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美丽的风景是桐柏山歌“生长”的土壤 资料图片
引子
流传至今的桐柏山歌,据不完全统计,有数百首。
桐柏山歌,作为一种独具地方色彩的民间文艺形式,无论是格式,还是曲调唱法,都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桐柏山歌艺术表现自然流畅,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反映生活生产知识、劳动场面的,也有反映民间疾苦、男女相爱的;还有部分山歌,把历史知识、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融入其中,这是它的一大显著特色。
桐柏山歌三位传承人,自左至右分别为,罗静、成延强、程立显。
桐柏山歌多是七言五句,十分独特。而无论江南小调,还是壮族民歌、草原情歌,就其体裁格式而言,大多为七言四句,比如壮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就是七言四句。
桐柏山歌的七言五句,大多采用比兴手法,即第一句说明是唱什么的,二三四句是比兴,最后一句画龙点睛,点明主题。以“但愿鲤鱼不返潭”为例:
“姑娘打起青阳伞,好比鲤鱼跳上滩,鲤鱼上滩用网打,撒网容易收网难,但愿鲤鱼不返潭。”
第一句为起联,点明是首情歌,第二句比喻,三四句比兴展开,最后一句点明主题,很有艺术技巧。“潭”字谐音“谈”,即谈恋爱不要反悔之意,写得含蓄幽默,这是其他地方民歌中少有的。
“桐柏山歌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述古歌、情歌、时政歌、农事歌、劝诫歌、仪式歌等。”桐柏县文广新局局长郭军道。
农事歌,又叫时令歌,老百姓根据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积累,根据不同时令安排生产,提示生产中注意事项,或描绘生产劳动场面,传达劳动中的乐趣,它既是农业生产知识、经验的传播与交流,也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比如“种麦歌”:“过罢寒露到霜降,莫误种麦好时光,上足粪肥选好种,打碎坷垃压住墒,明年粮食堆满仓。”
还有“车水歌”:“六月里来是三伏,水车架在河里头,不怕老天不下雨,车得淮河水倒流,拿不住黄鳝拿泥鳅。”
仪式歌,主要包括礼俗仪式、祭奠仪式上演唱的歌曲,歌词讲韵律,抑扬顿挫,音韵和谐,内容多是吉利恭维话,格式固定,广为流传。
如“结婚歌”:“鞭炮一响喜洋洋,红喜对子贴满堂。好像玉龙配凤凰,过年得个状元郎。”
“撒床歌”:“吃罢饭啊坐客堂,东家请我来撒床,行步来到天井院,金银鹅鸭两池塘,行步来到你中堂,往上一望明灯蜡烛亮光光。”
桐柏山歌中还有不少劝人向善的劝诫歌,有妻劝夫的、有父教子的、有朋友相劝的,大多采用比喻的戏谏方式,语重心长。
比如“妹妹劝哥莫赌博”:“妹妹劝哥莫赌博,染上恶习不乐和,赢钱朋友要吃喝,输钱要把衣服剥,赢钱输钱都下作。”
此外,桐柏山歌中还有根据生产生活场景,即兴编唱的山歌,用桐柏杂调、小调、曲子词等音乐形式演唱,听来妙趣横生。
美妙情歌代代传唱
桐柏山歌中,情歌所占比重较大,内容亲切诙谐,丰富多彩,歌词摇曳生姿,优美动人。
其中有表达爱慕之情、求爱示爱的,还有打情骂俏的,生动表达了男女相爱情感世界的多彩多姿。
“攀高结贵泪成河”:“找哥要找有情哥,别嫌家贫房子破,只要夫妻同心干,恩恩爱爱真快活,攀高结贵泪成河。”
这首情歌,是对封建社会里,爱情不自由,婚姻不自主的一种反抗和控诉。
“喝口凉水也暖心”:“吃菜要吃白菜心,嫁郎要嫁忠实人。忠实小伙样样好,不知嫖赌知勤劳,喝口凉水也暖心。”
“好女不用人做媒”:“好田不用粪来堆,好墙不用粉与灰,好木不用油来漆,好鼓不用大捶擂,好女不用人做媒。”
这两首山歌,都是站在女性角度上的“女性宣言”,前一首女子朴素的择偶观,表露无遗。
以下几首情歌,缠绵深情,有或浓或淡的性暗示,是最“正点”的情歌。
“雨水浇花花更红”:“一朵好花淡淡红,可惜生在刺蓬中,若是生在我家上,雨水浇花花更红,乖姐跟我中不中。”
“草鞋就是妹心窝”:“草鞋烂了四条索,亏妹打来亏妹搓。连夜点灯连夜打,拿妹功劳走江河,草鞋就是妹心窝。”
“姐郎歌”:“姐在河下洗衣裳,郎在山上放绵羊,郎在山上观着姐,姐在河下观着郎,棒槌砸在手指上。”
“不下水咋能把鱼逮”:“郎在高山大石崖,妹在园中掐菜薹,要吃菜薹园中会,要想贪花进园来,不下水咋能把鱼逮。”
情歌中,还有对唱情歌,如“剩食吃着没味了”:“郎在船上把牌摸,姐在船下叫吃茶,不吸你烟不吃你茶,小蜜蜂不采罢园花,剩食吃着没味了。”
女方唱:“好言好语叫吃茶,恶心恶语伤奴家,久后你要开船走,桅杆闪断船落沙,漂尸露骨在河下!”
