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非遗项目遇窘境 老人难舍面塑情

2014/6/19 9:25:21 点击数: 【字体:

非遗项目遇窘境 老人难舍面塑情

李世明难舍面塑情
 
    传承人担心起源于光绪年间的“李氏面人”后继无人

    年过七旬的鹿邑老艺人李世明,是“李氏面人”的传承人。然而,这个起源于光绪年间、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眼下却遭遇失传的窘境。

    昨日,记者在鹿邑县见到李世明时,他并没有带着工具重操面塑旧业,而是在县城一条街道摆了个杂货摊。不过,一提起“李氏面人”,老人不止一次流露出难舍却又不得不舍的复杂情感。

    困境

    生活所迫,

    非遗传承人“改行”摆起杂货摊

   
鹿邑“李氏面人”起源于光绪十七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2012年3月,在鹿邑县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上,李世明手把手教孩子们“捏面人”的事情曾被当年3月26日的本报报道。彼时,记者第一次见到李世明。熟料,仅仅一年多后,记者再次见到他时,已经“物是人非”:面塑市场的萧条迫使他改行当了路边杂货摊的“老板”。

    作为“李氏面人”传承人的李世明,虽然已年过七旬,但其身体依然硬朗,嗓音洪亮。谈及为何“转行”,老人叹气道:“唉,现在本地面塑市场冷淡,很少有人买,一天也卖不了几个,还不如做个小生意,一天还能收入二三十块钱。”李世明从不吸烟、喝酒,也不打牌、赌博,唯一的兴趣就是喜欢捏面人。

    面塑市场冷淡的原因,李世明认为现在文化生活丰富,小孩的玩具花样翻新、种类繁多,致使传统的面塑越来越不好卖。此外,由于自身年龄因素,其儿女们也不愿意让他出去“闯市场”。

    骄傲

    “李氏面人”

    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二月十五到三月十五老子庙会,我还会重操旧业,赶庙会捏面塑过过瘾。”李世明老人笑着说。而让李世明感到骄傲的是,“李氏面人”目前已被鹿邑县文化部门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作品在2013年10月19日还参加了鹿邑当地组织的非物质文化展演。

    在李世明的住处,他取出一个密闭的雨布做的袋子,轻轻擦掉袋子上的灰尘,小心解开袋上的绳子,慢慢把面人放到桌子上。记者看到,这些面塑作品栩栩如生,包罗人物、花卉、动物、神话传说及动漫形象等各种题材。有肚大可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弥勒佛”,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娃娃抱金鱼”,还有神话传说中的“唐僧取经”等。此外,李世明还结合鹿邑县老子故里的文化特点,创作出了“老子周游列国”、“老子骑青牛”、“老子炼丹”、“老子讲学”等一系列以老子文化为主题的面塑作品,可谓是用心良苦。

    纠结

    七旬老艺人

    担心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捏面塑最重要的就是面泥的配方,配方好了才能让面塑不褪色、不腐烂,否则面塑放半个月就不行了。最难捏的是‘一大一小’,小的要求做工精细,大的则要掌握好比例,否则容易裂缝……”说起自己的手艺,李世明如数家珍。

    为让祖传的手艺不失传,李世明想了很多办法。他专门把捏面塑的技巧和方法教给了儿子和外甥,同时还带了两个学徒。“年轻人,都想着挣钱,他们就是学会了也不干这一行。”李世明说,对年轻人的举动,他能理解。理解归理解,但谈起面塑的未来,李世明还是禁不住发出叹息声,他担心这一民间艺术有一天会失传。

    “自2006年以来,经过多次普查,我们对已濒临灭绝的项目进行了挖掘整理,至今已经公布了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47项,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7名。”鹿邑县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高囡向记者表示,今后,他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非遗知识,并通过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和非遗项目展示等活动,保护和利用好我们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标题:非遗项目遇窘境 老人难舍面塑情(组图)】作者:于扬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4-01-1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