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新闻资讯 >> 浏览许昌

《钧窑通史》新书发布会在禹州举行

2017/9/25 18:44:52 点击数: 【字体:

    长期以来,宫廷旧藏的钧瓷传世品出戟尊、花盆等究竟烧造于何时一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近年来颇多声音支持明代初期说。大河报记者从9月9日在禹州举行的《钧窑通史》新书发布会暨钧窑学术研讨会上获悉,最新科学测定结果并不支持“明初说”。

    此次新书发布会暨钧窑学术研讨会由河南大学、禹州市政府主办,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所、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禹州市钧瓷研究所联合承办。作为首部中国陶瓷门类通史,《钧窑通史》的出版备受瞩目,省内外文物、陶瓷、出版领域嘉宾云集。该书作者、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所所长王洪伟博士在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了构建“钧窑学”理论方法体系的学术构想,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响应。

    在随后举行的钧窑学术研讨会上,故宫博物院原文保科技部主任、国家文物局古陶瓷保护研究重点科研基地主任苗建民,与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理事夏君定,首次详细公布了其学术团队历经多年从事的钧官窑“官钧”热释光测定年代的研究成果。

    热释光是近年来被用于古文物年代判定的一种手段,这一技术在2005年就被用于解决宫廷旧藏出戟尊、花盆、花盆托等陈设类钧窑瓷器到底烧造于何时这一历史之谜。传统观点认为,陈设类钧瓷中精致型制品烧造于北宋晚期,粗放型制品烧造于元末明初时期,两者时间不一致,除此之外还有“金代说”、“元代说”、“元末明初说”和“明初说”等不同观点。

    2005年11月,在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博物馆两位学者同时发表论文,透露上海博物馆曾采用热释光技术对2004年禹州制药厂出土的数十件钧瓷标本和5件梨园地窑址出土的陈设类钧瓷残片进行测定,所得年代结果是最早不会超过元代晚期至明代早期,作者观点倾向于明代早期的永乐、宣德和成化三朝,由此“官钧明代说”为深圳、上海、北京乃至海外一些学者所尊奉。

    苗建民表示,最新的热释光测定结果是,梨园地窑址出土标本与制药厂窑址出土标本应为同一时期烧造,距今分别为820±80年和815±80年,也即北宋末年和元代初年之间。因此,最新的测定不支持陈设类官钧瓷器烧造“明代说”。对于两次测定结果为何不同,苗建民表示,2005年的检测样品量不足,在一个关键数值上取用了理论数值,而此次检测使用了实测数值。

    据悉,最新的科研成果已被收入《钧窑通史》。海燕出版社社长黄天奇表示,钧窑虽然被后世古陶瓷界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是在诸历史名窑中,钧窑历史悬疑最多且众说纷纭。《钧窑通史》厘清了钧窑起源、官钧窑的烧造性质和年代、钧窑的呈色机理等学术争议的脉络,客观真实地呈现了钧窑史发展面貌。该书是中国陶瓷史研究出版史上唯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门类史著作,也是国家层面对钧窑新角度研究的肯定与支持。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新华社大河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缃戠珯棣栭〉鍏充簬鎴戜滑鑱旂郴鎴戜滑瀹㈡埛鏈嶅姟鏈嶅姟鏉℃浜烘墠鎷涜仒浼氬憳娉ㄥ唽绔欏唴鍏憡鍏嶈矗澹版槑鎰忚鍙嶉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鍦板潃锛� 娌冲崡鐪侀儜宸炲競閲戞按璺�305鍙� 閭紪锛�450008
鐢佃瘽锛�0371-86663763 浼犵湡锛�0371-86663763 鐢靛瓙閭欢锛歽xhenan163@163.com
璞獻CP澶�11032303鍙�
51La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