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苏奇灯笼最负盛名(2)

2013/7/11 14:46:06 点击数: 【字体:

    如今,灯笼的材质各异、花样繁多,可由于大批量生产的雷同,反倒让人失去了观灯、赏灯的乐趣。所以,当我们见到那个以高粱秆做框架、四周糊着彩画的方形小灯笼时,不禁被它的古朴和精致感动。

    8月25日,记者走进了安阳县永和乡苏奇村的一个农家小院,探访苏奇灯笼画的传承人苏加有。除了栩栩如生的灯笼画,我们竟收获了意外惊喜,见到了苏家另一项民间工艺——苏奇印花布。我们的采访就从这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曾经的兴盛说起了——

    “那个时候,咱的灯笼卖一毛钱一个,别家的只卖8分钱一个,就这,咱的灯笼还是供不应求。”说起过去的盛况,苏加有一脸自豪。

    今年59岁的苏加有是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的第四代传人。在他的印象中,过去一到农闲季节,爷爷苏则光和父亲苏守安就开始画灯笼画、扎灯笼,然后,从大年初一开始,时年十三四岁的他就走街串巷叫卖。

    有关苏奇印花布当时的销售境况,苏加有没有多说,只是说当时乡里有个染坊,染好的布由苏家加工成印花布后才对外出售,苏奇印花布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苏奇灯笼和印花布为何如此畅销?在记者的追问下,苏加有讲述了其中的奥秘。他说,这与灯笼画和布上的印花图案有很大关系。灯笼画和印染花布的第一道工序都是刻板,即在木板或纸板上进行雕刻或镂刻。在刻板上刻画人物或花鸟图案时,线条是否精细、图案是否逼真,决定了将来画出的灯笼画和印出的花布质量的高低。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自苏加有的曾祖父苏三德创立后,在长达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一代代的传承人从选取题材、色彩调配到刻板技术,总结出一整套成熟、完整的经验,比如,在刻画戏剧人物时,苏家家传的画嘴顺口溜是这样说的:“嘴片想加厚,元宝倒着扣。”人物的嘴巴由上横线和下曲线构成,需要时横线上加上一元宝形曲线,因为刻画精细,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的图案栩栩如生,深受百姓喜爱。

    灯笼画是印制轮廓、点绘成画于白纸上,用于糊制民间元宵节灯会上灯笼用的。印花布是以粗布为印材,以镂刻纸板为主要印刷工具而制作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绘制灯笼画和印染花布的第一道工序都是刻板,然后经过拓印、着色等多道工序而成。这两项技艺源于农耕时代,彰显了农耕时代农民朴素的价值观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研究当地民俗、民风具有重要价值。如今,苏奇灯笼画和苏奇印染布已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 民俗艺术魅力无限

    在苏加有家中,我们见到了一块印着凤戏牡丹图案的印花布:浅粉色作底儿,四只凤凰分别占据布的一角,中间是两朵盛开的牡丹花。细细看,牡丹花的花蕊清晰可见,花瓣的颜色也是深浅不一,十分立体,让我们惊叹做工的精细。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得知,苏奇印花布主要流行于豫北冀南等地,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广大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它的踪迹。

    苏奇印花布是农耕时代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实物例证,它源自于古老的纺织、印染技艺,在纯手工纺织的粗布上印制花样图案,是民间工匠对古老民间美术、民间印染工艺的综合创造,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印染工匠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它既具有民间美术简明质朴、美观庄重的传统特色,又兼具民间印染工艺独特、玄妙的特点,经代代相传,到今天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美术印染工艺。

    印花布主要用于家庭的褥子、床单、枕头等装饰品,也用于新娘陪嫁物品中的布制品,如包袱皮、门帘之类。因此,民间艺人经过巧妙构思,运用想象,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祈福内涵,大量使用谐音和借比手法来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吉祥、喜庆的含义,比如,百鸟朝凤、麒麟送子、年年有余等图案,满足了人们不断追求幸福、美满、丰收、富裕的心理需求。

