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商丘

木兰故事·中国形象·他者言说(三)

2013/4/12 9:54:49 点击数: 【字体:


    诚然,人们赞美女中豪杰、崇拜英雄主义无可厚非,可是,在任何造神的运动中,对象一旦被涂上浓厚的神性色彩就难免要冲淡、减弱固有的人性本身。既然性别问题缺席,木兰故事中剩下来可供大肆渲染的,就只有那壮烈威武的英雄故事。况且,在群体意识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的传统中,在男性气质总被视为优于女性气质的社会中,惯例是崇拜英雄却不惜将其“单面化”推向远离人间烟火的境界,似乎沾染了后者连“hero”这字眼也不纯了。须知,汉语中“英雄”的生物属性是“雄”而非“雌”;英文中,兼含“英雄”和“主角”二义的“hero”的性别归属,也是在社会文化领域处处居主占先的男性。中西方文化史上,作为具有普同意义之总称的、被传统观念视为“创造历史”主体的“英雄”或“hero”这字眼儿,在性别归属上都是作为“一等公民”的男性。由于这种片面化理解英雄的思维定势,由于“女扮男”题材固有的局限性,在东方文学史上,自古以来根据木兰从军故事编码的众多作品,在刻画木兰艺术形象时总是不约而同地倾向“宏大叙事”,多从她身上所体现出的群体道德如爱国思想忠孝观念,以及她的英雄魄力阳刚之气来歌颂她赞美她,却少有人把她放还到作为个体的人的位置,尤其是一个活生生的女性位置上去揣摩其隐微婉曲的内心世界和复杂多样的情感冲突。对此人物角色自身应有的“女性特质”,长期以来都有意无意地回避、淡化、遗忘着;即或偶有涉及,也往往失之肤浅。

  传统木兰故事中隐含的上述问题,在“女权主义”呼声看涨的当今西方世界,会不会被影视界的洋编导们注意到呢?或者说,老美拍摄此片,会不会触动“性别”、“女权”这根现代西方社会颇为敏感的神经呢?对此,我们暂且不下断语。不过,当人们津津有味地观赏了这部动画巨片之后,有一点想必是得到大家认同的:尽管该影片并未在性别视角上刻意为之,但为了强化女主角的人情味,为了激发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以获得更广泛的心理共鸣,也包括为了追求更好的观赏效果以及营销利益,其在人物处理和事件敷演上动了不少脑筋,也取得了某些未必不值得认可的效果。也就是说,西方编导对此东方题材并未照单全收,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比如,从主要情节看,该影片的前半部基本是东方原有的木兰替父从军故事,后半部则根据西方编导的发挥来讲述木兰暴露女儿身后经历种种磨难以及最后立功受封;东方故事中木兰为国立功是在“女扮男装”下完成的,西方影片中木兰为国立功主要是在现出女儿身之后。又如,华夏百姓所熟悉的木兰是个喜欢传统女红的乖乖女,《木兰辞》开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即道明此;到了西式动画片中,木兰却被描绘成一个模样夸张的可爱女孩儿,她顽皮淘气,甚至还屡屡闯祸,有了好些搞笑的情节。再如,东方故事中的木兰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才“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向军中同伴亮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底牌的,而美式影片在展开叙事的过程中,却早早就向观众揭了女主角的性别谜底,让那个英俊的少年将军尚(Shang)早早就发现负伤的木兰是个妙龄少女,为了求婚,他在片终竟然一直追到木兰家中去了……

  异国他邦的编导围绕木兰的女儿身份大做文章,制造出诸多西洋式笑料来强化影片观赏性,却无意中使被东方传统意念神化得高不可攀的木兰姑娘回到了人间。作为东方故事的西方解读,作为神化题材的世俗演绎,如今这颇有人情味的改编使观众觉得亲切,更容易接受认同。何况,就其根本而言,影片在塑造木兰作为巾帼英雄形象这点上,仍然是尊重故事原型而基本定位不变,只不过多了些人的活泼气息,多了些平民化视角中的人文关怀。也许,只有读懂了作为具有七情六欲的人的木兰,才能真正认识作为英雄的木兰。就这样,一个板着面孔以教化为主的东方题材在娱乐化的西式包装中获得了巨大成功,身着古装的木兰姑娘一夜之间成为了驰誉全球的国际知名人物,这的确是跨文化传播中饶有意味并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没有“高、大、全”式紧箍咒的耳提面命,享有更多创作自由(改编也是一种创作)的洋编导将木兰女处理成了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顽皮可爱的女孩,以种种世俗气息浓厚的搞笑情节取乐大众。也就是说,西方电影编导对木兰形象的“重新建构”,与其说是重在对“阳刚之气”的渲染,勿宁说是对其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本性和生活气息的还原与强化。

  一个古代东方女子,凭什么扣动现代异国观众的心弦?坦白地说,由于该巾帼英雄的庄严神圣形象在东方民间信仰中定格已久,初看这部以儿童化视角定位、掺入诸多异国情调的笑料、甚至连女主角形象也被大大地漫画化了的影片,吾土观众是很容易产生闹剧式的不严肃感觉的,以为好莱坞那些老外是在故意拿我们历史上的女英雄“开涮”以搞笑取乐。对西方影片这种异于东方常规的文本处理,我们究竟该作何评价呢?也许,除了上述,异国拍此影片多多少少也跟当今学术界屡屡讨论的西方人的“东方主义”情结有关。充满文化优越感的西方人对待东方世界向来是怀着某种“猎奇”心态的,就像穆斯林世界的妇女一样,后者在前者心目中总是被罩上一层不可捉摸的神秘面纱,成为前者“窥看”不够的对象。在空气里充溢着饱和的商业化分子的大洋彼岸,赚钱精明的影视制作人偏偏就选中了这样一个性别错位式“女扮男”的古代东方传奇,并且为之涂抹上浓浓的“戏说”色彩,恐怕不能说绝对没有投合西方观众以“窥视”东方为乐的意图,对之我们不应忽视也不必讳言。

  (D)

  对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认识,归根结底,也就是对中国文化形象和文化特质的认识。有关中国文化特征问题的探讨,向来途径多多,也说法多多,各有其优劣,反正是“条条道路同罗马”。其实,从性别视角检讨历史可知,仅仅认为“把中国文化女性化”纯粹是满怀东方主义情结的西方人的独家发明,恐怕也不全是事实。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北京文艺网 2010-09-08 作者: 李祥林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