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孙三民与汝南罗卷戏

2014/4/18 9:08:13 点击数: 【字体:


孙三民与汝南罗卷戏
 

    汝南罗卷戏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众多剧种中具有鲜明个性的民间传统剧种。它历经几多起落沉浮,濒临灭绝,在新时代又重新焕发生机。2008年,汝南县罗卷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继梁祝传说之后汝南拥有的第二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前,经过多次相约,记者采访了一直以来为整理和抢救罗卷戏而不懈努力的孙三民老先生。“最近很忙,我一直在为一部古装卷戏《对金刀》谱曲,准备在年前把这部戏排演出来。”刚见面,孙三民老师就抱歉地说道。

  说起他搜集整理罗卷戏的过程,孙三民老师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我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搜集整理罗卷戏相关资料了,这其中的故事可以说讲一天也讲不完。”

    孙三民出生在汝南宿鸭湖的燕亭乡戴堂村,那里是汝南罗卷戏的发源地,中原有名的“戏窝子”。他从小就是听着罗卷戏长大的,受罗卷戏的熏陶,孙三民十分喜欢戏曲,并影响他长大后走上学习音乐的道路,后来进县文化馆工作,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家。他说,罗戏善武,卷戏善文,两种唱腔相差很远,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唢呐伴奏,为达到两个剧种相互补益,文武兼而有之的演出效果,所以两个剧种经常同台演出,往往在一个剧目里上部唱卷戏、下部唱罗戏,或甲角唱卷戏、乙角唱罗戏。汝南过去所有的民间卷戏班子都会唱罗戏,而所有的罗戏班子也都会唱卷戏,因此群众称:“卷罗同台两下场。”到了民国以后,群众就习惯直呼“卷罗戏”或“罗卷戏”了。

    上世纪20年代以后,豫剧、越剧等流入汝南,罗卷戏也吸取豫剧中的一些优点进行演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豫剧等新兴剧种的强大攻势罗卷戏颓势已现,但仍有一批老艺人坚守着自己的精神文化家园。对罗卷戏构成致命一击的是1958年兴建宿鸭湖水库,卷戏的发源地燕亭店方圆数十里内的百余个村庄和罗卷戏艺人的聚集地都被拆,艺人们分散到本县及周边四县的乡村落户,从此失去了在一起切磋技艺、集体演出的条件。繁盛了数百年的罗卷戏,至此走向灭绝。

    看到汝南罗卷戏面临灭绝的境地,作为一名基层音乐工作者,孙三民焦躁不安,他曾向上级部门写了长达万字的报告《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罗卷戏工程刻不容缓》,呼吁政府加强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省里出台了国家十大艺术集成工程的政策。有了政策和领导的支持,孙三民开始走村串户,走访调查在世的老艺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整理汝南罗卷戏的音像资料的工作中。

    那时没有车,他每天就骑着自行车,背着相机,带着录音机、干粮和水壶,挨个走访老艺人,给他们拍照,唱腔录音。他说,一些老艺人听说来录音整理罗卷戏,都很兴奋,放下手中的活儿就会唱起来,有的在病床上也要哼唱。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艺术能够得到继承,发扬光大。由于艺人分散,伴奏的与演唱的相距较远,他常常在这个乡录了唱的,按谱整理自己先学会唱,再跑另个乡录伴奏时,给吹奏者伴唱。回来后再让原唱与伴奏合起来。讲到兴致之处,孙三民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那一腔一调洋溢着对罗卷戏的满腔热爱。

    后来,在孙三民的建议下,县文化局把仅存的几名老艺人请到县文化馆里,包吃包住,提供补助,让他们手把手地教年轻演员学习表演罗卷戏。2005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汝南罗卷戏重新登上舞台,他们排演的折子戏《打金蛤蟆》和《海瑞搜宫》在河南省第二届民间文艺汇演中,以其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文化打动了评委和全省的观众,双双获得了金奖。

    根据孙三民整理的一系列罗卷戏剧本、音像资料,汝南罗卷戏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6月,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汝南县在步行街广场举办了罗卷戏专场演出,在当地引起了极大轰动。

    谈及这么多年整理罗卷戏的辛苦,孙三民却笑着说:“那时虽然很苦,但自己并不觉得,因为我从小是听着罗卷戏长大的,更有责任和义务抢救和保护它。热爱它也就不计较那么多,只想着抓紧时间把罗卷戏保存下来,传承给后人。”

     在孙三民眼里,抢救、保护和传承罗卷戏已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把它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和追求。(原标题:孙三民与汝南罗卷戏)作者:高留安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1-12-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