    苏奇灯笼画起源于中华古老的民俗活动元宵灯会。元宵灯会是孩童挑灯笼嬉戏的时刻,过去有舅舅在正月十五前给外甥送灯笼的风俗,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出自这一风俗,因此,画着彩画的灯笼应运而生。在苏加有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张张色彩鲜艳的灯笼画:红脸关公、黑脸张飞、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还有描述桃园三结义、三打白骨精等情节的画。当地群众说:“灯笼上的画,有看头、有说头。”据说,过去,这些灯笼画糊成灯笼后,烛光映照出各种人物造型和故事,儿童手提灯笼,大人就指着一个个人物讲述故事,一张张精致的灯笼画,成了儿童启蒙教育的生动教材。

    C 独门绝技濒临消失

    过去,灯笼画和印花布艺术制品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用品,也是民间艺人的谋生手段之一,分布区域较广,范围可及豫北、冀南数十个县。据苏加有回忆,当时光苏奇村就有五家做灯笼画的。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中,很多民间艺人家里的刻板被红卫兵小将烧了个精光,苏家六七百块刻板也被付之一炬,苏加有冒险将一袋刻板藏到了红薯井中,才使130多块祖传刻板幸免于难。后来,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这两项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传至今日,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竟成了独门绝技。

    传承,关键在于发展。尽管保存了部分刻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题材已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形势,为了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苏加有创作了不少新的题材。

    “看了《朝阳沟》后,我就试着刻银环的模样,刻好后拓印出来拿给别人看,让人家提意见,然后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就这样,苏加有创作了《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一系列新题材,江姐、银环、铁梅、李奶奶出现在了苏家灯笼上,苏奇灯笼一时又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不过,那段辉煌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转眼间,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物质极大丰富,商品种类齐全,工业化生产的优势远远超过了纯手工技艺,各种印着精美图案的布替代了印花布,苏家灯笼也被各式各样的声电灯笼、塑料灯笼取代。

    尽管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成了独门绝技,可是因为没有市场,它们也成了濒临灭绝的技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开发它?苏加有告诉记者:“俺儿子苏海亮现在是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第五代传承人,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报记者 郑  茜

    王晓楠  

    通讯员 楚国华

    实习生 刘瑞朝

    苏奇二绝:刻板上的精美艺术

    D 传承开发任重道远

    苏海亮现在在鹤壁市经营着一家以灯笼制作、灯笼画刻板绘制为主的门市,在随后与他的通话中,他告诉我们:“现在,只要听说哪里举办文化展览,俺就带上灯笼画和印花布去参展,事实上,这个方法很奏效,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就是在展会上被专家发现的,现在,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已经入藏多家民俗博物馆。”苏海亮说,2007年1月,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艺研究学院的几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专门到苏奇村对苏奇灯笼画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资料的收集,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年,冯骥才先生在天津大学接见了苏奇灯笼画的第五代传承人苏海亮,并对苏奇灯笼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现在,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对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进行保护与开发,力争使这两项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为加大保护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的力度,安阳县成立了高规格的保护领导小组,并组建了有专家指导、由政府部门相关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建立了高标准的档案资料数据库和实物仓库,加强对遗存刻板等印制工具的保存。同时,安阳县设立了由苏海亮为负责人的苏奇灯笼画和印花布制作研究发展中心,前期投入10万元,用于购置设备等,预计后期将逐步投入100万元,用于完善加工场所、设备和进行宣传推介等。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传承灯笼画技艺,苏海亮也对它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以灯笼画为主题,他开发出了挂件、卷轴等多个新品种,这些画着灯笼画的挂件和卷轴色彩艳丽,古朴自然,作为家庭装饰品,正逐渐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一副副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  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看着这诞生于刻板上的精美艺术,我们把由衷的祝福送给苏家,祝愿苏奇二绝焕发出新的光彩。因为,苏家的事业,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原标题:苏奇灯笼最负盛名】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安阳日报 2010年8月29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