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秀美山水 >> 商丘地理 >> 浏览商丘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地理河南 揭秘豫东“地下长城”(3)

2013/10/25 16:10:12 点击数: 【字体:



    “地下长城”穿过河底延伸到山东

    李馆地道是怎么挖成的?85岁的赵庆恩记得非常清楚。

    赵庆恩在二哥赵景山的影响下,十几岁就成了儿童团的团长,曾参与和领导了李馆地道的挖掘。

    说起李馆挖地道的历史,赵庆恩如数家珍:最先挖地道的是村民赵锡武。赵锡武1938年就外出加入了共产党;1940年,他回到李馆村,秘密建立党支部;1941年赵锡武开始在自己家挖地道,以躲避敌人的搜捕,效果非常好;他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了自己家的地道,并在党支部成员赵玉春和赵景山等人家中作为样板进行推广。

    1942年,为了斗争的需要,李馆村开始大规模挖掘地道,动员了村里二三十名年轻人,每人分一块地方,连夜挖掘。

    赵庆恩说,每夜只能挖上10多米长。因为怕被发现,又不敢大张旗鼓地进行,天亮后赶紧把洞口盖好,并隐秘处理好挖出的黄土,以免被日本人和汉奸发现。

    1943年,赵锡武、赵玉春和赵景山领导的党支部撤走,赵庆恩成为村内挖地道的组织者和领导人。

    这个时候,村内的地道已经形成规模,但与外界的联系,还不很方便。为了打通与附近村庄的地下联系,1944年,他组织人手挖通与南边胡集的地道,又决定与北边山东的单楼村连通,以便与山东方面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连成一体。

    单楼村与李馆村相距两公里,在这么长的地下挖一条通道相当困难,而且两村之间还隔着一条小河,河水有一人多深,要想打通地下通道势必要在河底开挖通道,在当时的条件下,渗水问题很难解决。但他们还是想尽了办法,采用“隧道”的形式,将河底挖出的地道用砖石砌起来,很好地解决了渗水问题。

    被转盘转晕后回到原地

    李馆地道的现状如何呢?

    赵松武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只是在耕田和盖房子的时候,偶尔发现地面下陷,才想起地下还埋着这段历史。

    1958年,山东境内的几座水库发大水,这些“地下长城”几乎毁于一旦。只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文化部门偶尔发现了现存的这段地道,才进行保护。上个世纪80年代,李馆地道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松武说,现存的这段地道不足百米,墙壁已经用砖石砌起,转盘、卡口、躲洞、气孔和密室等,都还存在。

    百闻不如一见,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要求赵松武老人带我们下去见识见识。

    他摸索出一把钥匙,打开东头一间房子,只见迎门放着几个花圈,是前来参观的小学生们敬献的,墙上还有一幅烈士的画像。

    花圈东边靠近后墙处,有一个做饭的灶台,灶台上放灶锅的圆口,显然是地道的出口。“当年这里放着锅,谁也发现不了;人从地道里出来时,只需要把锅顶起来,就可以从灶台口爬出来。”赵松武说。

    不过为了参观需要,紧挨灶台南侧斜向北开了个入口,可以轻松地进入地下一两米深处。

    我们从斜入口轻松而下,瞬间进入一个黑暗的世界,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弓腰摸索着墙壁走,稍微直下身子就碰到了顶部。地道高1.7米左右,宽也只有不到1米,这对身高1.8米多的记者来说,未免有点艰难。

    摸索着走上一段,记者发现又返回入口处。原来这里设置了一个转盘,这段地道正好是一个圆圈形状,记者摸索了半天还是转回了原地。这让记者初步对迷宫这个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地道靠北侧有个卡口,可以更深入地进入。”赵松武老人说。我们好不容易在一个地道墙壁底端找到了一个券形的小门,这就是所谓的卡口了。

    瘦弱的杨松武老人费了好大劲儿才钻进去,对于记者来说,难度似乎更大一些,蹲着进似乎不可能,只有艰难地爬入。可以想象,如果日本鬼子或者汉奸进入这个卡口时,赵松武老人可以多么轻松地干掉他们。

    卡口之内的地道似乎更低了一些,记者的腰弯得更厉害。走上几米,赵松武突然不见了。“我在这里。”他大声招呼。原来地道西侧墙壁上开了个半米高的洞口,他半蹲着藏在了里面,并向外伸出了一条腿。“鬼子黑灯瞎火地进来,冷不防这里有一条腿,肯定会把他绊个嘴啃泥,这样可以轻松地摁着他。”赵松武解释说。

    赵松武所蹲的洞叫躲洞,每隔四五米都会设置一个,而且在洞口附近还会附置一个翻板陷阱,绊下去,鬼子或汉奸直接就摔进了陷阱,连摁的力气也可以省掉了。躲洞附近地道半腰还设置了一个长方形的小洞,是用来放灯烛照明的。

    走上一二十米,地道墙壁东侧又有一卡口,显然为另一条地道的入口。这条地道只有10多米长,走到尽头又一卡口出现,进入后才发现是一个圆形的密室,宽大舒畅,可自由站立。这里为召开秘密会议或领导休息所在。

    从这个分支地道退出来继续北行几十米,就到了直通地面的出口。显然这个出口是后来加工的,原来的出口在其下的沟渠内,为密密麻麻的荆棘所覆盖。(李长需/文沈翔/图)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09-06-23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睢县北湖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