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河南滑县木版年画:“刻在深闺人未识”

2013/7/11 15:44:38 点击数: 【字体:


    “滑县木版年画由于种种原因一度被遗忘,外界鲜有关注。可谓‘刻在深闺人未识’。”6日,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滑县木版年画展上,有民俗学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年画是内地民众在“春节”前夕,张贴在家门上用于祭神拜祖、迎春纳福祈平安的一种彩色画,反映了民众朴实的心理诉求。

  此间展会上,记者看到展出的年画多以中国古代“神像”、“族谱”、“画字”等种类为主。其中刻画的中国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与神像“太上老君”栩栩如生。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民俗文化学者冯骥才所说:“从内容上来讲,基本上没有故事,没有世俗生活,但却跟民间信仰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滑县,有着醇厚的文化积淀。该县木版年画起源于明代初期,盛行于清朝乾隆年间。其题材和内容多取材于中国儒、道教诸神仙以及祖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及中原地区劳动民众憨厚淳朴、热情豪放的性格和审美情趣。

  滑县文化馆长张秀飞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说:“滑县木版年画,在历史上曾几度沉浮。由于‘文革’等历史原因,曾一度被人们遗忘。”

  直到2006年,冯骥才赴滑县调研发现了这一古老画种,并惊呼“它是一种失落的文化,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

  冯骥才认为,滑县的木板年画“跟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特别是河南本土的朱仙镇年画相比,完全不同。从内容上来讲,基本上没有故事,没有世俗生活,但却跟民间信仰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这些画体现了古代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非迷信”。

  2008年,滑县木版年画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才得以重放异彩”,张秀飞介绍说。

  “与早已名扬海内外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相比,滑县木版年画因当地信息、文化传播的微弱,其在外界却鲜有人知。”在展会上,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民俗研究者王向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刻画线条、底蕴上看,滑县木板年华并不逊色与朱仙镇木版年画。”

  滑县木版年画传承人韩建峰说:“如今木版年画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金短缺是一方面,主要是愿学雕版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挣钱了,都不愿学。”

  不过,韩建峰告诉记者:“会尽力把自己掌握的雕刻技艺无偿传授给年轻人,决不能让这一祖传绝技失传。”(完)(董飞)【原标题:河南滑县木版年画:“刻在深闺人未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02-0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