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由锣戏衰微看无形文化遗产保护

2014/7/29 14:18:14 点击数: 【字体:

  锣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剧种,曾在中原地区盛极一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近年来市场萎缩,艺人流失,剧目失传,这一戏苑中的奇葩即将退出舞台。
 
  据传说,锣戏创始于1300多年前的唐太宗时期,那时的锣戏是皇帝和文武百官为了取乐而模仿天宫的仙乐编出来的宫廷戏,因此,锣戏也叫“乐戏”。据史料记载,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因锣戏的唱腔原始、粗犷,登不上大雅之堂,多次遭到统治者的禁演。而当时,锣戏非常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从黄河西岸到淮河流域,到处都有锣戏的足迹。
 
  目前,锣戏与其他众多无形文化遗产一样,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正一步步走向消亡。而这种消亡意味着一种民族个性和民族特征的消亡,意味着文化多样性的毁弃。那么,锣戏还能重现昔日的辉煌吗?
 
  对锣戏而言,当下最致命的是目前掌握这门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后继乏人。锣戏中,作为整个剧团灵魂的吹笛手,目前只有年过七旬的赫敬修老人还健在,并已被老艺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位锣戏吹笛手了(据《豫情时报》)。跟其他无形文化遗传遇到的尴尬处境一样,锣戏的收集、整理、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养等工作都十分薄弱,而形成此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国内还缺乏完善的法律机制作为保障。因此,应该进一步扩大无形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范围,尽早推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通过立法,使无形文化遗产的整理抢救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同样艰难的日本和韩国,他们采取多种措施保护传统文化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此外,对锣戏来说,观众才是真正的“保护神”。河南省通许县等地若能利用其传统优势,把锣戏表演和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应该有助于改善锣戏当前面临的困境。
 
  眼下立即为锣戏找出一条走向繁荣的出路固然不太容易,但若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其原汁原味地作为传统历史文化保留下来,达到后继有人,也并非太难。据说,通许县赫庄的锣戏已经被列入河南省申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目录,这就为锣戏得以繁衍保留下了必要的火种。此外,自从昆曲被列入联合国的“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也日见起色,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正式启动“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认证、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工程”。但愿锣戏能紧锣密鼓地开展“自救”,然后再争取进入该项工程的大盘子内,那样,锣戏的生存、发展乃至复兴,也就指日可待矣。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2003-01-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