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仅33岁的杨记伟,却在创业路上走过了16个年头。他是禹州市的“创业模范”,连年被小吕乡政府评为“全民创业先进个人”。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白手起家的青年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年里把“新亚”门业打造成行业翘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稳占据一席之地的呢?
历经磨难 两肩霜花
杨记伟,小吕乡人,出身贫寒,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生活的艰辛迫使他想尽一切办法改变生活。17岁时,他初中一毕业,再也不愿继续父辈们那种“辛辛苦苦干一年,年底一算倒赔钱”的日子,毅然决定走出家门,外出打工。1999年,在外经过几年历练的杨记伟抱着“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想法回到了家乡,开始了首次独立创业。经过深思熟虑,杨记伟最终选择了做席梦思床垫加工生意。凭自己打工时的经验技术和积攒的9000元钱,他先购买了加工材料做了30张床垫。为了宣传产品,杨记伟在周围乡村镇点的墙壁和村里跑运输的三轮车上喷漆刷广告。杨记伟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如果每三天做一张卖一张,一个月十张床垫,每张利润一二百元,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多元,再扩大点生产四五个人来做,一年就是十来万元的收入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禹州,席梦思床垫正当流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添置一件作家当。然而这个行业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进入的。禹州的床垫市场早已被几个大品牌牢牢占据着,杨记伟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床垫却无人问津。偶尔有人来看货,但对产品的质量、性能都持怀疑态度。半年过去了,仅销售出去了六张床垫,大量存货积压在仓库里。望着积压的床垫,杨记伟迷惘了,他选择了再次外出,寻找人生的答案。
艰苦创业 终成正果
当杨记伟再次回到原来自己打工的铁艺加工厂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工厂的规模比原来大了好几倍,员工也多了100多人,新上了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以后一定要拥有一个这样的厂子!”杨记伟狠狠地说。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干劲十足,他白天了解厂里的产品结构和销路,晚上利用休息时间阅读相关书籍,时时刻刻想着如何能够东山再起。俗话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经过一年多的历练,杨记伟回到老家开始他的第二次创业。他一边选址,一边筹款,最终在市郊一个二三百平方米的小院建起了铁艺加工厂。杨记伟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首先从市场着手,只要知道一些小区或者建筑单位需要安装铁艺门窗,他便尽最大努力去推销自己的产品;然后从质量下手,他始终秉持“产品如人品,质量是公司尊严的起点”理念,严把产品质量关。同时,他为公司制定了“精诚团结、唯才是用”的原则,积极吸纳30多名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并强调员工一定要时刻记住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宗旨,售后服务一定要及时到位。由于他的产品款式新颖,价格合理,售后有保证,订单如雪花一样飘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工厂的场地、人员和设备已经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扩大规模势在必行。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亚铁艺制品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之初,杨记伟对产品结构、种类、生产能力、技术含量等进行了全面扩大提升,向标准化生产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由于产销两旺,到2006年底,年产铁艺防盗门窗等铁艺制品已经达到5000余平方,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率一直保持在全市同类产品前列。为拓展公司产品加工范围,2007年,杨记伟又投资上百万元成立了新亚塑钢门窗厂,并接下我市一些主要建筑门窗配套安装的订单,开拓出了新的创业门路。
然而,正当杨记伟回味企业美好前程的同时,问题却接踵而至。“我们的新产品还没有下线,别人已照搬照抄大肆叫卖。从门面款式到线条花边、花式等,我们做什么,别人学什么;我们卖1000元一扇的门,别人偷工减料卖三四百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此刻的杨记伟才意识到,如果企业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杨记伟先后到上海、北京、浙江、广州等地知名厂家进行考察,花费上万元组织员工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又投资200多万元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并特意从浙江聘请专业技术工程师攻克新产品技术难关。经过半年的努力,公司推出了先电镀后烤漆和静电喷漆的涂装新工艺,攻克了铁制品易生锈和油漆易脱落的技术难题,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年限。2008年,公司又成功研制了独特的三道防紫外线涂层涂装工艺和永不褪色的金属漆涂装工艺、仿铜门系列涂装工艺等先进工艺,使产品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质保五年提高到10年以上。更可喜的是,2008年,经过市科技局审核评定后,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市唯一一家以“门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禹州市新亚门业技术研究所。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职工60多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仅非标防盗门一条生产线一年就可生产5000余樘,全国有100多家代理商的知名企业,公司多次被评为“诚信单位”。
带动就业 回报社会
俗话说:致富思源。杨记伟致富后,并没有忘记曾经给予他帮助的亲人和朋友,没有忘记依然生活在贫穷家乡的父老乡亲。他时常鼓励村里的青年人要立志,做事情要有恒心,如果需要帮忙尽管说,只要能办得到的决不推辞。于是,在杨记伟的帮助下,短短几年里,村里相继创办了彩印厂、铸造厂、三粉加工厂、木材加工厂、腐竹厂等企业,共安置农民工200余人,每人年收入达万元。不仅如此,杨记伟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多次为五保老人、特困家庭等捐赠衣食物品,向30多名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品,并号召其它企业一起捐资组建村社剧团,丰富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从开始创业到公司现在的规模,杨记伟不但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迎刃而上,成长得更加坚强和成熟。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杨记伟始终乐观地认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一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他也会为乡亲们致富奔小康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也祝愿新亚门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路豪歌向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