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古琴活着 却成了“遗产”

2013/7/8 11:52:36 点击数: 【字体:

 
    古琴传承者丁承运重现琴瑟合鸣

  丁承运,号夷门居士,1944年生于河南开封,现任武汉音乐学院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古琴传承代表者之一。他随顾梅羹大师与张子谦大师学习操缦艺术,成为泛川派第三代传人张孔山的学生。1981年,丁承运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古琴表演艺术的论文《中国造琴传统抉微》。

  2003 年11月7日,古琴成功当选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古琴文化的传承代表者之一,由丁承运打谱演奏的琴曲《神人唱》就被收录在申遗报告之中,其中,还有一段他关于古琴文化介绍的影像资料。

  丁承运说,其实他并未对古琴申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无可置疑的是,他对古琴文化的推广传承及对瑟的复制再生,令琴瑟合鸣在今日成为可能。

  意外 申遗报告里有我的演奏资料

  4 月14日晚7点,自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缓缓流淌出一曲深沉空灵的琴音,时而繁简交错,时而淋漓酣畅。这场阐述琴韵与书韵的讲座,吸引了近百位知音。这一刻的丁承运,心中或许是欣慰的。

  自12 岁左右接触古琴,中国这种悠远的传统文化已伴随他走过50 余个春秋。《关山月》是他独立演奏的第一首古琴曲。

  1972年,丁承运从湖北省艺术学校毕业,到河南大学教授古筝。1974年,有一个日本芭蕾舞团到学校来交流,他尝试将古琴曲移至古筝上演奏,受到外宾热烈欢迎,也就是由此开始,丁承运开始思索能否将古琴演奏搬到演奏厅去。1974年,丁承运在苦苦研习琴艺之外,做出了自己平生第一张古琴。

  “这张古琴是仿造唐朝的雷琴制的,但琴胚做好后,并没有上弦,直到26年后,我才将其上弦、题字。”这张琴就是丁承运后来常说的“26年黄粱一梦”,这题字也深刻蕴藉着他对古琴文化的魂牵梦绕。

  2002年,古琴申遗成功前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在主持完丁承运的琴筝瑟独奏音乐会时,激情洋溢地在场上发言,称国家在古琴申遗的报告资料中,选用了丁承运演奏的《神人畅》等影像资料,这让丁承运颇感意外,但对于古琴申遗,丁承运内心还是有些期待,“这大概也是世界对于古琴文化的一种承认,我们借此寻找意义。”

  用古筝研究出瑟韵 重现琴瑟合鸣

  据丁承运介绍,2003年的申遗报告里,有一份对国内古琴传承者的统计,不多不少,正好52个人,而这其中,却仅有十人左右在将古琴文化真正作为事业来做。

  “近几年,古琴文化在高校中发展迅猛,像北大,2003年左右琴社就已有社员400余人,而浙大、南大都设有琴社。”如今,丁承运在武汉音乐学院的本科学生中开了古琴选修课。丁承运一直保持着10个左右的“关门弟子”。

  其中一位教哲学的副教授特地从十堰赶至武汉,自称对古琴魂牵梦萦了数十年,丁承运止不住感慨,“古琴虽是遗产,但绝非凝固的艺术,它会一直传承,直到永远。”

  丁承运说,近年来,电影里将古琴弹奏作为中国文化元素的镜头时常出现。譬如电影《英雄》里,有一段震撼人心的古琴演奏,演奏者正是古琴名家徐元白(新浙派)的儿子。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经》里这美好的诗句,是丁承运常常喜欢援引的句子。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西汉早年完整的瑟,这使得瑟的复制成为可能。随后,琴家李纯一发表《楚瑟和汉瑟调弦法研究》,他确定了瑟上部分16根弦的定调,但丁承运对下九弦定调产生了质疑。

  因传统古筝与瑟的这16弦相似,在随后的十余年里,丁承运将25弦古筝模拟调弦,用其摸索瑟的音韵,最终确定了瑟的定调为两组五声音阶,相差半调,即一个八度十个音,相当于钢琴里的B调、C调,并发表了论文《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借助自己造琴的技艺,丁承运终于将瑟复制,让琴瑟合鸣的曼妙奇异,重现世人面前。

  琴与瑟 通身是韵天人和合

  讲述者:丁承运


  古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古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琴面,是一整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呈方形,并开有穿弦孔;琴尾一端呈椭圆形,项、腰呈月牙形或显方折凹入。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的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而且琴最早是依人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人身相应、有琴头、琴颈、琴肩、琴腰,琴尾,琴足。因此古琴整体上传达的就是一种天人和合的理念。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的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

  古琴是我国古老且富有民族特色的无码弹拨乐器。传说原始时代神农氏曾“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据说有五弦。后文王、武王各增一弦,当时它经常与瑟或加上鼓等乐器在祭祀时演奏,《诗经》中有“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就是指此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琴家,其中,孔子技艺娴熟,他教授的“六艺”中的乐,即有弹琴诵诗的内容。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是最早的古琴实物,长67公分(后世琴长120公分左右)。

    对话

  申遗后的炒作 有悖于纯正的古琴精神

  城市公社:古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它的传承与传播,是否有着较大的影响?

  丁承运:实际上,我对古琴被列为非遗,持保留态度。的确,成功申遗以前,古琴的传承可谓“门庭冷落”,申遗之后,情势发生了乾坤般的扭转,特别在北京、上海,人们一拥而上,大量关于古琴文化的商业炒作频现报端,但这在根本上有悖纯正的古琴精神。

  城市公社:但在申遗前,大众对古琴的认知的确微乎其微。

  丁承运:我感觉,对于古琴而言,申遗当属无奈及矛盾之举。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是超越了某个朝代,而长久留存下来的一些精粹文化,可古琴并非凝固的艺术,数千年来,它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从何而来?比如古琴谱,是减字谱,即使没怎么接触过艺术的人也同样一目了然。

  古琴不会被大量普及,因为“曲高和寡”,但我从不担心古琴的传承,只要有更多的人接触到古琴文化,必然会为之吸引。

  城市公社:如今,国人对古琴文化逐渐有所认知,也有人有心进一步接触古琴,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古琴文化之中呢?

  丁承运:学习古琴与学习其他乐器最大的差异在于,古琴遗韵注重人乐合一,而要达到那种空灵深远的意境,需要极佳的文化底蕴,在中古时期,琴即为文人们用以修身养性的高雅艺术,现代当是如此。

  手记

  是琴家也是木匠

  听丁教授弹奏古琴,“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而有余韵。”这才知,原来这古琴吟猱钩沉繁复,仅按音之术就有100余种,而右手托、抹、剔、打、摘、轮、撮……手法更是目不暇接。虽然我天资晦涩,无法透彻领悟,但仍忍不住对这苍古迥异的曲意膜拜不已。

  丁教授说,他曾经从最基础的木工活学起,再到制图、做模型,前后数次艰苦求学才习得造琴之术,而自己13岁开始学习书法,15岁学习武术,而后又研习了十年中医……生命中早已被打上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我猜想,倘若没了这些细微点滴积累的曲折经历,何来今日的的琴瑟合鸣,又何来这琴音的气重如山、博大精深呢?

  是曲者,淡雅而洒脱,曲高和寡。但《阳关》一叠复一叠,三叠终了,意不了。许鑫/文【原标题:古琴活着 却成了“遗产”】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长江商报 2008年04月18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