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乡野存遗珠——邓州罗卷戏

2014/7/31 9:47:08 点击数: 【字体:

    在河南省西南部豫鄂交界处的邓州市桑庄镇,有一个孔庄村。从地图上看,这里基本上处在G55南邓高速(南阳至邓州)、207国道邓州至襄阳段和河南335省道邓州至新野段这三条公路所构成的不规则三角形的中心。如果驾车从南邓高速桑庄出口出来,还需要向西、向南、再向西走一段“Z”字形的乡村公路,大约需要四十分钟。如果从邓襄公路下路去孔庄村,则需要向东驱车约一个小时。2013年农历元宵节期间,当我驾车颠簸地行驶在去孔庄村的路上时,不由深刻地体会到,即使是在交通非常发达的今天,邓州市桑庄镇孔庄村的地理位置,仍然会给人交通不便、闭塞落后的感觉。
       
    孔庄村之所以吸引许多像我一样的戏曲工作者,是因为这里一度是全国唯一的罗卷戏剧团生存的地方。据河南省著名戏剧理论家马紫晨研究,罗卷戏在清代是河南省流传最广的剧种,全省41个县有罗卷戏活动的踪迹。然而现在,全国只剩下孔庄村这个业余罗卷戏剧团一直以来在不绝如缕地演出、传承罗卷戏了。
       
    从遍布全省、极度繁荣,到龟缩于豫西南最边远地区一个小乡村苟延残喘,这就是20世纪以来罗卷戏节节败退的脚印,也是罗卷戏版图逐渐萎缩的演示图。如果从空中俯瞰这个小乡村,就会发现,这里不但位于河南省最西南边缘,也位于南阳盆地最西南边缘,盆地四周的山脉丘岭像巨大的臂膀,给予了罗卷戏最后的归宿地。这是罗卷戏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全国众多地方小剧种的命运。珍稀,濒危,是它们的标签。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在滚滚奔涌的历史长河中,黯然失色地遗落在偏远闭塞的乡野之间。

 乡野存遗珠——邓州罗卷戏
 
李小菊与锣卷戏剧团部分演员合影
       
    罗卷戏,又称“锣卷戏”、“乐眷戏”,其起源历史文献没有明确的记载,仅有艺人间口口相传的传说。罗卷戏艺人认为罗卷戏最初名叫“乐眷戏”,是唐太宗李世民微服私访时,发现有人演出,非常喜爱,就请他们到宫中表演,并让左丞相唐之远编写戏本,供皇宫内眷娱乐,因此称为“乐眷戏”,后来传为“锣卷戏”。学术界则称其为“罗卷戏”,认为由“罗戏”和“卷戏”两种声腔组成。罗戏又称“罗腔”、“锣戏”、“啰戏”、“覼戏”等,起源不详,有传说以为起源于唐太宗时期供君臣娱乐的宫廷戏,因此也称“乐戏”;也有学者认为“罗戏”即“傩戏”,起源于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或举行酬神还愿等仪式。卷戏又称“眷戏”,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起源于寺庙里念经卷时的一种伴奏音乐,称为“卷戏”或“卷调”,一种认为起源于古代帝王眷属演唱的清曲小调(《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第56-57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称为“眷戏”。汝南罗卷戏艺人认为“卷戏”起源于明代驻马店寺庙僧人所使用的“卷调”,进而认为卷戏起源于驻马店。事实上,唐代的时候僧人讲经时已经用“俗讲”这种通俗说唱形式,宋代称为“谈经”、“说经”,明代开始称为“宝卷”,并日渐流行。若仅从“罗卷戏”名称来认定其起源,那么罗卷戏应该形成于明代以后,一般认为是明末清初。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是其最繁盛、影响最广泛的时期。清末以后到20世纪上半叶,由于战乱、罗卷戏艺术本身的保守僵化以及豫剧等新兴剧种的兴起,罗卷戏逐渐衰落下去。
       
    尽管罗卷戏起源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是罗卷戏艺人却有一套颇能自圆其说的传说。除了唐太宗发现并促成“乐眷戏”诞生的传说,还有第一个为“乐眷戏”写戏本的唐之远,因编写《刘全进瓜》劳累而死,李世民封他为“庄王”,并令“乐眷”戏班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庄王生日这天纪念他,这是戏曲班社世代敬奉庄王爷的起源。

乡野存遗珠——邓州罗卷戏
 
乡野存遗珠——邓州罗卷戏
 
    由于“乐眷戏”由唐太宗李世民亲封御赐,所以每逢众多戏班同地演出,只要有罗卷戏班,必须由它在坐南面北的正台演出,其他班社则在偏台演出;其他班社还得给罗卷戏班“拜台”,而罗卷戏班从不回拜其他班社。其他关于戏曲演员及角色名称的说法,也起源于唐太宗对“乐眷戏”的称呼。李世民为演出“乐眷戏”,选拔天下优秀伶俐的子弟学戏,这就是称戏曲演员为“优伶”的来历。戏曲角色四大行当称为“生”、“旦”、“净”、“丑”也是源于唐太宗对“乐眷戏”演员的命名。(朱云诗等编《邓州锣卷戏》,内部发行)
      
