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走进豫西“天井窑院”(图)

2013/7/30 11:52:18 点击数: 【字体:


走进豫西“天井窑院”(图)

干净整洁的天井窑院
 
    远望不见村庄,近闻吵吵嚷嚷;地上树木葱茏,地下院落深藏。这首打油诗,是对河南西部民居的描述。的确,这里的民居别具一格:各式各样的窑洞全部深藏在地面之下,就是你站在20米远的距离往前望,也决不会想到不远处的地面下居然会有一个热闹非凡的居民院落。

  风行这一居住方式的地方不大,只有位于河南西部的陕县、三门峡市湖滨区和渑池县的部分乡村。这里古时称“陕州”,据有关专家考证,这里属于秦岭东部余脉,是丘陵地。由于古时战乱频繁,一些民居常常被官兵或入侵者烧毁,人们只好因陋就简,在黄土坡上挖孔窑洞居住。然而,因邻近黄河,每到冬天这里又常常北风凛冽,寒冷无比。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寻到了一种更好的居住途径,就是在平地上往下挖一四方块的井,长宽各20余米,深约5米。然后在下面的井壁四侧各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掏挖窑洞,形成居住院落。这样,上面再大的风也刮不到下面来,这个天井窑院便成了人们温馨安逸的家了。

  10月2日这天,在陕县通讯组的同志带领下,我带着好奇走进了一家天井窑院。主人是陕县西张村乡的王老汉,看见我们走来,他放下抱着的孙女热情地为我们让座儿。坐在干净整洁的天井院里,顿感环境的静谧和生活的平和安宁。天井里有六孔窑洞,洞门口都镶嵌着做工精致的木制门窗,门窗前挂着一串串透红的辣椒角儿和玉米棒子,俨然一幅乡村年画。王老汉告诉我们,他家里有5口人,这六孔窑洞里西侧和北侧的三孔住着人,东侧和南侧三孔是放粮食和杂物的仓库。靠东边的拐角处,是出路,一条两米宽的斜坡道从土门洞穿过,由院里绕到外面的大道上。观察了半天,我突然生出疑问:如果夏天暴雨倾盆,这个低于平地五米的天井怎么排水?王老汉轻松地笑了笑,指着院里东南侧的一个花池说:“喏,那个地方是排水池,下面有十来米深的一个渗水窑,院里的水都流进了那儿。”我恍然地点了点头,敢情我们的祖先早已经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了排水问题呢。

  说话时,王老汉的儿子收工回来,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后,提着农具打开了一扇窑门。我紧追过去看里面的究竟,进了去,看到窑洞大约有四米宽七米深,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窑洞的外侧放的是犁耙绳索,再往里则放着铁铣锄头之类的农具,还有些是竹制的筐子、筛子。再走进另一个窑洞,是小两口居住的地方,靠门口摆着油光发亮的梳妆台,旁边有一套双人沙发,光洁的白石灰墙上贴着各种现代画,有F4的小组合照,还有巴乔的广告画。再往里有一帘花色的帐幕,拉开帐幕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席梦思双人床。我坐在床沿上晃了晃,开玩笑说:“真像个宾馆呀。”陪我来的县通讯组的同志说:“这里有时候比宾馆还好哩。无论冬夏,窑里的气温都在21摄氏度左右,冬天不用暖气也不冷,夏天不用空调电扇也不热,冬暖夏凉,非常好。”他介绍说,窑洞本身就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加上平地下落了5米,使温度保持的更加均衡了。

  走出窑洞,县上的同志眉飞色舞地告诉我,王家的窑洞是直窑,也叫桶子窑。村民们的窑洞各具特色,有的是连套窑,就是一个窑洞与另一个窑洞套在一起;有的是拐弯儿窑,就是进了窑洞后往左或往右一拐,里面别有“洞天”。还有的窑洞开挖的十分讲究,就像城里人的单元房,把卧室、储藏室和小客厅连为一体,真可谓独具匠心,各显神通。

  不过,王老汉说,现在这种民居正在逐渐减少。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种苹果栽烟叶,收入普遍增加。有了钱的农民当然还是羡慕地面上的楼房砖房,于是,一户户从地下迁升到地面上,而天井窑院却慢慢地被他们丢弃,这一特色民居即将成为历史。难怪近两年,有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赶来抢拍抢录天井窑院的镜头,说是抢救中华文化遗产。据说,中央电视台还抢拍了一套电视资料,以备将来考究黄土文化时作参考。

  走出天井窑院,我深为我们的祖先因地制宜的民居精神而自豪,他们创造了历史,才使得炎黄子孙能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而留在我们肩上的是更重的担子,因为我们要借祖先们的智慧创造未来,让一个伟大的民族更加辉煌。(原标题:走进豫西“天井窑院”(图))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11-1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