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小杂技耍出大产业——“中国杂技之乡”周口纪事

2014/4/21 10:38:22 点击数: 【字体:

小杂技耍出大产业——“中国杂技之乡”周口纪事

    在周口有句民谚:“喝了温良水,傻子也会踢两腿。”在“杂技村”太康县张集乡温良口村,记者了解到这里500多户人大多都能“露一手”。该村进入杂技团的演员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全村年收入达80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80%。近3年来,村里仅楼房就建了100多座。
  
    周口市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史志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周口就有众多民间艺人以杂耍技艺谋生。几百年来,每年一度的淮阳太昊陵古庙会就是杂技展演的大舞台。如今,祖传的杂技艺术不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市场化、产业化已使杂技业成为周口农民致富的好门路、周口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
  
    精心培植,杂技花开似锦
  
    周口市一直把杂技艺术作为繁荣地方文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扶持。近年来,周口把杂技艺术作为打造文化强市的重点,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扩大周口杂技的社会影响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2004年10月,周口市积极申报“中国杂技之乡”称号获得成功,成为全国唯一市级获此殊荣者。借助“中国杂技之乡”的命名活动,周口市精心策划,做了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让周口杂技名气大增。
  
    2005年8月,周口市承办了“中国民间杂技艺术的发展繁荣与市场走向研讨会”活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特别是周口杂技界的汇报演出,感动了现场1.8万余名观众,提升了周口和周口杂技的知名度,促进了周口杂技的进一步繁荣。
  
    目前,周口市有专业杂技团150多个,规模比较大的有30多个,从业人员7000余人;有业余杂技团和杂技班近700个,还有众多的杂技户、杂技村、杂技培训班等,从业人员1.4万余人。
  
    中国杂技家协会认定的全国10个大型民营杂技团中,周口占了3个。周口杂技创造了4项全国第一:民间杂技队伍数量全国第一,优秀杂技人才数量全国第一,创办民营杂技学校的规模全国第一,太昊陵庙会的杂技演出规模全国第一。
  
    面向市场,杂技香飘海内外
  
    2006年夏,周口市杂技马戏团与日本有限会社三友PROJECT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演出合同。周口市杂技家艺术协会秘书长李磊告诉记者,这个杂技团经常应邀到国外演出,现正在日本巡演,这次巡演首场于2006年7月29日在福井市开演,随后到金沪、大津等城市演出,合同总金额达250万元。
  
    周口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加快民营杂技团体的发展壮大,增强竞争能力,开拓国内外市场。2006年,周口市杂技马戏团在湖南张家界新建的大型剧院落成并投入运行。该演艺厅投资3000万元,有2000个座位,灯光、音响设施先进,能够满足高档次的演出需要,为周口在国家风景名胜区增添了一个宣传展示的平台。
  
    周口杂技人奔波天南海北开辟市场,不仅在全国巡回演出,还多次出访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成为国内外民间杂技舞台上的一支劲旅。特别是项城市余氏、淮阳县张氏、西华县王氏、鹿邑县王氏、太康县李氏等家族组建的杂技马戏团,长期在国外演出。如西华县杂技艺人王新虎率团常年在马来西亚演出,年收入达100万元;西华县崔家杂技团已连续在美国演出3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周口大型杂技团平均年收入70万元,有的团队年收入达500万元。杂技演出收入成为周口许多杂技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市杂技事业年收入达4亿元以上。
  
    关爱杂技人才,精英返乡创业
  
    在不系保护绳索的情况下,杂技演员在3个飞转的高空钢轮内外翻腾跳跃,表演跳绳、手技,观众报以热烈掌声。当演员用全黑面罩遮住头部,完全凭感觉在高空飞轮上行走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引起观众的阵阵尖叫和惊呼。这是周口市杂技马戏团艺人张金贵独创的杂技《大飞轮》节目的演出情景。该节目多次亮相国内外马戏节,获第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特别奖“金狮奖”,演出1500多场,深受观众喜爱。
  
    周口杂技人才辈出,一批精彩节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如周口市杂技团独创的《马术》、《大飞轮》等,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2006年,张国胜杂技团获全省杂技大赛金奖。
  
    周口市委、市政府关心爱护杂技人才,宣传报道他们的成就,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知名度。迄今,周口培养出中国杂技协会会员13人、理事3人,河南省杂技协会会员65人,余帅、张金贵、张国胜、余海功4人还荣获中国杂技协会“德艺双馨”会员称号。王敬宇在深圳开拓发展演出市场多年,社会影响、经济效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2006年被选为广东省杂协副主席。
  
    周口市鼓励杂技精英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回乡创业。在政府的积极扶持下,越野杂技团团长余帅投资2000万元回乡创办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2005年8月该校建成并招生。2005年底,周口杂技马戏团团长张金贵在周口市区创办周口市杂技学校,目前,该杂技学校已完成征地工作。这些杂技学校既输出杂技人才,又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周口市正酝酿成立周口杂技管理委员会,完善杂技管理体制;通过市场机制和资本运作,实现强强联合,着手组建“中国周口杂技集团”,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筹划“中国周口国际杂技艺术节”,力争将杂技节办成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赛事;突出民间杂技的乡土特色,发展原生态杂技村旅游,为周口文化旅游增加看点。

    叫响“中国杂技之乡”的金字招牌,做大做强杂技产业正在成为周口文化产业的一张“王牌”。(原标题:小杂技耍出大产业——“中国杂技之乡”周口纪事 )作者:巴富强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07-01-2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