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坠剧唱响豫东
坠剧,全国稀有剧种,因其以曲艺坠子的曲调为基础而发展形成,故得名。据史料记载,坠子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诞生,曾在河南全省和安徽的颍、亳两州以及河北等地传唱,1906年演变成为一种戏剧形式,盛行于河南商丘、周口一带。
郸城坠剧是在河南坠子的基础上形成的、流行于豫东和豫北的地方戏曲。1898年,年仅10岁的张至坤拜坠子艺人洪明善为师,师徒二人悉心研究,对坠子进行大幅度改革,由一人叙述故事式的演唱,变为多人分角色装扮演唱,吸收了鼓、钹、镲、云板等乐器,并借鉴了其他剧种的表演动作。
1906年,张至坤坠子表演技艺炉火纯青后,培养出传人张理山。1941年,15岁的吴宗俭(1926年-2005年)拜张理山为师,由于他刻苦学习,虚心求教,加之嗓音宽宏,吐字清晰,铿锵有力,表演激情充沛,擅于说唱金戈铁马、征讨烟尘和公案卿官大段子戏,不久就盛极于亳州、涡阳、界首、商丘等地。
1950年,国内各路坠子演员汇聚一堂,根据形势需要,坚持说新、唱新、编新,剧中人物全部化妆饰演,增加了唢呐、笙、二胡、三弦、弹拨等乐器伴奏,将走村串户的坠子收搬进入茶棚、场院舞台,成为坠剧。
坠剧经历数代艺人传承,不但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语汇,同时还保留了曲艺坠子的幽默、风趣,浓郁的乡土气息,长于抒情、叙事,语言通俗而又有文采的特点,成为独具一格的戏曲剧种。其演出剧目,多是坠子书、大鼓书的书目改编或兄弟剧种移植。很快,坠剧因其反映生活、易于流动的特点,深受豫东、豫北、河北、安徽等地群众的喜爱。
《回龙传》又名《王华买爹》、《八王江南历险记》、《寻儿记》。源于民间传说“王华买父”。讲述的是宋仁宗年间,八王赵德芳年老无子,皇帝又无太子,堪忧无人继位,八王据卜算有子尚在苏州,八王即改装至苏州卖身访子,经多曲折,事成心愿。因传说中王华后来做了皇帝,故名《回龙传》。
1960年国庆节期间,吴宗俭在洛阳王成公园演唱《回龙传》时,当地数以千计的坠剧迷把会场围得水泄不通。800张座票卖完后,迫于坠剧迷的强烈要求,主办单位又卖了300张站票,即便如此,仍满足不了众多坠剧迷现场听坠剧的需求,当场就有200余名坠剧迷自发组织“听戏协会”,并且购买了“趴票”(按时间段趴在墙头上听戏)。这出戏,让吴宗俭在坠剧舞台上声名大振,大宋皇帝“活王华”也成了人们对吴宗俭表演艺术的肯定。
上世纪80年代,以吴宗俭主唱的《回龙传》、《张廷秀私访》等新创作品,由河南省广播电台全剧录播,并由黄河音像出版社出版盒带,广泛发行,郸城县坠剧团和吴宗俭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省、地区荣誉奖项40多个(次)。
“坠”沉艺海 勇挑大梁
1966年,郸城坠剧演员吴宗俭在文革中被打为“戏霸”,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舞台回乡耕地,但吴宗俭从未放弃唱戏。期间,出生于1957年的吴艳萍是父亲唯一的戏迷,每日都会追着父亲要听戏,而且吴艳萍还自学八个样板戏,身段、唱腔有模有样。年逾40的吴宗俭见此情景,心中暗喜,认为坠剧后继有人。在这个非常时期内,吴宗俭把平生所学尽数传授给吴艳萍,作为戏痴的吴艳萍12岁便弃学加入郸城县坠剧团。
1977年,吴宗俭平反复出,年仅20岁的吴艳萍跟随父亲登台演出,成为坠剧新秀。刚刚登上坠剧舞台的吴艳萍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演出活动中,有一次她腿上长疮不能站立,不得不住院治疗。由于当晚有演出,吴宗俭虽然已经找人代替了她,但她还是坚持登台。平日里,哪怕走在大街上,吴艳萍也是手里拿着简板边走边唱。在那个比较保守的年代,吴宗俭多次批评女儿不顾女孩子形象,在大街上像个讨饭的。对此,吴艳萍却不以为然,依然坚持见缝扎针般训练。
当年,为让坠剧发扬光大,吴艳萍曾和其他年轻演员拉着架子车、带着行头,20天走遍全县15个乡镇,演出40多场。1963年3月《河南日报》以《记“老八路”作风的郸城县坠剧团》为题,报道了郸城县坠剧团的先进事迹。就是凭着这样的一股韧劲儿、闯劲儿,加之受到父亲嫡传,吴艳萍的演技和舞台经验迅速提升,开始试演《回龙传》中“王华”这个角色。
1984年,吴艳萍和丈夫闫杰饰演坠剧《嫁母》时,把当时流行的迪斯科揉入到剧情当中。“第一场演出时,我父亲气坏了,说我糟蹋了坠剧。但是观众乐疯了,整个剧院顿时炸开了锅。同一个剧目演出40多场观众还是爆满”。从此,吴艳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吴宗俭看到女儿渐渐成熟,正式让她演《回龙传》里的“王华”,吴艳萍开始担起郸城坠剧团的大梁。
1985年,刚刚抓住“接力棒”的吴艳萍怎么也没有想到,由于受到电影、电视、歌舞等现代文娱节目冲击,全国出现戏曲危机,郸城县坠剧团因入不敷出被并入郸城县剧团,坠剧演员四散。
守护信念 奋斗不息
郸城县坠剧团被并入郸城县剧团后,吴宗俭父女深受打击。看着已经60多岁的父亲对坠剧的那种不舍,吴艳萍暗下决心:一定要重新成立坠剧团。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坠剧迷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对坠剧的不舍,1986年吴宗俭成立了吴家坠剧团。吴艳萍跟随父亲一起走遍豫、皖、冀赶场演出。但是,因设备陈旧、演员力量单薄,一直未能重掀大浪。但吴艳萍一直守护着自己心中的信念,为坠剧复兴而拼搏。
