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新闻资讯 >> 浏览许昌

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成效明显

2014/9/5 11:57:43 点击数: 【字体:

    近年来,许昌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其创新、转型,科学合理进行产业开发,不断提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大类307项,其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3项,市级项目56项,县级项目2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70人(国家级5人,省级33人,市级119人,县级213人)。

    一是高度重视,健全机制。市委、市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繁荣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成立了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了《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办法》、《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实施办法》、《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管理保护办法》,构建了以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的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形成了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良性工作机制,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开展普查,摸清家底。从2009年开始,我市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6个县(市、区)普查小组深入乡镇、街道、行政村,共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147个,线索53184条,整理文字资料685万字,录音49个小时,录像148.5个小时,拍摄照片3984幅,收集实物368件,资料汇编136册,基本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为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及保护成果的整理和展示,编辑和出版了《记忆许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汇编》、《民间歌曲集成》、《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曲艺音乐集成》、《许昌戏曲志》、《许昌越调声腔艺术》、《走近大禹》、《钧瓷文化艺术》、《中国钧瓷工艺》等170多种丛书和专著。

    三是拓宽领域,打造品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场馆建设,相继建立了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钧瓷窑炉博物馆等一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所。这些场所集展示、研究、培训、活动等为一体,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容,加快了文化品牌的培育和发展。积极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渠道,鼓励社会组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基地创建工作,杨志钧窑有限公司、星航钧瓷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苗家钧窑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青山药业有限公司、大宋官窑瓷业有限公司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星航钧瓷有限公司钧瓷窑炉博物馆、宇航瓷业有限公司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四是搭建平台,扩大影响。以节会促保护,坚持动态保护和静态保护相结合,连续举办了三届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四届民间艺术大赛、两届葛天氏文化艺术节、八届钧瓷文化节、八届中医药文化节。借助“文化遗产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之际,举办了越调艺术研讨会、星航钧瓷柴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社区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等系列活动。组织《钧瓷烧制技艺》、《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越调》、《莲花灯舞》、《艾庄铜器舞》等项目参加了“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深圳文博会”、“中原古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高层次展示、展演、展销活动。根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筹音乐》编创的筹独奏《古刹春阳》,参加第九届河南省民间音乐舞蹈大赛荣获金奖,并在首届全国农民文化艺术节中获得银奖。这些成果不仅激活了我市的文化资源,传承了历史文脉,扩大了对外影响力,也为加大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是合理利用,产业引导。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具有市场开发潜质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合理开发利用,做成规模企业,实现在生产实践中加以保护。如《顺店刺绣》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呈现出规模生产态势,禹州市顺店镇从事刺绣产业人员8000多人,绣品由古装戏衣、手帕发展为织绣、秧歌衣、布景道具、刺绣工艺品等40多类240多个品种。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刺绣、发制品、钧陶瓷、花木种植、中医药加工等一批产业集群,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提供资金基础和运营平台,还促成传统的文化瑰宝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而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郑州日报(2014-09-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