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道战》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其实豫东也有地道,它们是如何修建的?现状如何?
【缘起】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看过电影《地道战》的人们,一定会记起这熟悉的旋律,更不会忘记电影拍摄地河北清苑县冉庄的地道。其实这种“地下长城”在豫东大地同样存在。它们究竟是什么样?如何修建的?现状如何?
豫东麦田下的秘密“长城”
出民权县城北行30公里,来到李馆村。我们要去的李馆地道,就跟李馆村有关。
李馆地道并不在李馆村,它在老李馆村的遗址上,现在的李馆村是因为洪水迁建出来的。
沿着一条曲折在麦田间的乡间土路,西北行走不过一公里,一角围墙从树丛闪出来。收割麦子的村民说,那就是李馆地道遗址了。
大门没有关闭,迎门而立的是一块纪念碑,“李馆地道遗址”六字有些模糊不清,这是1986年竖立的纪念碑。其后是三间破旧的红瓦砖房。“谁呀?”听到脚步声,一个老人应声而出。
老人叫赵松武,今年78岁,李馆村人。
论起老人的历史,村里人都能细说端详:1944年,刚满14岁的赵松武在李馆村地下党的带领下,报名参军成了一名小八路。1945年,赵松武所属的部队开始与日本鬼子打游击战;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后,赵松武随部队横跨长江,转战湖南、四川等地;1953年因病复员回家。
从1990年起,赵松武开始看管李馆地道,报酬是每月10元钱,外加8亩公地的收入。
这8亩地就在三间房子的左、右和后面,种植的小麦已然熟透,静静地等待收割。而地道,就在这块麦田之下。
一阵风过,麦垄起伏摇曳之中,地面裸露,丝毫不见地道踪影,这个神秘的“地下长城”,把自己的秘密隐藏得很深。
没有地图走不出“地下长城”
这里是豫鲁交界地带,站在房后的麦田里北望,有村庄隐约出现在树丛间,那即是山东曹县的单楼村。李馆地道与两公里外的单楼村的地道相通,一直向北蜿蜒数十里。
赵松武说,老李馆村1940年建立有地下党支部,也是一个地下交通联络点,需要经常跟附近的党组织联络,因而打通了和附近村庄地道的连接。
向南,一直通到今民权县胡集乡,那里距老李馆村一二十公里,并且也建立有党支部;向北,一直通到今曹县的代庄乃至韩集,距老李馆村有15公里左右;从距老李馆村4公里的代庄往西,通到马庄、孙庄等四五个村庄,一直延伸到河边出口;代庄向东,一直蜿蜒到张康、付庄等村庄,再延伸到河湾出口。“大概有好几十个村庄的地道连在了一块,需要互相联系时,地面上盘查得严格不好通过,就走几十里的地道过来。”赵松武说。
日军在今兰考的许和乡设有10多人的小分队,下配置数百名伪军。每隔十天半月,日本小分队就带领伪军下乡扫荡。日本小分队机枪厉害,地方武装组织没办法就赶紧躲进地道,找机会袭击。
赵松武说,地道内设置有转盘,不熟悉状况的敌军黑暗中在里面转来转去,很难找到出口和入口;还有众多的卡口,过狭窄的卡口时没有丝毫的抵抗力;还有众多的翻板陷阱,一不小心踩上翻板,就会掉进两三米深的陷阱,被活活捉住;更要提防躲在躲洞里的人伸出来的腿,以免被摔个嘴啃泥,遭到背后袭击。
即使没有这些重重的机关,他们在长达数十里的地道里,摸来摸去也很难摸到出口。每挖好一段地道,都要画出这段地道的地图,然后再跟临近各村的地道图拼接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地下交通图。
这幅交通图对于每一个进入地道内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即便经常进入地道的人,如果没有交通图,走得远了也经常会在里面摸来摸去,找不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