直至1996年在安徽省界首市的一次演出,才彻底改变了吴家坠剧团的命运。吴艳萍说,当时她演王华的角色,父亲吴宗俭在台下督戏。演到最后一场时,吴艳萍突然接到电话说儿子病得很重,她和丈夫便骑着摩托车从安徽赶回郸城为儿子治病。吴宗俭只好化妆上台,接替女儿演王华。谁知道,吴宗俭刚唱了几句,观众就听出不对劲,不停地“鼓倒掌”要求听之前那个演员的戏。主办方再三上台鞠躬解释:“这才是真正的老将‘活王华’,之前那个演员是他的徒弟,也是他的女儿,这出戏就是他教的。”即便如此,观众仍然不认可。了解情况后,吴艳萍不得不连夜返回安徽登台。
这样一来,年逾70的吴宗俭才放心地让吴艳萍挑起了重振坠剧的重任,肯定了她作为新一代坠剧传承人的地位。吴艳萍正式接管吴家坠剧团之后,把自己的房子卖了购置道具、戏服,又和丈夫一起大胆创作了许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剧本,如歌颂新农村政策、廉政文化的坠剧小品,与歌舞同台的坠剧大戏等等,受到现代观众的喜爱。她所带领的吴家坠剧团再次兴盛,如几十年前郸城县坠剧团一样红遍河南,唱遍安徽、河北一带。
传承“非遗”瑰宝
吴艳萍从艺以来,受到了其父吴宗俭和一些坠剧名家的点拨,打下了深厚的功底。多年来,她打过扬琴、会弹琵琶,懂乐理、又识谱,嗓音洪亮、音域宽厚、唱腔优美、吐字清晰,出演生、旦均可。她的人生也随着坠剧的沉浮,在曲折中成长、壮大。
吴艳萍在《小包公》中饰“大嫂娘”,端庄大方;在现代戏《嫁母》中饰“瑞华”,获省级表演一等奖;在《回龙传》中饰王华,表演到位、无人可比……
多年来,吴家坠剧团还一直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创作出大量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戏。如计划生育宣传、普法宣传等。1996年他们获得周口计生处现金奖励1万元;2008年被梨园春邀请进行现场名家名段演出;2009年代表郸城县参加了周口市组织的“小戏、小品大赛”。
据说,周口市政府和文化部门已将郸城坠剧确定为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吴艳萍为坠剧传承人时这样评价:郸城坠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如吴宗俭、马艳秋等一批享誉省内外的坠剧艺术家,又创建了《回龙转》、《包公招亲》等一批保留剧目。郸城坠剧多次在市级大赛中获奖。在吴艳萍的传承和发扬下,还培养了30多名年轻坠剧演员。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郸城坠剧日渐衰微,亟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重点扶植与保护。
“我父亲把一生都献给了坠剧,我也一样。我绝不会让坠剧在我的手里衰落,我一定要把它传承并发扬光大。”2010年12月1日,随着“周口市青年坠剧团”证件被批复,吴艳萍的梦想实现了。只有她心里明白,在坠剧低迷的20多年里,她和一众坠剧演员承受了多少艰难困苦。泪,他们都咽到了肚里,一旦登上舞台,他们的一抬手、一投足、一蹙眉、一回眸都充满戏曲韵律,曲调中或悲或喜,或沉抑或激昂的情绪,总能将坠剧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一场场演出美轮美奂,令观众深深陶醉其中。
2010年12月,周口市青年坠剧团,接下他们的第一个大订单,合同金额21万元,将赶赴河南汝州演出3个月,这也为坠剧重登舞台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踏着“十二五”新起点,周口市青年坠剧团已列出新愿景:2011年全年将为群众送戏下乡演出160场,2012年重新推出5个坠剧经典剧目,把郸城坠剧推向全国。
核心提示
上世纪80年代,郸城坠剧《回龙传》(又名《王华买爹》)经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录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后很快风靡全国,主唱吴宗俭粗犷、悠扬的唱腔至今尚在不少坠剧迷的耳畔萦绕,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活王华”。
1985年后,由于受电影、电视、歌舞等现代文娱节目的冲击,坠剧发展举步维艰,该剧种濒临灭绝。
今年54岁的吴艳萍,作为吴宗俭的女儿,9岁随父学戏、12岁入剧团、20岁成名、30岁挑起剧团大梁。20多年来,与坠剧命运一起跌宕沉浮的她受尽艰难困苦,心怀父亲表演精髓,立志重振坠剧事业,坚持研究唱腔、创新戏本、重组剧团,守护这一文化瑰宝。
2010年12月,由吴艳萍任团长、40名坠剧艺术人员组成的周口市青年坠剧团,在河南戏剧舞台上重新站了起来,再次受到戏剧界人士的关注。目前,郸城坠剧被确定为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标题:吴艳萍:守护坠剧 传承“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