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在坚守与创新中前行

2014/8/11 16:32:46 点击数: 【字体:

     这是一次期盼已久的盛会。
  
    为探讨新形势下越调艺术的发展之路,4月7日,由中国越调网和许昌市越调剧团共同主办的“2013越调艺术交流研讨会暨“越调皇后”毛爱莲先生八十五寿诞庆祝活动在河南许昌隆重举行。越调界知名艺术家、专家和现存的6家专业越调剧团会聚许昌,就越调艺术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并对毛爱莲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及总结。
  
    而在越调艺术的发展史上,本次研讨会也是继1959年河南省首届越调会演和1992年河南省首届越调荧屏大奖赛后,越调各流派之间最隆重的一次“大会师”。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智慧的交流,也是一次思想的盛宴。
  
    品“毛派艺术”——越调界的奇葩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我省三大剧种之一,越调深受广大戏曲爱好者的欢迎,在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许昌作为戏曲艺术的一方沃土,越调艺术源远流长,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并涌现出了张秀卿、申凤梅、毛爱莲等越调名家。
  
    研讨会上,著名剧作家马炎心表示,毛爱莲作为越调艺术家的杰出代表,自从走上戏曲道路以来,已累计演出130多部戏,其中有3部戏被拍成电影、6部戏被拍成电视剧,至今依然活跃在舞台上,被誉为“越调皇后”“越调常青树”。在越调旦角中,她自成一家,唱腔独一无二,开创了越调两大代表流派之一——“婉约派”,其艺术功底扎实、戏路宽广,不仅擅长闺门旦,而且能演小生、须生、老旦,可以说将毕生心血都献给了越调事业,是一位成绩斐然的越调表演艺术家。
  
    “许昌越调之所以能够成为越调的一个重要流派,并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离开毛爱莲是不可能的。”对于毛爱莲的艺术成就,著名越调作曲家王大卫毫不吝啬自己的佩服与赞美。他表示,毛爱莲对众多人物的成功塑造,既是她用心观察、细心体验的结果,也是她充分调动戏剧手段、准确表现的结果。“毛爱莲的戏,念白清晰流畅,明快利落,朴实自然,有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音乐感。她表演俏而不泼、蕴而不涩、细而不繁,十分注重眉目传情、手袖传情、举止传情,而且‘传’得适度适中、不欠不过、恰如其分。再加上她独有的鼻音唱腔,让人看她唱戏真像吃了一口沙瓤西瓜,沙沙的,甜甜的,余香不散。”王大卫说。
  
    在对“毛派艺术”的研讨中,专家们这样评价毛爱莲的演唱艺术:她的唱腔清脆委婉,音色甜润,吐字清晰准确,可以概括为7个字——甜、纯、清、巧、情、丽、快。与会专家特别指出,在越调“豪放派”代表人物申凤梅辞世之后,毛爱莲是越调界硕果仅存的一杆大旗,我们要在老一辈艺术家德艺双馨艺术品格的感召下,扎扎实实做好越调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今昔对比——困境中的坚守
  
    回顾昔日的辉煌,越调艺术璀璨夺目,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越调和其他剧种一样,受到强烈冲击。如何直面当下的困境,成为本次研讨会关注的问题。
  
    河南省戏剧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戏剧史学家马紫晨表示,作为植根中原沃土的地方戏曲,越调鲜明的审美倾向、优美的唱腔特点,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上世纪60年代至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时期,全省越调剧团多达16家,并且多家越调剧团多次进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艺术界的美谈。“但是现在的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全省仅余6家专业越调剧团,分布在周口市区、扶沟县、许昌市区、襄城县、邓州市、社旗县,这说明我们的演出市场已经严重萎缩。我认为,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越调的研究和整理,并通过老中青三代结合,深入挖掘及保护好越调艺术的精髓。”马紫晨说。
  
   申凤梅的关门弟子、省越调剧团团长申小梅表示,为了做好越调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近年来,省越调剧团不仅整理排演了申凤梅大师的代表作品,并且推出了《老子》。“该剧目于2010年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并在去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成绩的获得,不仅是对我们剧目的肯定,而且是对越调艺术的一种认可,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与发扬越调艺术的决心。”申小梅说。
  
    展望未来——整合资源再放华彩
  
    交流,是为了提升,更是为了让越调艺术常青。
  
    针对越调艺术老腔老调、行当不全等问题,马紫晨表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河南越调已经度过严冬,但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仍然存在。越调艺人不应该怨天尤人,需要直面问题,克难攻坚。“在传承越调艺术的同时,我们必须大胆创新,敢于打破‘豪放派’‘婉约派’之间的人为划分和情感隔阂,形成资源互补的优势。”对此,著名越调作曲家赵抱衡深有感触地说,“越调要发展,首先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剧团的生存现状都得到了有力改善,但是人才流失的问题依然严重,需要政府进一步重视。同时,目前国家级、省级越调传承人都已年过古稀,所以培养接班人更是当务之急。因此,各地专业剧团可以用‘以团代校’的方式或创办专门的学习基地,为越调艺术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
  
    研讨会上,众位专家对许昌成立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戏曲来源于民间,市场也在民间。在目前演出团体数量有限而演员又青黄不接的情况下,整合戏曲资源是越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同剧团之间的交流,呈现的不仅是各自不同的发展之路,还体现出我们越调艺人对再创辉煌的信心。”毛爱莲、申小梅等与会艺术家一致表示,今后将开展越调联谊活动,跨地域、跨剧团、跨流派进行演出、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人才,团结起来,拧绳前进,使越调艺术再放华彩。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日报(2013-04-3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