     这些传说,是1980年郭力等人为编写《邓县戏曲志》采访罗卷戏老艺人时,由遂平县锣卷戏老艺人李荣太讲述的。李荣太时年86岁,他也是听前辈艺人讲的。《邓州锣卷戏》收录了这些内容。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已如罗卷戏真正的起源一样不可考了,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世代老艺人对罗卷戏的珍爱与敬重。
       
    罗卷戏起源在文献上缺乏记载,历史上罗卷戏在河南的传播情况也无迹可求,学者们征引的多是清代方志中关于锣戏、锣腔等演出及禁演的记载,以及清代李绿园的小说《岐路灯》中关于锣戏、卷戏、梆锣卷的点滴描述。然而在这些记载中,锣卷戏或啰戏的名声却都不甚光彩。在《中国戏曲志·河南卷》“历史资料”里,录清康熙、雍正年间有关禁戏的资料五条,每一条都与啰戏有关。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啰戏在河南非常流行,影响非常大:“一村演剧,众村皆至”(清乾隆《郾城县志》卷一“风俗”),“男女杂沓,举国若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前后上蔡知县杨廷望写的《禁戏详文》)。这个时期,是昆曲渐渐式微、地方戏乱弹诸腔勃兴的时期。啰戏在河南的这种繁盛情况,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啰戏之所以被禁,也是与当时清朝政府对戏曲等通俗文艺的控制的反映。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说:“清政府通过这些措施(禁戏、改戏、审定音律等),一面对戏曲剧目的内容进行查禁、删改,以符合统治者的需要,一面也在对等声腔剧种上推行崇雅抑花和分化瓦解的措施,打击、禁止花部‘乱弹’诸腔,以利其维护封建秩序。”(《中国戏曲通史》(下),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清乾隆年间,河南人李绿园创作了长篇小说《歧路灯》。李绿园原籍河南宝丰,长期生活于开封。小说描写的主要是作者在开封的生活,其中有多处提到锣戏、卷戏和梆锣卷,如第九十五回:“这门上堂官,便与传宣官文职、巡绰官武弁,商度叫戏一事。先数了驻省城几个苏昆班子……又数陇西梆子腔、山东过来弦子戏、黄河北的卷戏、山西泽州锣戏,本地土腔大笛嗡、小唢呐、朗头腔、梆锣卷。”这一段简短的记述,反映的却是清乾隆年间河南省戏曲演出的基本格局:在当时的省城开封,官宦人家看戏首选的是昆曲,也就是说,地位最高的是昆曲,而且是苏州昆曲,这就是“雅部正声”。然而,陕西的梆子戏、山东的弦子戏(即弦索戏)以及卷戏、锣戏等地方声腔剧种,也就是“花部乱弹”,已经与昆曲分庭抗礼了。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锣戏、卷戏相提并论的河南本地土腔中,有一种“梆锣卷”。小说第七十四回也提到,官宦人家办喜事时,厅堂里演的是昆曲,而街头戏台饗娱民众的,则是“俗戏”,这俗戏便是“民间的梆锣卷”。从这里可以看出,官宦之家、文人士大夫看的是雅部昆曲;而街头的贩夫走卒、引车贩浆者流喜欢看的则是土生土长的梆锣卷。
       邓州锣卷戏,就是梆锣卷。所谓梆锣卷,就是河南梆子、锣戏、卷戏三种声腔同台演出,称为“三下锅”。至于为什么会三种声腔同台演出,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这些声腔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听起来比较单调,在清朝中后期逐渐衰落。有一些艺人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唱腔有所丰富,吸引了一些观众。至于后来又引入梆子,则是由于河南梆子影响太大的缘故。就现场演出情况来看,锣戏、卷戏唱腔和伴奏非常有特点,但多是同一旋律反复演唱,若一出戏完全一个声腔,确有单调之感。唱过一段锣戏后,插入一段卷戏,特别是加入一段河南梆子(即豫剧)旋律之后,往往会令人精神一振。锣卷戏的这种比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它得以存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但是有意思的是,邓州锣卷戏中的梆子只占一小部分,主要还是罗戏和卷戏。而山西的上党梆子号称有昆、梆、罗、卷、黄五大声腔,但是占主导地位的只有山西梆子,昆、罗、卷、黄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邓州锣卷戏对于戏曲声腔研究、戏曲史研究、剧种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锣卷戏早期的唱腔音乐结构属于曲牌联缀体,后来逐渐演变成板腔体。锣卷戏的唱腔曲牌有[文耍孩]、[武耍孩]、[慢板]、[哭捻]、[山坡羊]、[吥咂嘴]、[嘟噜嘴]、[拐头钉]、[钉缸调]、[二板]、[四板]、[十三咳]、[吹腔]、[哭书]、[花流水]、[垛头]、[五锤头]、[铜器垛]、[点将]、[滚板]、[起板]等。锣卷戏的伴奏乐器很有特点,其主奏乐器是唢呐,因此锣卷戏又称“喇叭戏”。而且,锣戏与卷戏所用唢呐完全不同:锣戏主奏乐器是大唢呐,卷戏的主奏乐器是小唢呐(锡制小唢呐,又名筚篥)。
       
