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木架,雪白的幕布,恍惚而温暖的红色光影,激越的鼓乐声中抑扬顿挫的唱和,几根细细的木棍舞弄着几个小小的皮影蹦蹦跳跳。这曾经让一个少年的梦想花开,曾经让他的灵魂一次次震撼,这仿佛是遗落在人间的童话,这一方小小的舞台,就是我们皮影艺人――岳秀良全部的梦想。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由于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皮影艺术起源于何时,民间传说不一。其中以殷商说为最早。其论据是老年山西皮影艺人都供奉黄龙真人。黄龙为殷纣故事人物,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
岳秀良似乎在童年的记忆里就迷上了皮影,他喜欢用刀具在透明的皮子上雕刻的感觉,喜欢在昏黄的夜色里独自表演,喜欢在乐器的伴奏下模仿多人唱词。
桐柏的皮影人在人物造型上非常讲究,线条古拙粗犷,装饰图案有着浓厚的山区民间艺术气息,其中,女身发饰、衣饰多为花、草、云、凤图案,男身装束多为龙、虎、水、云图案,其角色分为神、仙、文、武、生、女、卒、首八种行当,桐柏皮影人的制作也与其他的地方不同,而是主要用牛皮作原料,制作时,把牛皮剪成小块,先用铅笔在上面勾出线条,然后用铁笔进行雕刻,皮影的雕刻线条有虚线、实线、虚实线、暗线等技法之分,皮影刻好后还要上色,主要用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然后是装订,把各个部件加以连结与固定,最后再加上竹质的操作杆。
目前,桐柏的皮影戏班子共有4个,他们农闲外出演戏,农忙回家操持农活,活动范围主要是在豫南豫北地区,吴城镇的岳秀良的皮影班子便是其中之一,他今年55岁,带他自己一共五个人,两个人吹唢呐,两个吹大笛兼司锣鼓。每到一个地方演出,首先要用自带的木架搭一个棚,挂一块白布,在幕后放置好照明灯具,每场演出大约三四个小时,收费100元,他说,由于桐柏皮影戏收费不多,山区群众一家一户就可以请一台皮影唱三五天,因此他们的皮影在山区很受欢迎,如今他们的戏班子活动范围东到信阳,西到淮源镇,南到湖北随州,北到泌阳。
皮影戏艺术发祥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因其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广大民从,所以流传甚广。传至明清时代,河北滦州皮影异军突起,进而形成了皮影艺术的东、西两大主体派系。滦州皮影的崛起,将我国皮影文化带到了历史的高峰。清末民初,皮影戏在全国遍地盛行。只是在近代社会动乱和新潮文娱的冲击之下才陷于现状。"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为了这个梦,岳秀良皮影艺人双手操纵着,这样的场面,生动地发生在山区深处的小村落里,有如童话,这就是离城市渐远的皮影戏。
渊源―――近日,笔者在山区桐柏县目睹了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
豫鄂边界的灯影――在桐柏,皮影戏在群众的眼中很有影响,街头巷尾随便找个大人小孩,都能给您说一串"大王腰"、"小王腰""大半夜""小半夜"等艺人的名字,并且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如尚健在的"小半夜",其真名为沈华州,月河镇闵庄人,他业精艺深,表演生动,群众一看就入迷,一唱就是半夜,明天的忧患――-桐柏的皮影戏是南阳及至河南的一朵艺术奇葩,但像大多数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在现代文化喧嚣侵入的今天,其生存价值也越来越狭窄,市场萎缩,也直接影响着艺人们的生存,也导致着桐柏皮影戏的后继无人,就像岳秀良,他们一年流浪在外,班子里每人也就是三四千块钱的收入,因此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不愿意继承父亲的手艺,他也不愿意儿女们涉足他的皮影戏。另外,生存空间太小,惟恐别人争饭吃的思想,也使桐柏皮影艺人不愿意带他人为徒弟,以至于如今桐柏的皮影戏新秀屈指可数。当然,一老艺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桐柏的皮影还能生存多久,对此,桐柏县的管部门也非常忧虑,他们表示,今后将尽可能多为皮影戏提供展示机会和空间,当然,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以为,要想从根本上拯救、发展桐柏皮影戏,省市县文化管理部门要尽快拿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应是当务之急,否则,桐柏皮影戏的消失或许就在明天。【原标题:岳秀良和他的"皮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