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米河书会——小里河村曲艺之乡文化之家
2013/7/29 11:54:17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小里河村位于巩义市东大门米河镇310国道泗水河傍村而过。小里河属丘陵区,人多地少,1000余户人家,4700多口人,只有耕地2700多亩,仅有的人均5分地还被企业占去1500余亩,连年村镇建设公共设施,交通道路,小里河学校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普及,校舍增建和巩义市第八高级中学的迁入,耕地面积不足千亩,由于企业发展迅猛,20年来经济翻番,被称为巩义的“小香港”,现在小里河人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已成为现代新农村的佼佼者。
小里河文化底蕴长远浓厚,文字记载是文化历史的见证。五百年前祖师庙的建设,文字记载了它的历史,记载了它的风风雨雨,五百年后书法家王公寿组织千余名书法家的墨宝刻石于碑,记载了几千年文字的演变,小里河村重视人才,更重视文化,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碑林公园,占地30余亩,树碑两千余块,书画记载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凤翔楼、书画院、艺术馆相映生辉,园中林、林中园,百米长廊供游客尽情享受文化的气息,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更是锦上添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自为碑林题写《神墨碑林》,李岚清亲自为艺术馆题名,增添了又一道风景线。
小里河投资300多万元,占地40余亩,建成在全省村级单位所没有的文化广场,集健身、娱乐、游玩和大型会议为一体,能容纳5万余人集会,10米宽的人工河绕广场一周,四龙吐水、八龙喷雾,林荫成行;高达十多米的喷泉彩虹时隐时现,给人们不断带来惊喜。投资2000多万元落成的鑫旺大厦是村级行政办公的地方。
小里河村是曲艺之乡、文化之家,有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初年,祖师庙落成后的每年三月二十四日,祖师庙会都唱戏三天,每月十五大集,都有民间艺人演出,每年正月初七、元宵灯节,各种戏曲、河洛大鼓、山东快板、琴书、相声、四评书、河南坠子、民间杂耍、狮子、小黑驴、秧歌、大水。特别是近几年来,每逢初五、十五、二十五小里河集,河洛大鼓、河南坠子从未间断前来助兴,为小里河村十里八村老年人和与会者演出,使老年人老有所乐,看到老年人听到鼓声阵阵的高兴劲儿,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同时也看到了曲艺像含苞欲放的花蕾。
由于曲艺艺术的升华,几百年遗传基因的进化,小里河人老老少少都能随时哼出几个段子,小里河村两委抽调老支部书记王应林和几个有专业知识的老戏迷组建班子,负责组织村曲艺爱好者几百人,每周三次集会演唱,学习河洛大鼓、豫剧、曲剧、秧歌、大水。每逢春节、元宵节,盛大集会、节假日登台演出,既丰富了曲艺知识,又锻炼了身体;既取长补短弘扬民族文化,又为曲艺艺术增添了活力。
小里河村几百年延续下来的民俗,婚丧嫁娶、生小孩、做满月、许愿,都有曲艺伴奏、助兴,说书三天。企业、门市、开业庆典唱戏三天或说书、秧歌、大水,鞭炮齐鸣,真是热闹非凡。
“丢失民间艺术就是罪人。”这是国家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第三次参加小里河举办的鼓曲唱曲大赛,意味深长地回答记者的一句话。
曲艺是一种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丢失了曲艺就是丢失了文化,丢失了灵魂,可见国家对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小里河村两委为国家民族文化所想,为民间艺术所想。特别是2001年4月投资80余万元,成功地举办了河南省“首届河洛大鼓擂台赛”。河南省文联、巩义市市委宣传部各机关领导观看了演出,国家曲协主席刘兰芳从北京专程到小里河祝贺,并登台表演《岳飞传》,掌声阵阵,国家艺术家李金斗、范军、于根艺、王小岳等艺术大师给小里河十万名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万人签字仪式实属空前,现已在碑林刻石于碑。
在小里河村委的大力支持下,抽调专职人员组织成立“鑫旺曲艺艺术团”,由河洛大鼓第三代传人尚继业、王春红、陈夯等人任教师招收二十一名曲艺传承人,学习培训两年,到全省各地演出,并飞越台湾海峡,台湾同胞又重新看到祖国曲艺艺术的前程,给以高度的赞扬。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曲艺网 (2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