男方唱:“十七十八走汉阳,被这婆娘骂一场,久后一日回家转,杀猪宰羊祭上苍,保我平安转返乡。”
这首情歌,是因“姐”的身份特殊,“郎”才拒绝了她的求爱?还是个误解?“姐”因爱生恨,恶语相加,“郎”被骂得十分狼狈,却无可奈何。这首情歌,展示的是男女情感世界中,驳杂陆离的一面。
桐柏山区曾大唱红色山歌
时政歌,是桐柏山歌中很有特色的一种。
桐柏是革命老区,流传的时政歌,有红军时期桐柏人跟党闹革命的颂歌,也有党号召人民武装抗日的歌,还有党号召群众夺取全国解放的歌。这些山歌,不单是民谣,它们是传承桐柏山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展示出桐柏山是英雄的山,桐柏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天上星星朗朗稀,莫笑穷人穿破衣,黑夜也有长和短,河里莲花开不齐,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这首山歌,鼓动性很强,是革命宣传“利器”。
“燃麻秆”:“黑夜里走路燃麻秆,旱鸭子过河靠渡船,穷人要想不受穷,榨楼有人指点咱,红军和咱心连心。”
“张铁匠”:“小小麻雀溜房檐,长工汉一天吃两餐,张铁匠给咱送窝窝,教我进山找伙伴,跟着游击队打江山。”
榨楼,是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南方八省十四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地处信、桐、确、泌四地交界处的桐柏县境内。张铁匠,即中共豫鄂边省委书记张星江。这两首山歌,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歌杰作。
“珍珠花”:“珍珠花花熬腊肉,红军哥哥尝一口,为救俺妈你负伤,我把你当亲哥留,养好伤妹也跟你走。”
“黄花菜”:“黄花菜黄麦子熟,妹子找哥说苦楚,说什么俺要参军不方便,财主光逼俺当丫头,妹不当兵要断头。”
珍珠花是桐柏一种山珍,春季开花含苞如珍珠一般。“珍珠花”和“黄花菜”,讲的都是女子从军。当年的桐柏县,为革命牺牲了众多的好儿女。
“自从来了新五师”:“山里柴火崩崩干,沤成烂泥没人管,自从来了新五师,干柴一燃火冲天。通红通红桐柏山。”
新五师,即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这首红色山歌,讲的是抗战时的事情。
“砍了竹子又生笋”:“砍了竹子又生笋,砍了柳树留下根,还乡团杀了周长立,少不了笋绝不了根,革命自有后来人。”
周长立,桐柏县榨楼村人,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烈士。这首山歌,传唱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光荣事迹。
桐柏的时政歌,书写了一本别具特色的“桐柏英雄传”,通过老百姓的传唱,使得英雄事迹深入人心。
历史歌也就是古人歌,在桐柏山歌中所占比重也比较大。通过传唱历史歌,不识字的老百姓,也能学到历史知识。这对百姓而言,是难得的学习渠道。当然,因种种原因,历史歌中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往往多有谬误,不可细究。
桐柏山歌的歌词,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它题材广泛,生活中一事一物都可入歌;它语言凝练,能提炼典型生活细节;它还运用大量衬词,使得山歌忽而低回婉转,忽而高亢辽远。”南阳师院音乐系邵小萌教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