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许昌系列(4)--曹孟德三请荀彧
2013/9/26 14:32:56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为千古美谈。其实早在刘备之前,曹操已有了“三顾”之举,不过他请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许昌的荀彧。
东汉未年,曹操的兵马在山东壮大起来后,他看着自己兵多将广的阵势,满心欢喜。可是他渐渐觉察到,只有能冲锋陷阵的将士不行,还必须有才智超群的智能之士出谋划策才行。可是到哪里找这样的人呢?他一拍额头,上了泰山请教高人去了。
泰山有一高僧叫明镜,听了曹操的意思,啥也没说,给了他一个锦囊,上写“遇怒则拆”四字。曹操也没多问,揣好锦囊下了山。
不久,曹操率大军进入中原。经过许昌时,他觉得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就命大军安营扎寨。他把中军帐设在许昌城北门外一个庙里,号令士兵不得骚扰地方。可他没想到不少新招来的士兵野性未改,连他的堂弟曹仁也在背地里带兵抢劫商家和百姓。一时间,许昌被扰得鸡飞狗跳,百姓惶惶不安。而曹操却蒙在鼓里,全不知晓。
这天,曹仁急火火地进了中军帐,手握一张帖子呈给曹操。曹操展开一看,见上面写着:“许下来了曹孟德,千家万户齐遭灾!”下面的落款是“许昌荀彧”。曹操不禁一股怒火冲顶:“这荀彧是何等人?胆子也太大了!不严惩便不能警告他人,我在许昌就难以立足!”刚要曹仁去查寻捉拿,猛然想起泰山高僧“遇怒则折”的锦囊,赶紧找出来拆看。只见一张白纸上写着几行大字:
开口就响午,日落扁月上。
十天头长草,或字三撇旁。
才过姜子牙,谋深似子房。
这是一首藏首诗。曹操左看看,右看看,翻腾了半天才解开其中秘诀:开口就响午,开口系言,晌午取午,言午是“许”字;日落扁月上,日在上,扁月在下,像个 “昌”字;十天头上长草,十天为一旬,旬加草字头,是个“荀”字;或字三撇旁,是个“彧”字。顿时醒悟过来,高兴地说:“许昌荀彧”,原来有子牙子房之才!我一定要把他请出来。看毕,“嗨”的一声,庆幸没有鲁莽行事。原来囊中装有一帖,上书“写帖斥骂你者,即是欲求之贤人奇士也”。曹操转怒不喜,激动得连声说道:“贤人有了,贤人有了!”
那么,这个大胆责骂曹操的荀彧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荀彧在中原是大学问家。他早有出山干一番事业的心意,苦于没有机会,未遇明主。这次曹操统率大军来到许昌,他想投奔,可对曹操不了解,对自己能不能得到重用不摸底。恰好得知曹仁领兵抢掠商家和百姓,他便灵机一动,借此事责骂曹操,以试探曹操的态度。
曹仁先见曹操怒不可遏,又见曹操喜上眉梢,情绪瞬间骤变,感到无法理解。接着,曹操吩咐他备份丰厚礼品,要他陪同着立即去请那个写贴子的人,曹仁更是莫名其妙。
时值寒冬腊月,朔风如刀。陪行的曹仁心里嘀咕:人家骂了你,你倒带厚礼去请人家,这叫什么事儿呢?
二人打听着,七拐八拐,找到家在聚魁街荀彧的住宅,没料竟是“铁将军”把门。曹仁乐了,心想:人不在,该返回了吧?可瞅瞅曹操,竟恭候在门外一动不动,他也只好恭立等待。过了许久,不见有人回来,曹仁实在冻得忍耐不住,就想砸开门进去看个究竟,马上遭到曹操的严厉喝斥。又恭候了一个时辰,曹操的胡须上都结了冰,心想今日人家可能不回来了,只得扫兴而归。
过了几日,曹操又让曹仁带上礼品,两人一同去请荀彧。这次又很令人扫兴,荀彧仍没在家。曹操一如前次,恭立等候。不巧天空纷纷扬扬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很快埋住了曹操、曹仁的脚背。等有一个时辰,他们的脚都冻僵了,看看仍没人回来,只好又一次怏怏而返。
曹操走后,有人将来人的相貌和情形告诉了荀彧。荀彧听了只是点点头说:“知道了”。
此后,曹操一直忙于军务,脱不开身,未能再请荀彧。转眼到了次年二月。清明节这天,荀彧携带纸马、供品,只身到城东祖坟扫墓。他摆好供品,点燃纸马,跪下磕头时,忽觉身后不远处也有人在磕头,不由心中一怔,暗想:他又来了,但仍装作不知,头也不回。磕罢头,他立起身,拍拍膝盖上的泥士,盯着坟默不作声。这时,他感觉身后那人也已站起身,伫立在不远处。荀彧约摸时间不短了,再不能不回头了,于是回头一瞧,果见那人与听到拜访他的那个人的相貌无二;一身锦服,美髯飘胸……他故意问道:“你是何人?来此作甚”那人打躬施礼道:“荀公金安!吾乃谯郡曹孟德,曾几次到府上恭请先生,怎奈孟德福薄,均未能见。今料荀公定到祖茔致祭,便再次来请,实已恭侯多时,不敢打扰。”荀彧听后不觉心中发热,面上却淡淡一笑:“彧乃山野村夫,学疏才浅,不懂治国安邦道理。曹公,你请错人了。”曹操急忙又打躬施礼道:“谁不知您胸藏经天纬地之才,腹隐安邦定国之谋,荀公何必谦辞?孟德决心已下,非先生不请。”边说边又一躬身。荀彧说: “曹公,不恨我骂你吗?”曹操连连摇头:“荀公指贴子吗?骂的有理。孟德治军不严,该当如此。”
荀彧终于点头答应出山。曹操大喜,即请荀彧去军帐一叙。荀彧推说患有腿疾,行动困难。曹操立即伏身,请荀彧上背,他要把荀彧背出墓地。荀彧也不客气,便伏到曹操背上。曹操把荀彧背出墓地,又亲自牵过马来,扶荀彧上了马。
自此以后,曹操和荀彧食同桌,寝同舍,终日形影不离。从曹操兖州平乱、西迎献帝、官渡大捷到平定冀州……举凡军国大事,荀彧都曾提出过人的建议,尤其在战胜袁绍集团的战役中,他的计谋起了关键性作用。曹操称其为“大贤君子”,数次上表,为其加官晋爵。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