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青铜器制假区洛阳烟涧村:假货翻模上锈真品(3)

2013/12/7 15:55:35 点击数: 【字体:

 
    烟涧造”不再是秘密
 
    烟涧村人习以为常的是,他们在电视里一眼就能辨出“烟涧造”,还能判断是谁家的货
 
    “很多人先是打工,学段时间就自己做。”村民周普照说。
 
    周普照之前是个买卖牲口的中间人。他说上世纪90年代末,仿古品生意太热了,村里仿古作坊订单不断增多,家庭作坊全家动员也忙不过来,便邀请亲戚和邻居帮忙。
 
    在帮忙打工时,周普照掌握了做青铜器的本领。虽说有20余道工序,不过周觉得学起来并不难。
 
    闭门造铜器由此发展到规模化。
 
    新入行的年轻人敢干,小物件做着不赚钱就做大件。从三五斤的青铜器,变成几千斤的大家伙。
 
    至于模型,很少人看到过真古董,几乎全是按照画册上的图片翻模。反复试验,毁了再做。也有人则干脆跑到潘家园市场,偷偷买个成品,回家翻模。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青铜器作坊变成几十家,“产业化”形成,村里出现了专门卖石蜡、漆料的,甚至模型都有了专门供货商。
 
    方智科也在这个时期加入了青铜器烧制的行列。他是烟涧村现任村支书。
 
    一个人每年能赚两三万元。多数家庭能年赚三五万,少数作坊能赚几十万。
 
    文物所和派出所的人,不再经常进村。青铜器制造已经不是秘密了。
 
    批发商也不再偷偷摸摸。最初的买家从洛阳本地来,后来有来自北京、上海的,直至全国各地都有人慕名而来。
 
    一名临街店女子见到,一名北京客户平均一星期进一次货,一次几百件。拉到北京的潘家园市场,一两百的东西卖到上千元甚至更多。
 
    方智科说,村里最多时曾有300多家青铜器作坊,能做出1000余种仿古青铜器。
 
    每家的手艺有不同,产品都存在差异。烟涧村人习以为常的是,他们在电视里一眼就能辨出“烟涧造”。
 
    方明伟的妻子焦利勤,不时会看电视里的鉴宝栏目。收藏者捧着几万元买来的青铜器视如至宝,专家瞄了一眼,给出答案:“这是洛阳伊川县烟涧村生产的。”
 
    焦利勤则边看电视边和家人分析,“这是咱村谁谁谁家的货”。
 
    她也会为上当的买主惋惜。她说服自己的理由是,他们做的是仿品,卖的是工艺品的价钱。至于客商是否拿青铜器骗人,不在他们的掌握中。
 
    “有多少卖多少”
 
    仿古青铜器最热销的时候,一度断货,烧出一窑青铜器,几十件很快被买空
 
    烟涧村的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本世纪初。
 
    技术的核心,是电解上锈。刘太敏说,他得知安徽人用电解上锈,他自己钻研成功。
 
    村里其他的作坊,是花钱买这项技术。那个时期,有人专门进村售卖秘方。秘方的核心,是电解时放入的药物配方。
 
    村民方明伟家的秘方是花了一两万元买的。方培全的秘方,花了一万多,从平顶山购进。
 
    当年的“科研小组”成员路治群,也花了几万元买了两个新的秘方。
 
    “每家和每家的秘方不一样,做出来的锈也不一样。”焦利勤说,这些秘方来自山西、安徽、平顶山等多个地方。
 
    一名洛阳收藏人士称,山西、安徽的青铜器仿真水平目前已超出烟涧村,可以假乱真。很多买假卖真的人,转向了上述两地。
 
    村民们说,不论仿古工厂雇了多少工人,制作流程外人可任由参观,但秘方是“老板一个人下”。
 
    村里人平时串门、玩耍、聚会聊天,谁也不会提自家秘方,外人也不会问。
 
    市场上每一次经济波动、古董冷热,都催动着烟涧村的销售业绩。
 
    方明伟看了《三国演义》,很快模仿出一个方鼎。《倚天屠龙记》热播没多久,他的店里又添了屠龙刀。
 
    刘太敏记得,烟涧村最火爆的生意是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有多少卖多少”。最红火的时候,他一天的流水能达到几万元。
 
    这次热销一度出现断货,烧出一窑青铜器,几十件很快被买空。“客户从客户手里买货。”
 
    当年出口马来西亚的仿古青铜器很受欢迎,一批批货船出海,几百元的青铜摇身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刘太敏说,洛阳本地的古玩市场上,很多来此旅游的外国人,也出手阔绰,购买力很强。
 
    此时期,来自北京、上海还是广州的客户,不再每次进货都要登门,一个电话过来,按照对方要求或图纸做,有人专门在村里入户收货,再打包寄送。
 
    改变的村庄
 
    在烟涧村,二层小楼早不是新鲜事物。村里百余作坊主买了轿车
 
    十余年间,烟涧村中心街两侧建起了20余家仿古青铜器的门店。村里二层小楼不再是稀罕物。村广场上,每晚都有几十名妇女跳现代舞。
 
    村里有人2005年前后到北京潘家园开店,假货真卖,据说也赚得百万身家。
 
    也是2005年前后,烟涧村频频出现在电视和报端。“青铜器之村”名声大造。媒体报道显示,烟涧村专业加工户300多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年产值逾人民币9000万元。
 
    如今,烟涧村有人专门在外地讲课,传授青铜器仿造“秘方”。
 
    还有件事让村里人骄傲。上海世博会时,有政府部门出钱仿制司母戊大方鼎参会展览。但流经几个地方加工,上锈还是烟涧村的高手完成。
 
    村民方明伟注册了公司,店里雇了三五个工人。从摩托车起步,现在他开上了小轿车。在烟涧村,约百余户作坊主都买了轿车。
 
    村里也出现了新的营销模式。
 
    27岁的周进强,会把他的作品上传到QQ空间,有客户相中他的手艺,便会打电话下单。
 
    周进强初中没毕业就进了这一行,一做12年,很少出门。娶妻生子,家里翻盖了新房。
 
    他不想将产品送进临街店卖,他说要押上一批货,资金就周转不灵了。他卖了旧货,再做新货。
 
    方明伟请人做了网页,但他并不懂如何维护。每年干掏几千元管理费,客户没带来几个。他说倒是那些中介网站让他赢得不少生意。但批发价被压得很低。他认为中介网站赚钱比他还多。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2年4月6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