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当代许昌 >> 古今豫商 >> 浏览许昌

寻找豫商网络新贵系列之三:IT老兵再战江湖

2012/1/12 10:43:40 点击数: 【字体:


    寻找豫商网络新贵系列之三

  □今报记者 李春晓/文 栾桦/图

  本报与慧谷沙龙(河南互联网联盟)联合举办的系列活动“寻找豫商网络新贵”系列之三,上周六下午在郑州怡在瑭璜咖啡馆举行。此次活动的嘉宾是杜红超,一位在IT界奋斗十多年的老兵,如今选择回到郑州再次创业。

  杜红超是谁?说起这个,就要把镜头推回到10年前或者更早,郑州在上世纪90年代软件盛行时期出了一批优秀产品,其中杜红超领导的“洪涛即时通”、“英汉通”曾盛极一时。

  ○高二辍学 一事能狂便少年

  杜红超家在许昌,母亲当了一辈子的小学教师,没想到自己的儿子高二只上了一天就辍学了。杜红超说,那时觉得学校真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想出去闯闯,就是那种迫不及待的感觉。不过现在很后悔,有些东西虽说后来自己也渐渐明白了,但还是缺乏在学校学习的系统性。

  杜红超辍学后初入社会,第一份工作是打字。那时候还没有电脑,用的是四通打字机。每次打字,都是哗啦啦把上千个铅字倒在地上,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那些,安上打印。虽然这份工作和自己好动的性格不符,但是学一门手艺的兴奋,支撑杜红超干了3个月。

  之后的漂泊江湖,很多细节杜红超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因为,对于他,真正重要的转折点是从24岁开始的。

  1992年,当时的郑州大学电子系主任王福源教授劝杜红超进入软件业发展,“以你的性格,把传统行业中的营销模式应用到新兴行业中,一定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他考虑再三决定听从这一建议,从此开始了软件行业的创业经历。

  那几年,杜红超策划、投资和领导开发的好几个软件都红极一时,市场遍及全国。不过,杜红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郑州帮”在全国的软件界都赫赫有名。“郑州出品”的英汉辞典软件在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中一度遥遥领先,而经纬公司研制的杀毒软件“译林”也一时风光无限。杜红超、彭杰、张小兵、王磊、丁凯、李亚平、刘杰、何公道、周辉等这些如今在IT界小有成就的人,那时都还是混迹江湖的青春少年。一事能狂便少年,那时江湖是他们的。

  不过好时光不长。1999年,光盘兴起、互联网萌芽和软件销售渠道的迅猛发展,抽紧了雄心勃勃但资金规模不大、产品形态单一的“郑州帮”的现金流,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竞争困境。

  为了生存发展,洪涛软件开始寻找投资伙伴,最后洪涛软件实质上被一家北京渠道商并购,改名北京晶合洪涛。由于缺乏合作经验,由创业者组成的经营团队和投资方之间存在诸多意见分歧,新产品推出乏力,公司最终陷入惨淡经营,几年后公司以清盘告终,不复存在。

  心血成空,杜红超发狠:决不创业了。

  ○北漂十年 江湖夜雨十年灯

  不创业,那就去打工。杜红超当时的不少创业伙伴被大企业招安之后,都可以坐享几十万元的年薪。从30岁到40岁的那10年间,杜红超“偷师学艺”,去过很多地方:雅虎中国、天极网,后来他又来到江民公司担任总经理。

  累啊,杜红超说,在江民的时候,自己两个月穿坏一双鞋,说起来干的是总经理,但是企业流行面对面的交流,自己经常跑着去找员工交代事情、下达指令、解决问题。“没办法,老板(王江民)跑得比我更快,而且他还身有残疾(王江民3岁时因小儿麻痹致腿部残疾)”。

  有一天下班,杜红超和王江民一起站在电梯门口,杜红超忍不住问:“老板,你为什么这么累?”王江民说:“我不做这个做什么?我做的时候每一刻都有钱流进来。”

