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1933)编《许昌县志》记:
许昌为古名都,历代望族颇不缺乏。兹特约略叙述,并将平民已得姓氏居住于许者备录于下,借觇民族之兴衰焉。
轩 轩黄帝轩辕后裔,其族居县境东南一带。
蚩 蚩尤后裔,其族居县东南新集附近。(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642页)
该志将轩列为许昌县第一姓,蚩为第二姓,以为蚩姓即蚩尤后裔,轩姓、蚩姓比邻而居。
志云蚩姓居“县东南新集附近”,即今许昌市东南十多公里的将官池镇郭集村,今有蚩姓后裔300余口集中居住。本文引用的《许昌县志》即为现在许昌市工作的郭集村人蚩中山先生所赠。
2006年10月22日,笔者第一次去郭集村。村中蚩姓人自认为蚩尤后裔,但对蚩尤事讳莫如深。时年81岁的蚩中山的父亲说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说:“历来都说蚩尤作乱,蚩尤为作物(河南方言,指妖魔鬼怪)。”
据七十多岁的村民蚩大海说: 古时黄帝起反,杀得路断人稀,阪(方言,指扔、弃)元宝没人拾。蚩姓造灭门之祸。幸有蚩家媳妇赵氏走娘家,免屠。赵氏,母家郭集北牛村(据蚩中山云:牛村现无赵姓),有遗腹子,是为郭集蚩氏之祖公,郭集村蚩氏皆其后。蚩姓人皆云,因赵氏于蚩氏有恩,故蚩氏从不与赵氏为纽。黄帝战蚩尤有多种版本,这称得上又一种。
据30多岁的村民蚩志勇说,黄帝杀蚩尤后,蚩氏一直到早些年似仍受天愆,菁华者皆不寿。蚩氏曾有一人在北京做总工程师,又有一人为中央首长开车,但都四十多岁即殁。改革开放后,蚩氏不再受压抑,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村中旧有蚩家祠堂,“文革”中毁圮。幸有一碑,记云:蚩家堂始建于乾隆年,重建于同治年,云云,不言蚩氏源流,但镌捐资者名姓。另有一碑,字迹漫漶不可识。村人言尚有半通残碑,在高庙,即魏文帝庙,去高庙,未见。据蚩中山回忆,村东10里大堤下原有3通大碑,上镌有蚩氏事,“文革”中或被毁。
河南中部有蚩姓族落,启示我们重新认识蚩尤以及阪泉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