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项城市启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会响锣挖掘保护工作

2011/5/5 9:57:30 点击数: 【字体:


    官会响锣起源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官会镇原名荒芜店,据载当时民谣称“有女不嫁荒芜坡,庄稼少,槐草多,晒黄头发沤烂脚”。传说清朝乾隆年间,皇帝下江南体察民情,安徽、河南、山东一带的官员到此迎接。为迎接皇帝的到来,当地有个很有名气的秀才王子由,把锣和舞糅合到一起编排成响锣舞作为民间文艺活动来欢迎乾隆皇帝。至此官会响锣舞代代相传,流传至今,荒芜店也因当时百官相聚改名为官会镇。 

项城市启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会响锣挖掘保护工作
  
    传统的《官会响锣》打法有“七点锣”(即节奏为四慢三快)、“九点锣”、“十三点锣”、 “二十四点锣”等。传统的表演形式有“二郎担山”、“狮子滚绣球”、“天女散花”、“寇准背靴”、“青蛙啃泥”等40多种套路。具有独特的表演程式及演奏技巧。2008年,官会响锣被载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城市启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会响锣挖掘保护工作
      
    为全面传承保护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会响锣的资源价值、特色及其传承与发展,5月12日,我市文广局在官会镇启动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会响锣挖掘保护工作。本次挖掘保护工作由市文化馆和官会文化站工作人员共同上门走访知情人、传承人,与传承人一对一的座谈,对官会响锣的特色进一步的挖掘整理,集中对官会响锣艺人表演的每个动作和套路进行更详细的记录,做好照片、影像资料、电子录音的整理跟踪服务工作。通过这次挖掘整理,为以后更好、更有针对性地保护、传承、弘扬官会响锣奠定扎实的基础。【原标题:项城市启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会响锣挖掘保护工作】
 
项城市启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会响锣挖掘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互联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