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清明
2014/6/19 10:36:5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前两天晚上,我外出散步,看到一名女子蹲在街角烧纸钱。她神情专注,还不时用小树枝拨着燃烧的纸钱,以使纸钱烧得更彻底。她身边站着个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懵懂地看着。
走过他们身边时,我刚好听到小男孩好奇地发问:“妈妈,姥爷能收到这些钱吗?”女子的回应有些模糊,我没听清楚,不确定她给了孩子怎样的回答。
在街头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作为洛阳人,我对这样的风俗并不陌生。洛阳有“十月一,烧寒衣”的风俗,每逢寒衣节,晚上上街我都能见到“星火点点,纸灰乱飞”。我来深圳时间不长,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现象,便有些“少见多怪”了。
我对那名女子的行为并不感到奇怪,就像很多广东人把扫墓说成“拜山”,很多客家人选择中秋节扫墓一样,这些只是说法或时间的不同而已。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在深圳这样一座以时尚、现代著称的大都市里,竟然也会有烧纸钱这种传统的表达哀思的方式。
我遇到的肯定不是个例。清明节临近,报纸上、网络上已经有人呼吁给市民烧纸钱划定范围,以实现城市管理和市民需求的统一。烧纸钱能够上升到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高度,这表明,清明时节上街烧纸钱的深圳人不会少。
上街烧纸钱,或许是那些无法回家扫墓的人不得已的选择。清明节前,深圳数路公交都延长了行驶线路,以方便人们前往郊外扫墓。对于更多远离家乡的外乡人来说,归乡扫墓却并非易事。时代和科技虽然已很发达,可出于距离远近和时间成本的考虑,对于更多的都市人,回家扫墓都只能是想想而已。
人们虽离开了家乡,但根还留在那里。我小时候在乡下生活,每年清明前后,那些在外奔波的人便会回村扫墓。那时觉得这些人长途奔波回来,只为到祖坟上添几把土,挂几片白纸,确实不划算。长大以后,我才渐渐理解了这些人的心情和艰辛。
很多都市时尚达人,选择在网上扫墓和献花,认为此举方便、环保。不过,对于更多“不太现代化”的人来说,在网络上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总觉得有些荒诞和怪异。传统清明节与现代互联网的融合,在人们心理上,永远有无法逾越的鸿沟。
清明真是个浸染了过多思念和伤感的节日,连天气都顺应主题来烘托人们的心情。这几天,深圳的雨季也开始了,雨断断续续、淅淅沥沥地下着,让人们的情绪更低落。难道真的因为清明的缘故,思念和忧伤都开始发酵了?
都市人平时忙忙碌碌,情感渐趋冷漠。清明时滋生的思念,是一次情感的返璞归真。无论多远,那些烧了的纸钱,应该都能找到回乡的路,把人们的思念带回去。街头那个小男孩长大后,或许就会理解这一点了。
(原标题:都市清明)作者:马继远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