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2)

2013/8/6 14:39:50 点击数: 【字体:

给他们。而在舞台表演方面,台湾演员也将自己的一技之长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三门峡的演员。
   
    6月4日,两地演员同台演出《三娘教子》。三门峡市豫剧团共有11名演员参与,其中主要演员3名、乐器伴奏人员8名。当天上午,两地演员在高雄剧场进行彩排。晚上正式演出时,他们本着携手合作的精神,相互兼容,取长补短,使整部戏曲演得几乎天衣无缝,受到观众的高度称赞。由于这是两岸戏剧界首次同台演出一场大戏,也引起了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许多记者纷纷前来采访报道。演出结束后,两地演员被热情的观众和戏迷挡住,要求签名和合影。而两地演员也纷纷合影留念,有的还互赠纪念品。
   
    三门峡市豫剧团赴台的最后一场演出被安排在6月5日下午,剧目仍是《虢都遗恨》。演出之前,陪同文化部领导访问台湾的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专程到高雄市看望了剧团的全体同志,并作出动员讲话,要求大家认认真真地演好每一个角色,把最好的戏奉献给台湾观众。晚上,离演出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就坐满了剧院。演出开始了,第一个演员刚出场就得到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演员们在感动中,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唱好每一句唱词,在阵阵的掌声中,完成了整部剧的演出。记者看到,演员退场时,不仅有台湾观众在抹眼泪,还有一些观众静静地坐在那儿,似乎在回味刚才的剧情,久久不肯离去。一位来自嘉义县的戏迷说:“我从昨天就来到了高雄,住在五福路的旅馆里,就是等着看这台戏。演得真好,这是我几十年来看得最过瘾的一场豫剧。”
   
    从台湾北部到南部,6场演出中,共有5000余名观众欣赏了河南豫剧,使河南豫剧在台湾得到广泛的认同。
   
    台湾豫剧发展理念值得借鉴
   
    三门峡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不仅仅只是演职人员之间的技艺交流,更重要的是两岸艺术家们对豫剧的未来进行交流。台湾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早,人们的价值观转变也较快。台湾豫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曾经也走过了一段艰难的道路。台湾豫剧界泰斗张岫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世纪70年代之前,台湾的豫剧基本上停留在小型演出或是豫剧唱段上,没有能力演出整部大戏,原因很简单,就是后继乏人。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注意选拔培养豫剧苗子,如今台湾的豫剧皇后王海玲便是她亲手培养出来的。经过一番努力,台湾的豫剧团队不断扩大,形成了可以排演大戏的阵容。从此,他们开始编排部分传统戏曲中。迄今为止,台湾豫剧团已经排演了《包公误》、《三打陶三春》、《刘姥姥》、《大脚皇后》、《钱要搬家啦?》等50多部传统戏和现代戏。张老今年虽然已是88岁的高龄,但她精神矍铄,走起路来比年轻人还快。采访中,她给我练了一下腰,居然还像年少时一样,将头弯到了脚面上。她说:“戏剧人永远年轻,是戏剧让我长寿。”
   
    在传统文化艺术与新新人类的文化观念相冲突的今天,如何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呢?客观地说,台湾豫剧界做得比我们要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他们始终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不能丢,而且也要与经济同步发展。台湾豫剧团艺术总监韦国泰告诉记者,他们发展豫剧的理念是要从娃娃抓起,使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也就是先让孩子们接受,才能谈如何传承。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豫剧团结合台湾当局在校园里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的机会,派出豫剧演艺人员走进学校,直接给学生们上豫剧课。
   
    台湾的小学生每个月都要上一堂豫剧课,从豫剧的起源、剧种特点、曲调定位到生、旦、净、丑在豫剧中的作用等,内容十分广泛。此外,台湾豫剧团还经常到各个学校巡回演出,让学生结合理论实际,对豫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孩子们从小就对豫剧产生认知了。对于那些有戏剧天赋的少年,有意培养他们成为豫剧人才,选拔他们进入剧团。
   
    《三娘教子》中饰演“三娘”的谢文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今年29岁,是小时候在学校听了王海玲老师讲课,并观看了好几场大戏后才决定参加剧团的。在学校,同学们对豫剧都很了解,从最初觉得豫剧很好玩到知道豫剧是一门艺术,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如今,她已成为王海玲最得意的门生之一,成为台湾豫剧界的佼佼者。
   
    台湾豫剧发展的另一个理念,就是将传统剧目与现代社会紧紧结合在一起,使戏剧与时代同步。《王月英闹殿》中的王月英在“吃席”一折中,发生了一连串令人忍俊不禁的趣事,其对话本身就幽默、滑稽,加上饰演王月英的青年演员张瑄庭借用现代语言,使戏剧中的对白更加诙谐,常常引得满堂喝彩。张瑄庭在两岸豫剧团联合演出的《三娘教子》中饰演大娘张氏,在对白中使用了一些网络词汇,诙谐地称二娘为“二奶”,对抬轿人说“你们要遵守交通秩序”等,令台下的观众乐不可支。她告诉记者,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平时的生活语言也在不停地发展,戏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老抱着几百年前的那一套不放,而要利用剧情将一些新名词加进去,这样可以让青年观众接受,与观众拉近距离。她说,她原来是学京剧的,后来转行学豫剧,因为她最喜欢豫剧。
   
    采访中,王海玲得意地说:“瑄庭是我最爱的弟子之一,她在把握角色上拿得准、演得活,所以我就把王月英这个角色薪传给她了。”
   
    近年来,台湾豫剧团还编排了许多新故事和儿童豫剧,尤其对儿童豫剧的排练十分重视。他们将生活中的儿童故事编排成豫剧,然后结合教学课进行演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台湾豫剧团团长苏桂枝说,20多年来,他们共排练了10多部儿童豫剧,每部戏都在全台湾演出过。正因如此,有人总结说,台湾的豫剧是戏剧生活化、生活戏剧化……
   
    三门峡市豫剧团的台湾之行,不但大获成功,还得到了许多启发。在返回途中,剧团许多人表示,今后要把握传统精神,更新戏剧观念,以开放的姿态消化从台湾学来的市场意识,排练出更多更好的剧目奉献给家乡父老。作者:孟国栋【原标题: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2011年6月9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土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