  一年后,在完成事先与王江民约定的业绩目标后,杜红超又开始了选择。2005年他加盟易维九通传媒资讯有限公司,担任常务副总裁、CEO。让他至今难忘的是当年和刘韧等人创办DONEWS时的情景,为了应对复杂的状况他常常半夜爬起来“抢险”,遇到服务器出错或者崩溃,所有人都会忙得团团转。

  亲历了这一创业过程,杜红超发现,自己的创业之心,并没有死,它还在。

  ○不惑之年 杀回郑州再创业

  年至四十,杜红超决心再次创业,把十年前做没了的洪涛软件公司重新做起来,他已经在郑州重新注册了“郑州洪涛科技有限公司”。

  为什么回来?杜红超说,这个问题就像当初为什么要流浪一样。回来,是想再次创业,想要离父母近一些,是看中了河南的一些优势,理由很多。归结到一句话,“河南是我的家,是我跌倒的地方,也将是我爬起来的地方”。

  无数人告诉他,回郑州这一决定有多么不理智:优秀的人才都跑到京、沪、粤去了,郑州本地能做软件的寥寥无几;郑州本地没有一个软件消费的成形市场,不像在北京上海做完软件直接就可以在本地卖,这使得软件公司初期的生存更为不易;河南在外边的形象不好,一个河南的软件公司不如一个北京的软件公司听起来更让人信任,甚至,就连河南人自己也更相信北京的软件公司;从公司今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京、沪、粤更容易获得投资,而在河南,几乎没有可能再获得新的投资。

  杜红超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河南也许软件人才外流很多,但他要找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愿意在河南做软件的,尽管少,但一旦发现,沟通成本就很低,并且团队相对稳定;至于销售和吸引投资,河南本身就是很大的市场。关键在做。不管是郑州还是北京,做不好一样死,做好了一样生。

  说起自己的二次创业,杜红超笑言,再次创业就像二婚,经验更丰富了,准备更充足了,但是有一点不可或缺的就是激情。激情何来?就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做。难道只有80后有激情?激情不是激素,40岁的人也有。

  记 者 手 记

  杜红超很会讲故事,相比十年前的青涩,如今的他圆脸上笑意流露,写满了“人情练达皆学问”。

  聊起自己的创业计划,他就会眼前一亮,身体略往前倾,神情兴奋滔滔不绝。说起过去的事,他点起一根根的 “中南海”,让烟雾围绕在身旁。

  杜红超很会生活,采访前一日他带着老婆孩子才看过《赤壁》,在第二天的演讲中,他就把赤壁中的“领导之道”用在了演讲上。他这人看遍了人物传记,也看了不少心理学书籍,曾经把一本厚厚的心理学辞典放在卫生间,看了个滚瓜烂熟。

  这次回来,大家最好奇的就是他为什么回郑州?回来干什么?他能干成吗?

  杜红超很有底气,争取到了本地一家IT企业的投资,招到了11名员工,一切都在路上,他要做的就是有节奏地进行;杜红超也曾没底气,如今的江湖已经不是当初的江湖,回来之前,他让IT界的故旧写了贺词,以壮行色。

  10年前的郑州 IT界,人才辈出,有数不尽的英雄人物;五笔字型、洪涛软件、经纬软件,都在全国盛极一时,然而如今都归于沉寂。在外人的眼里,郑州只是一个人口众多潜力巨大的市场。

  一个IT老兵归来,也许不能说明什么,但是随着本土IT界的发力,也许能够让我们有所期待。

  人 物 简 介

  杜红超,郑州洪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中国互联网协会蓝海沙龙创始人。

  1991年进入IT行业,先后策划、投资和领导开发了“任天堂游戏机万能游戏卡”及其复制系统(1991年)、“即时通”翻译软件(1993年)、“英汉通翻译软件”(1996年)、“永久汉化2000”软件本地化工具(1998年)等产品,这些产品当年位列行业前三,市场遍及全国。

  曾担任江民杀毒软件公司总经理、海亿威(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等职,还是国内最大的IT媒体平台 www.donews.com创始人之一。(原标题:寻找豫商网络新贵系列之三:IT老兵再战江湖)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豫商网(2008-07-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