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舞钢--中国冶铁文化之都(3)

2013/12/10 10:40:55 点击数: 【字体:


 
    1970年,国家调集10万建设大军,在这里建设特宽特厚钢板生产基地,时称“平舞工程会战”。1973年,划出舞阳县南部6个人民公社,成立省属舞阳工区。当年4月,成立舞阳钢铁公司。1977年11月,撤销舞阳工区,以舞阳钢铁公司简称命名,设立舞钢区,归属平顶山市。其后,归许昌地区,1982年10月,复归平顶山市。1990年9月,国务院批准舞钢撤区建市。依据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过近40年的创业发展,如今,舞钢市已成为以冶金工业为主、以铁矿资源开发为辅的现代工业城市。境内主要企业有舞阳钢铁公司、安钢舞阳矿业公司、河南省著名民营企业舞钢市中加钢铁公司和中加矿业公司,形成了从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钢板加工及辅料生产等完整的钢铁产业链条,被认定为河南省重点冶金产业集群,其中舞钢公司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特殊钢板生产企业。 
 
    舞钢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冶铁铸剑基地,龙泉剑名传古今。为传承和保护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品牌,舞钢市挖掘冶铁铸剑技术,再造铸剑辉煌。据了解:目前舞钢龙泉宝剑厂生产的宝剑有秦王剑、龙渊剑、大将军剑、君子剑、乾隆剑近40种。  
 
    1989年5月,全国第三次金属史学术研讨会在舞钢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钢铁学院柯俊教授,中国科技史学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韩汝玢,河南省著名文物专家李京华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参加会议,现场考察石门郭等外冶铁遗址,明确指出:这些遗址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重先进的冶铁基地之一,在世界冶铁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当年,河南广播电台对舞钢的冶铁文化进行了重点专题报道。1991年,市文化部门编辑了《春满钢城》一书,收集了各地作者歌颂钢城冶铁文化的作品。2007年,河南省文联诗词学会在舞钢举办《舞动的舞钢》大型诗会活动,全国著名诗人雷抒雁,《诗刊》杂志社副主编李小雨等云集钢城,留下众多歌诵钢城冶铁文化的诗篇。其中,雷抒雁的《水火之城—钢城赋》,李小雨的《龙泉依剑行》脍炙人口,被钢城人民广为传诵。《河南日报》、《大河报》、《诗刊》等报刊杂志及多家网络媒体都予以报道,舞钢的冶铁文化再度走向全省全国。 
 
    在此次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六处冶铁遗址的保护管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20年来,舞钢市委、市人民政府加大对各冶铁遗址的保护力度,叫响舞钢“冶铁文化”品牌。2000年5月,石门郭等六处遗址被命名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柏国故城遗址被命名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文物保护部门对这些遗址划定范围,立碑予以保护,形成了市、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 
 
    2009年3月,在市政协全体委员会议上,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为主的几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将市区主干道“通平路”改名为“铁山大道”,以丰富该条道路的文化内涵,宣传和传承舞钢的冶铁文化。提案得到与会委员的广泛赞同,60多名委员附议。市政协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作为重点提案抓紧催办。12月,市地名办公室已对该条道路正式更名。2009年6月,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创建“中国冶铁文化之都”的建议,以展示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冶铁城市名片。对此,市委高度重视,对创建“冶铁文化之都”活动作出正式部署,组建了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聘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为领导小组顾问,下设办公室,抓紧开展规划、保护、宣传等各项工作。 
 
    规划方案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大力实施文化带动战略,对舞钢冶铁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整合保护和提升发展, 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活化“冶铁”,突出“创新”,繁荣文化事业,营造文化氛围,构建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新模式,把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把文化资源大市转化为文化产业强市。 
 
    按照开发保护规划,拟在石门郭冶铁遗址附近兴建“冶铁文化苑”,以雕塑、画屏、专栏等形式,做成展示“冶铁文化之都”的第一个窗口;在文化中心大楼对面通平路西段路北,建设冶铁文化墙,运用浮雕的艺术形式,展示舞钢的冶铁文化历史;在博物馆内,设立主题展览室,以文字、图片、实物及现代技法,展示中国冶铁文化历史,以磨轴峡十八寨为主,以其他冶铁文化遗址为辅,利用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办法,复制冶铁、铸剑等生产操作全过程,再现2000年前“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恢弘场面,增强舞钢文化的厚重感和旅游景区的闪光点;持续办好传统的三月十八铁山庙会,丰富其文化内涵,将其办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冶铁文化艺术节,弘扬、传承老一代冶铁人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报效祖国的传统美德,使冶铁文化成为舞钢持续发展、再创辉煌、和谐进步的不竭动力。 
 
    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2010年3月,舞钢市顺利通过了河南省民间艺术协会和中国民间艺术协会的验收,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冶铁文化之都”,并批准成立“中国冶铁铸剑文化研究中心”。同年4月,“中国•舞钢冶铁文化节”隆重开幕。政协全国副主席陈宗兴、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以及平顶山市等国家、省、市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杨洪基、郭达等多位国家级著名演艺界人士为舞钢广大干部群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精神大餐。 
 
    晚会的成功演出,让所有观众带着美好的回忆、浓烈的情感度过一个难眠之夜,对中国•舞钢冶铁文化节留下深刻的印象。冶铁文化,这是历史留给舞钢市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历史也同样要求舞钢市做强做大钢铁产业。冶铁记忆赋予了舞钢独特的文化与历史,新兴都城寄托着舞钢美好的今天与未来。如果说,特色是地区的个性,那么,品牌则是地区的姓名。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深层魅力所在。舞钢市文化底蕴丰厚,尤其是冶铁文化,在中国和世界冶铁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拥有如此珍贵的文化宝藏,是历史馈赠给的厚重财富。荣获“中国冶铁文化之都”只是舞钢弘扬和发展冶铁文化的开始,今后,舞钢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使冶铁文化传承光大,把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舞钢市文化事业、冶铁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原标题:舞钢--中国冶铁文化之都)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哈密政府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