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舞俗称“蚌壳灯”,它属于一种地会表演性舞蹈。1911年双桥营杨森林、傅家珍根据滇剧《渔人利》的剧情,删去其中的唱词和道白,用舞蹈形式表现故事内容。之后,这一舞种便在前卫、江城、九溪一带流行。
蚌壳灯由三人表演,一人饰蚌,一人饰鹬鸟,一人饰渔翁。饰蚌者,扮一古装少女,满头珠翠,身着粉红色衣裤,罩粉红色长裙,腰系绿色缎带,脚穿花缎彩鞋,两扇蚌壳拴粉红绸带挎在双肩上,双手拉住两扇蚌壳。饰鹬鸟者,头戴鹬鸟头具,身着绿色衣裤,肩围灰色坎肩,双臂套篾编的鸟翅,腿上扎绑腿,脚穿绿色彩鞋。饰渔翁者,头戴蓬头,腰系丝带,披蓑衣,腰带上挎鱼篓,下穿粉红肥彩裤,着白布长袜,脚穿跳鞋,手执鱼杆。
蚌壳灯道具制作:⑴蚌:帮竹篾编成蚌壳两扇,裱糊后,蚌壳外壁用黑、蓝、绿、白等色彩画成环形纹状,蚌壳内壁全部涂成粉红色。⑵鹬鸟:帮竹蔑编成鸟头、鸟翅,经裱糊彩画而成。⑶鱼篓:用竹篾编扎而成。⑷钓鱼竿一根。
蚌壳灯属地会舞蹈,一般不单独表演,在有其他舞种伴随的前提下才进行活动。蚌壳灯的表演过程是:蚌张开,小趱步走圆场;鹬鸟碎步追逐。蚌一张一合,鹬鸟双翅不断扇动;鹬鸟用嘴啄蚌,蚌合拢夹住鹬鸟嘴不放。渔翁圆场急步赶上,捉住鹬鸟和蚌。表演时,使用滇剧打击乐伴奏以增加气氛。常用鼓点是“四击头”、“长锤”、“凤点头”、“翻山绕”等滇剧打头。
近年来,江城、渔村尚有鹬蚌舞表演活动,群众十分欢迎。(原标题:鹬蚌舞又叫蚌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