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民间绝活系列 轧琴

2013/7/31 9:06:32 点击数: 【字体:

    江湖夜雨 古琴匿墙避浩劫

    □首席记者 李长需/文    

    【缘起】
   
    在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还保存着一把近300年历史的轧琴。它的存在,代表了一种具有1500年历史的乐器的传承。在浩渺的史籍记载与民间记忆中,我们追踪这种古老乐器的变迁,观察其演奏者的悲欢命运及这种民间绝艺的现代处境。

    家境殷实的传承人

    袁门村背靠着大山,在冬日的暖阳下,像一幅沉静的水墨山水画,与平整的田畴相衬,格外有意趣。“找郭九洲吗?过了前边那条小河,有一片房子,他家就在那儿。”村子住户稀稀拉拉,沿着一条新修的乡村公路延展。我们问路时,一位驼背的大娘给我们指点了半天,才明白郭九洲家的位置。
   
    袁门村真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乡村,一条叫做滚河的小河从村中穿过,窄窄的河道,裸露着光滑的河石,潺潺的细流从中轻轻淌过,岸边是啃着枯草的牛羊和慵懒的鸭群。
   
    过了小河,路边的小店门口围着一群晒暖的人,问其郭九洲,争相指点,并问一句:“是来看轧琴的吧?”看来郭的名气在村中不小。
   
    郭家的房子是新修的,背东朝西,俨然城市房屋的格局,大客厅,吊了顶,四个卧室,还有洗澡间。这种布局,在中原民家房屋布局中,并不多见。
   
    郭九洲正和老伴坐在家中,见有人来,客气地端出喜糖,让个不停。“小儿子三天前刚办的喜事。”郭九洲解释说。
   
    看得出来,郭九洲家境殷实,不但房屋崭新漂亮,连家中的家具电器,也是样样俱全,丝毫不逊于城市居民的条件。这在我所拜访的民间艺人中,并不多见。
   
    无衣食之忧,有沉迷之好,这样的情形,也正是我对这些老艺人所期望的。可惜这样的情形并不多见,很多老艺人,还挣扎在衣食上,穷困,似乎是他们的宿命。

    整个河南仅此一琴
   
    听说我们采访轧琴,郭九洲走进一间光线暗淡的卧室,摸索了半天,搬出一个细长的箱子。这个箱子陈旧不堪,斑驳的痕迹证明时间的悠长,在崭新的屋子内,更显历史的分量。
   
    轧琴就躺在里面。郭九洲小心地打开箱子,轻轻地托出轧琴让我们观看:已经发乌的琴体,似一段雕琢的焦木。“它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是祖上世代传下来的,在河南,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了。”郭九洲说。
   
    屋内光线很暗,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郭九洲把轧琴拿到院子当中。明亮的阳光一照,焦黑的轧琴顿时焕然出彩。“它一共有10部分组成。”郭九洲一一指给我们看,这是琴弦,这是琴面,这是琴头,这是琴尾,以及琴轴、琴码、琴梆、琴底、琴箱和马尾巴弓等。我们所看到的发黑的部分,就是琴底、琴面和琴梆,原是桐木所做,经过历史的风化,现在已经发黑;琴码和琴轴由比较坚硬的木材制成;而弓则由马尾制成,弦则由蚕吐出的丝制成。
   
    仔细打量,轧琴并没有太大的个头,和一架古筝差不多,它有9根弦,琴箱为半管状,背面开放有两个音孔,一个持琴孔。
   
    郭九洲说,之前曾经测量过,整个琴的琴身长为66.5厘米,琴头宽为13.5厘米,琴尾宽是9.5厘米,而弓长则为40厘米。
   
    300年的历史尤物,渗透了太多的风雨,似乎已不堪世事的沧桑。紧紧缠绕琴头的生锈的铁丝,似乎说明了这一切。

    轧琴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郭九洲说,轧琴又称亚筝,意思是亚于古筝;在古代,古筝被称为冠琴,轧琴因仅次于古筝,所以又被称为亚琴,后来写做轧琴或轧筝;又因其演奏时琴体弦弓翻滚配合,被称为滚琴。
   
    这些只是名字上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轧琴的实质;郭家300年的轧琴历史,也并不代表轧琴真正的历史,它只是轧琴发展史上最短暂的一瞬间。
   
    轧琴的形成与发展,可追溯到战国时代的“筑”。根据《汉书·高帝纪》记载:“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筑。”从这段记载中,大致可以看出“筑”的外形像一根棒子,头部有一个圆柱,头尾两端各有五个小竹钉,可张弦五根,末增至十三弦。
   
    汉末刘熙《释名》中也说:“筑似筝细头,十三弦。”宋代有历史资料记载说:“筑之为器,以抵类筝,其头细,其尾圆,以竹鼓击之,如击琴然。而有形如颂琴,施十三弦——器声按柱,左手振之,右手以竹尺击之,随调应律焉。”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轧琴外形跟古筝差不多,只不过比古筝小而已,它有五到十一弦不等;它是“以竹片轧之”,而“筑”则以“竹尺击之”;由竹尺击弦到竹片轧弦,大致可以看出轧琴由“筑”发展而来的变化,由棒击法到棒擦法,这在拉弦乐器中是开了先河的。
   
    由这些记载也可以看出,轧琴至少产生于唐代以前,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唐诗中的轧琴记忆
   
    唐朝应该是轧琴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关于轧琴的名称、形制、演唱和演奏方面的记载逐渐多起来。
   
    在《旧唐书·音乐志》中,曾说道:“轧筝亚于古筝,音似夜蝉。”“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
   
    宋人陈旸《乐书》中也说:“唐有轧筝,以竹扪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把轧筝的名称来历、击打方法等,说得可谓详细。
   
    有意思的是,在唐人的诗词中,轧筝也多次出现。在唐人皎然的《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中写道:“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在大诗人刘禹锡的《听轧筝》中,也是别有一番气象:“满座无言听轧筝,秋山碧树一蝉清。只应曾送秦玉女,写得云间凤凰声。”
   
    从这些广为流传的诗歌中,可以判断出轧筝在唐代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民间乐器了。到了南宋,才开始出现在宫廷宴乐中;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轧筝才成为河北南部地方戏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其名字也正式由轧筝更名为轧琴。
   
    这些似乎太遥远了,就像轧琴的历史,沧海桑田,有谁记得其中的变迁,有谁记得每一个变迁中淹没的故事。
   
    幸运的是,郭家还有一个能够记忆家族历史的人,他就是郭梅欣——郭九洲的爷爷。
   
    郭九洲从小就听爷爷讲,爷爷是郭家轧琴的第五代传人,而其第一代开创者则是郭世英,山西洪洞县人,因灾荒挑着两个儿子郭连登、郭连科逃荒到河南,先是落脚到新密市大隗镇水泉沟村,后在做“游艺人”(到处流浪的民间艺人)时流落到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地富物广,遂在此扎根。

    郭家轧琴吸引“老白朗”

    农忙季节,在家务农;农闲季节,除了女眷外,全家出动,外出讨生活补贴家用。鉴于当时民间艺人的处境,郭家规定传男不传女,而且还有良好的家风,不许吃喝嫖赌,讲究仁爱礼义。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11-1-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