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武圣关羽是备受社会各界尊崇的神明,而关公信俗在中国民间覆盖范围也最为广泛。所以旧时有“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之说。
据老人回忆,旧时洛阳最大的关庙是关林庙,城内有老城东南角的关帝庙(后更名为潞泽会馆,现民俗博物馆)、南关外的山陕庙(山陕会馆)以及文明街关帝庙,还有西工区西小屯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关帝庙、李楼潘寨村关公庙等一些小关庙,几乎星罗棋布地遍及洛阳各角落,香烟袅袅,火烛不断。
各庙宇或为了扩大影响或彰显实力,笼络更多信众香火,纷纷起会,庙会便慢慢成为祭祀神灵、商品交易和感情交流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洛阳庙会众多,如瀍河的药王庙会、洛川街的泰山庙会、老城道尊街的玉皇阁庙会等,而规模最大的当属关林庙会。
1、祭拜关帝讲究多
庙会,离不了祭拜神明,祭祀的规模有大有小,形制有隆有简。据老人回忆,在关林庙会的祭祀上,由达官显贵或富商大户者一人率众亲诣敬祭,官职较次者二人以东西序分,其余人等按职位、门第、年龄等分立其后陪祭,各执事人各司其职。参加祭祀人员多穿长衫、戴礼帽,也有官员穿中山装,军警人员穿军装制服,学生穿童子军服。祭祀开始,祭祀人员齐集盥手,正冠、甩袖、掸尘、顿足后闻鼓声进入大殿。其时,鼓乐齐鸣,祭祀人员肃穆而立,典仪赞(主持人)迎神即位。神明即位后,祭祀人员按次序献礼祭拜,气氛庄严,神圣隆重。
一般的信众祭拜就没有这么繁复了,只需带着贡品到庙里,焚香燃箔,磕头献祭,求关老爷庇佑便可。女性信众有种特殊的祭拜形式——唱经。其所唱的并非一般的佛经、道经,而是以称颂关帝恩德事迹、做人向善的基本道理和传统孝道等为主要内容。其语句合辙押韵,文字通俗易懂,如“关老爷坐大殿面向正南,三缕胡搭胸前逍遥自然。头戴着珍珠帽明光闪闪,身穿着绿战袍颜色深鲜(洛阳方言音为“宣”)……”
唱经时,用木鱼或响铃敲击节拍,领唱者手持号旗在最前面,按固定的韵律和节奏唱诵,知其内容者随声而唱,不知者在每句结束时附和“嗨嗨(哪)弥呀,嗨嗨(哪)陀哇,哎嗨(哪)佛啊,嗨嗨呀”。唱经结束后,大家一起将号旗点燃。由于号旗是一方黄布而制,燃尽后不会变成灰烬即刻飘散,信众们就从剩余的零星火线或燃烧后出现的颜色不一的纹路上得到神示。
这一习俗在关林庙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年农历正月十三祭关之日,便有许多女性信众在大殿或二殿结伴吟唱,一时间庙里木鱼、响铃、“嗨嗨呀”之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2、传统民俗人气旺
旧时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林也有较大型的庙会,各村社和信众有给关老爷送纸马和送桥布的习俗。
自宋代张天师编出派关公战蚩尤以解决解州盐田生产的故事后,农历五月十三就成为纪念“关公大战蚩尤”的日子。而五月十二为关公磨刀日,因为磨刀少不了水,所以传说每年的这天必有雨下。从农历五月十二开始,关林周边的各村信众便抬着纸马,敲锣打鼓绕街巡行,直至关林门前,然后焚香设祭,一边用草料假装喂马,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吃饱跟关老爷打蚩尤……”各村社的纸马林立庙前,信众磕头烧香,唱经燃炮,人声鼎沸,场面热烈。直至入夜,信众将纸马焚烧献祭,霎时庙门前火光冲天,信众摩肩接踵、驻足观看,气势恢弘。
纸马为各村社信众集资扎制,并以相互比较纸马数量多寡、个头大小、精美程度为乐事。送完纸马第二天,各村社还要到庙里送桥布。桥布有九尺九、百尺等规格,人在布下托举其状如桥。送桥布时,男女信众排成纵队手举黄布于头顶,跟随执事者在唢呐班子的伴奏下先在庙外巡行,后到大殿甬道处宣读祭文,唱经献祭,最后将桥布搭于大殿屋梁上,磕头许愿,焚燃号旗,方为结束。“桥布”之名也蕴含了信众欲借长布搭起与神明沟通的桥梁,使神明能踏桥而至,降福信众之意。桥布同样多为各村集资购买,捐款者将自己名字或愿望写于桥布之上,以待关老爷施恩,领受庇佑;信众也常将缝衣针系红线别于桥布上,待送完桥布后取回,日后用其缝制衣物,据说也可得到护佑。
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各地社火班、社就开始往关林庙汇聚,朝冢敬神。每到此时,庙里便是幡旗招展,锣鼓喧天。各班、各社使出十八般武艺,狮子、高跷、排鼓、旱船竞相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