,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而古人笔下的元宵节,则更能让我们体会到那种浓浓的节味儿。

    古人笔下的元宵节,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笔下的元宵节,展示了大唐王朝元宵节的盛况。他在《十五夜观灯》一诗中写道:“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唐朝的首都长安,实施宵禁。但是在元宵节前后三天,却取消宵禁的限制,以方便人民赏灯。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以至于长安城里车马塞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写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古人笔下的元宵节,宋代才子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让人回味无穷。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异常热闹。宋代元宵张灯的日子,自太祖开始,增加为五天。皇帝们甚至标榜“与民同乐”,在元宵节的晚上登御楼与近臣饮宴。因为放灯时间的延长,商人莫不绞尽脑汁推出新型的花灯。猜灯谜活动的加入,使得元宵的节日习俗更加的丰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代元宵夜的气氛,让人流连忘返。

    明代文人唐伯虎笔下的元宵节,意境优美感人。在《元宵》一诗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紧密结合元宵这一特定环境发出感慨。明代张灯的日数,自太祖始又增为十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绘声绘色,元宵景物毕现眼前。“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脱口而出,最终以感慨结句。所谓“良辰”“娱人”“笙歌”“开口笑”“消良辰”,便连成一线,组成了一幅元宵喜乐图。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笔下的元宵节,写了钟鸣鼎食之家的奢侈。《红楼梦》的第五十四回,写元宵节那天,贾母带着内眷们喝酒,看戏,赏钱,猜灯谜,吃元宵。当时,凤姐见贾母十分高兴,便带大伙玩起了击鼓传梅。一人击鼓,众人传花,鼓声止时,花在谁手,便要说笑话。凤姐为了讨好贾母,在元宵的酒宴上一连说了两个“过正月半”的笑话:一个是“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吃了一夜酒就散了”,一个是“聋子点炮仗”。讲完笑话,凤姐说:“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这个元宵节,让人依稀闻到了某种悲凉的气息。

    而今过元宵节,人们仍会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其乐融融。古人笔下的元宵节,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过元宵的情与景。元宵节不仅仅是古人的,也是我们的,而且还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作者:荆 墨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枫网(2014-02-12)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 逛庙会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