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画《颛顼帝乘龙至四海》
太行东侧,有淇水,也有濮水,二水为文化之河,常见于《诗经》、《左传》等早期作品之中,它们所滋润的那片土地便是今日的安阳、鹤壁与濮阳。商文化、卫文化交织在这块土地之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根文化的四大闪光点。
围绕祖根 扩大三帝大影响
三皇五帝为中华人文始祖,其中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帝舜都与这块土地有关。
颛顼与黄帝关系密切。《史记·五帝本纪》云:“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颛顼即是这个部族的首领,也是这个时代与这个族群的代称。他“履时以象天”、“治气以教民”,依靠天象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理四时之气以教化万民,尤以“颛顼历”为代表。他还进行宗教改革,使礼制更加规范,使社会的精神层面更加进步。帝喾与颛顼同属黄帝族团,《史记·五帝本纪》则云:“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在文献中,帝喾更多地则是颛顼的助手,他能遵循颛顼之道,节用修财,能治序三辰以治历明时,教民稼穑以因民。帝舜则在五帝中居于末位,他在天象历法与治水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政权组织建设,更加严密,分工也更为具体,被世人奉为“圣明之君”。
三帝之遗存多在淇、濮之间。《左传》:“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帝喾因传颛顼,因而颛顼之墟亦为帝喾之墟,依《一统志》及方志文献以及考古发现,有可能在今濮阳市的高城一带。颛顼帝喾陵,在今濮阳老城西北不远,今属安阳市的内黄县梁庄乡有“二帝陵”,至今仍保留有元代以来的碑刻60余通,而在商丘有帝喾陵,也离此不远。至于舜之故里,虽有河北涿鹿、陕西安康、浙江余姚、山东定陶、山西永济诸说,而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谓“舜,冀州之人也”以及他与东夷方面的联系,尤以濮阳最具备条件,据考证,舜之一生中有生姚墟、渔雷泽、耕历山等经历,舜之故里在濮阳县,姚墟之地在今濮阳县徐镇。
三帝后裔是个十分庞大的族群。颛顼之后,依《路史·国名纪》专记的高阳之后有125个小国,其中92个小国可确证其地。这些小国后衍生出李、赵、黄、胡、朱、罗、梁、董、程、沈、苏、夏、田、姚、廖、陆、白、秦、江、顾、孟、庄、温、连、韦、端木、敖、曹、季、濮、晏、终等50余个姓氏。帝喾之后,亦见于《路史·国名纪》,共55个国名,衍生出的姓氏属于姬姓、子姓等多支族系,古今姓氏达1116个,在100大姓中占居多数,尤以林、王、吴、刘、蔡、杨六大姓氏为代表。至于帝舜的后裔,有姚、陈、胡、潘、卫、袁、王、苟、文等数十个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