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划拳与劝酒

2013/9/18 8:45:29 点击数: 【字体:

划拳与劝酒
 
划拳与劝酒

  我有一定的酒量,喝起来也比较爽快,但是在某类酒场上却不大讨人喜欢,甚至会扫了别人的兴,原因有二:一是我不爱划拳,二是我不爱劝酒。 

  中国人喝酒有行酒令、赌输赢的传统,可能是为了增加热闹气氛,延长饮宴时间,大概也属于酒文化的范畴吧。

  我会划拳,论拳法也够得上中上等水平,但我除非万不得已才勉强应付着划几下,从来无法进入兴奋状态,更不会提议划拳。我不喜欢划拳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认为它属于噪声大作与唾沫飞溅的双重污染。一划拳、一打通关,酒杯必轮流共用,颇不卫生。总之,很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底线要求。所以当我受到划拳之邀请时,只能高挂免战牌,推托说“不会”或“不习惯”,自己认罚一杯以求得被打入另册,而不敢讲我拒绝划拳的真实理由。每逢坐在左右的两位在我的鼻子尖儿前挥拳大战的时候,我就赶紧拉椅后撤,作远距离观战状,还得强作赞赏的表情。只可惜救不得我的杯盘碗筷了,只得让它们暴露在双方菜林饭雨的炮火之下。

  至于劝酒,我认为应当同敬酒区别开来。敬酒是必须的,不论是敬人、敬天地,都是文明高雅的精神活动。奠酒三杯,献酒一坛,弹酒向空,洒酒在地,其情殷切,其姿潇洒,伴以美言妙语、良好祝愿,尚能增进友谊,营造和谐,所以敬酒之举,不可废除。而劝酒则不然,它已经超越敬意,纵然用心是好的,也难免有勉强他人之嫌。昔日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是在送友人远行,而且只是一杯。如果一劝再劝,千方百计地编着各种说辞让人多喝(如“交情浅,喝一点;交情深,一口闷”之类),名为劝酒实为灌酒,就很难和不尊重人权划清界限了。不论动机如何,逼迫他人喝酒总是很不礼貌的。所谓“一醉方休”只不过表示要尽兴而已,千万别理解为不醉不散。

  我琢磨过,劝酒之事是怎么来的呢?可能因为古时我们有在宴会上不劝不饮的礼俗,主人不举箸他不动筷子,主人不劝酒他不端杯子,以示不贪之风度。这实在文雅得可以。这样的礼俗至今在某些地方依然沿袭,所以我这个因为不愿勉强他人而不劝酒的人,很可能在做主人时被认为不够热情。

  我不喜欢划拳和劝酒不是孤立的,和我有同感的不乏其人,随手摘录一些片言只语为证。邵燕祥说:“猜拳行令是无聊,灌酒是野蛮。”舒婷说:“中国人的劝酒是独一无二的,与‘文革’的逼供一样使不少人就范。”谌容说:“饮酒若能宽松些,别那么死乞白赖地劝,该是多么自由!”

  唉,中国人除非独酌,饮酒是少有自由的。(刘建超)(原标题:划拳与劝酒)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日报(2007-04-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