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古代音乐活化石”超化吹歌

2013/9/4 16:12:59 点击数: 【字体:

“古代音乐活化石”超化吹歌

  千年传奇

  超化吹歌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吹歌,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的组合,大约起源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中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

  2006年11月,新密市超化吹歌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2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史料记载:超化吹歌师承于唐宋时期的宫廷音乐。由于供奉着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新密超化寺名震一时,是明朝香火旺盛的大寺院。明朝景泰年间,一位祖籍密县的翰林告老还乡后,前往超化寺参拜,将吹歌技艺传授给寺里的僧人。明朝末期又由超化寺中僧人传给了当地百姓,从此流传民间。超化吹歌队队长宋俊忠说:“超化吹歌的传承,上溯到明末宋大运那一代,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代。”

  重获新生

  吹歌的主要乐器叫“管子”。翻开《辞海》,书中对“管子”的解释是:商代就有,以木制、竹制为主,唯独超化吹歌的管子以纯黄铜精铸而成。超化吹歌队伍中要同时有两支管子,一支吹高音,一支吹低音,这在全中国的吹歌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村里人说,流传下来的管子只剩下三根,其中一根因为传人不愿意拿出来,管子再也没露过面。现在只有两名管子手,吹高音的叫王国卿,他17岁开始学吹管子,如今已经42岁了。仔细看看他的管子,长16厘米,上粗下细,不同于中国传统管子的上细下粗,正面7个孔,背面1个孔,每个孔同时能发出3个音,用力大小不同音高不同,粗的那端插了枚哨嘴,大约4厘米长,芦苇做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超化吹歌一度面临失传,老艺人张振恒想尽一切办法,在老伙计们的帮助下,将乐器保存了下来,可是前前后后,超化吹歌18年没有演奏过。钱林申,退休前是新密市文化馆馆长,长期从事超化吹歌的研究工作,1978年他重新发掘、整理,让吹歌死而复生。 

  超化吹歌口授心传,念的还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工尺谱。钱林申说:“北魏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好多乐奴被贵族家庭遣散,有的乐奴生活没有着落就到了寺庙里。因为寺庙要宣传他们的教义,这些乐工就到寺庙落脚,所以寺庙里就有大型乐队,保持了宫廷音乐风貌。”

  期盼传承

  目前超化吹歌队由16人组成,以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笙、笛、萧、韵鼓、大铙、碰铃等乐器,堪称我国古代的交响乐。所用乐器管子、十八笛星均系祖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十八笛笙,声音优美、清脆、洪亮,在同类乐器中实属罕见。演奏风格质朴、明快、高雅,常服务于节庆、娱乐,不参与婚丧嫁娶。超化吹歌的曲牌有30余首,其中以传令、五六上、清河令、撞倒墙、神童子、爬天桥、观灯、满州、小虫闹、圆簧、双叠翠、剪剪花、凤凰三点头等演出较多。在演奏过程中以组曲形式任意反复,形成一种独特的演奏风格,优美动听。             

  新密吹歌的行规很严,为了保持音乐的高雅,不能为婚丧嫁娶服务,只用于拜会朋友、参加祭祀典礼、庙会和娱乐。300多年来,吹歌队始终恪守这项规矩,队员们只能凭着自己的爱好偶尔“玩玩”。

  宋俊忠说:“现在的吹歌队已经青黄不接,我家是吹歌世家,今后不管有多大困难我都要把吹歌传下去,正好我家7岁的小孙子星辉喜欢这个,这算是有了接班人。”小星辉望着爷爷的脸笑着对我说:“我是爷爷的接班人,我一定要把吹歌一直吹下去。”(梁冠山 文/图)(原标题:“古代音乐活化石”超化吹歌)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0-12-29)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鹬蚌舞又叫蚌壳灯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