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店宫灯高高挂
2013/12/10 14:21:5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宫灯”这个词恐怕大家都不陌生,可您知道夏邑火店宫灯吗?它曾挂到了北京天安门的城楼和人民大会堂,还远销到澳门、新加坡等地。小小宫灯,几多荣耀,演绎了夏邑火店人几代的辉煌。
宫灯原为皇家宫廷之物,后流传民间,为中国传统镇宅保平安的喜庆吉祥之物,装点家宅,光芒四射,诸邪顿消,丁财两旺,出入平安。
相传,古时候在栗城(今夏邑县)有一个叫火店的地方,那里有一能工巧匠擅扎各式各样的灯笼,所扎出的灯笼美观大方,别具一格,很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后来,这一能工巧匠收了许多徒弟,开了专门制作灯笼的作坊,生意相当红火。这一民间的传统工艺引起了当地县令的注意,他把民间所扎出的灯笼几经选拔,献到了朝廷那里。皇上看到绣有精美图案的红色灯笼,龙颜大悦,重重赏赐了县令,并把这位能工巧匠招进宫里,专门为皇宫制作各种宫灯。
这位能工巧匠来到宫廷之后,在原来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灯笼融进了皇宫富丽堂皇之气。每到节日的夜晚,整个皇宫灯火辉煌,宛如人间仙境。后来,朝廷官员也竞相仿效,在自家门口把这种灯笼挂上,用于镇宅驱邪,把它当作一种荣耀的象征。
这位能工巧匠告老还乡之后,把此手艺传给后人,遗憾的是其后人没能继承下来。火店的老百姓虽然贫穷,但为了纪念这位能工巧匠,就自行研制,就地取材,用高粱秆抽成篾条,用篾条扎制成灯笼架子,然后用彩纸糊上,中间点上油灯,供孩子们在农历正月十五的晚间挑上在大街游玩。
火店宫灯虽然经过了近千年的风雨变迁,但无论怎么演绎,都一直保留着那种传统的民间工艺,风雨变迁中也发生了好多好多的故事。
在夏邑县火店乡李店村,有一个叫王书勤的农民,他仅有小学文化程度,但他却常年奔波在外,靠做些小生意营生。
23年前,王书勤到广州做小买卖,无意之中发现广州有不少做宫灯的厂家,不但做出的灯笼好看,而且销路很好。头脑精明的王书勤就打起了宫灯的“主意”,他立即让10多岁的长子王玉超到广州学习制作宫灯的技术。王玉超在广州一家制作宫灯的厂家边打工边学习,不到3年时间,王玉超便掌握了宫灯的制作要领。之后,王书勤回到家乡建了个厂子,自己做起了宫灯的生意。
宫灯的制作有14道工序,而且工艺非常精细,出不得分毫差错。它的用料有缎子等布料及钢丝、铝合金管等。王书勤严格按照制作工序,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使自家的厂子快速发展起来,工人增加到几十人,销路也打开了,远销到澳门、广东、新疆、上海、山东、湖北、新加坡等地。
1990年,是火店人骄傲的一年。在全国众多的竞争对手中,火店的宫灯以其精良的品质和独特的人文历史韵味被选中,悬挂到了北京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
借此东风,火店的宫灯厂迅速发展壮大,全乡有1000多户做宫灯的。王书勤说,他们的宫灯常年生产,从每年农历十月到第二年农历三月是销售旺季,全国各地包括国外的都来订货,他们根本不用为销路发愁。
目前,在火店乡像王书勤这样常年从事宫灯、旗穗等工艺品加工的专业户有1500多户。每到农闲时节,在每个村的街头巷尾、家庭院落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在做工艺品,这成了当地农村特有的一道风景。 记者:文剑 (原标题:火店宫灯高高挂)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时间:200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