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当东方刚刚露出第一抹晨曦,欢快的锣鼓声已敲响在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前问十村清晨的空气里。当地村民一提起铜器舞就眉飞色舞,对铜器舞的渊源历史及其演奏技巧更是耳熟能详。
“昨天晚上就睡不着了,天还没亮就带着锣鼓家伙赶过来了!”今年72岁的张保安,今天一身的黄衣黄裤,手中直径80厘米、重达10公斤的大铜铙擦得发亮。他告诉笔者,刚刚忙完“三夏”,村民们便坐不住了,要求村里按老礼俗举办几场铜器舞,庆祝丰收。
在表演现场,挤满了附近的村民。“俺村的铜器舞可有年头了,听老辈人说,起源于清末,距今已有150余年。俺村2000多人,60%以上的村民都能在铜器敲响时随乐起舞。每年市里区里举行民间文艺大赛,俺村哗啦啦上去100多人,锣鼓喧天、整齐划一的阵势,看得观众一个劲鼓掌。”铜器舞表演队的领队张国忠说。
张国忠说,村里的铜器舞表演场面宏大,一般不少于50人,其乐器主要为铙、钹、锣、边鼓、弓子锣等一些打击乐器。在表演时,村民们穿上独具特色的服装,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每年漯河市举办的“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开幕式上,前问十村铜器舞表演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正说着话,清脆的鞭炮声响起,表演开始了。只见几十个妇女舞着铜锣率先走到场内,她们身着红装,头上裹着红头巾,英姿飒爽,伴随着清脆的鼓点轻盈起舞。随着鼓声节奏的加快,数十个汉子挥舞大铙和大镲鱼贯而入,豪迈奔放的铙声响彻天空,他们还不时将两扇铙举过头顶,翻些花样,一旁的老人告诉笔者,这是铜器舞中的一种 舞姿,称之为亮铙。
“铜器舞深受我们农民喜爱,全村的老少爷儿们都很乐于参与。”80多岁了还能舞起大铙的老艺人张德彬告诉笔者,前问十村人对铜器舞有着很深的感情,过去农民手里没多少钱,村里就家家户户兑粮食、鸡蛋,卖了以后到城里购买乐器,现在农民手里钱多了,村民们的乐呵劲儿越来越高,铜器舞是越舞越欢。如今传统的铜器,已经渗透到前问十人的生活中,逢年过节、新婚嫁娶、粮食丰收,只要是有值得庆贺的喜事,前问十人就会操起铜器,敲敲打打,迈开舞步。
“铜器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问十乡党委书记李晓丽说,为了保护铜器舞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他们组织村民成立了“铜乐会”,建立了专门的铜器舞档案,聘请相关专家在农闲时组织村民排练,使这项舞蹈艺术能够生生不息。(漯河市源汇区委宣传部 王文杰)(原标题:前问十村:铜器舞越舞越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