    锣卷戏流传到邓州,是在清雍正年间。当时的演出剧目和特点都难觅其踪,我们只能从禁戏资料里了解到,啰戏演出的内容“村俚不堪”、“淫声恶态”(清康熙十八年河阴知县岑鹤《劝俭说》),“俚鄙淫秽”(清乾隆《郾城县志》卷一“风俗”),而啰戏的表演则“易于学扮”(岑鹤写《劝俭说》),“非梨园技业、素习优童”,其唱腔“似曲非曲、似腔非腔”(雍正六年田文镜所写《为严行禁逐啰戏以靖地方事》)。这些评价,应该还是以雅部昆曲为参照物的。通俗易懂、易于学唱是锣卷戏的特点,也是它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原因,符合下层民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特征。

乡野存遗珠——邓州罗卷戏
 
《三开膛》剧照
     
      从现在流传下来的剧目和仍然在演出的剧目来看,邓州锣卷戏演出的剧目大多是袍带戏。一些锣卷戏老艺人说,锣卷戏传统剧目有300多个。1980年统计邓州锣卷戏传统剧目有165个,1952到1958年演出的剧目有41个,1979-1986年上演的剧目有29个。到目前为止,邓州锣卷戏保留下来的剧本只有老艺人王学彦(已故)的五个残缺抄本,另有12个剧本是邓州文化局的朱云诗根据王学彦的口述整理出来的,这些剧本有《对金刀》、《打灯花》、《三升堂》(原名《三开膛》)、《南阳关》、《战元州》、《狸猫换太子》等。锣卷戏剧本的大量流失,既与戏曲的整体衰落趋势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自身原因,那就是,锣卷戏有一个规矩,凡是被别的剧种“偷跑”(即移植)过的戏,锣卷戏就不再演了。如豫剧有800多个剧目,其中有五分之一是锣卷戏剧目(《河南省文化志第二辑锣戏》),而且这些豫剧在演唱时,还会保留锣卷戏的唱腔,就像京剧中有昆曲曲牌一样。

乡野存遗珠——邓州罗卷戏
 
《对金刀》剧照
       
    新时期以来,为了恢复和繁荣锣卷戏,一些邓州本地人士移植了一些剧目,如《血染洞房》、《母老虎坐轿》、《巾帼县令》等,并新编了一些剧目,如古装戏《噬母记》、《庞振坤娶妻》和现代小戏《春照溪头》、《对门人家》等。2011年,朱云诗创作了大型锣卷戏剧本《西台御史》,荣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剧本奖。
       
   从流行河南全省到蜗存于豫西南一个小村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声腔剧种几个世纪以来苦苦挣扎求生的艰难历程,更值得尊重的是锣卷戏艺人长期以来的坚持与坚守。邓州市桑庄乡孔庄村地处南阳盆地腹地,相对比较闭塞,因此自从雍正年间锣卷戏传入这里之后,就在这里扎根并一代代传承下来。该村村民历来有演唱和学习罗卷戏的传统,又由于历任村领导都非常重视罗卷戏,因此才能延续至今。然而现在,该村会唱罗卷戏的演员只有11人,最小的演员也已经50岁。由于经济原因、现代娱乐方式等冲击,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再学习和传承罗卷戏,演出市场也不太好,因此邓州罗卷戏的未来非常值得忧虑。
       
    孔庄村现任支书非常重视罗卷戏,不但在经济上补贴这个业余剧团,而且一直在积极地为罗卷戏的生存和发展寻找出路。他们已经成功地将罗卷戏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他们努力想将罗卷戏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落选了。今年,每二年一度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又将进行,他们仍然在为此积极地努力。罗卷戏艺人和该村领导对罗卷戏的热爱和不懈努力又非常令人钦佩。面对这些凝结着祖先们智慧和心血的文化遗产,为了保存中原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弘扬中原传统文化艺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抢救、保护和弘扬这个珍贵的剧种。

    作者:李小菊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邓州文化网(2013-11-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