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和可持续发展所能利用的宝贵资源,是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依托。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对于带动全域旅游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培育具有三门峡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门峡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在这块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域内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黄帝文化、老子文化、虢国文化、陕州文化等在全国均具有较大影响力,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对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遗产方面,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341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全市有中国传统村落9处、河南省传统村落2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全市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项、省级27项、市级82项,被命名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32人、市级225人,公布县级名录398项,命名代表性传承人341人;全市有民俗活动场所110处,民间工艺美术品制造、销售企业30家;民间传统工艺20多种,民间现代工艺10多种,民俗文化主要有社火、秧歌、庙会习俗等6类50余种。
近年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市文广新局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推进庙底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仰韶文化庙底沟遗址博物馆建设,积极实施仰韶村遗址保护工程、北阳平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虢国博物馆二期项目、卢氏城隍庙文物保护工程,重点建设虢国文化产业园、仰韶文化产业园、老子文化产业园、南山文化产业园等,确保了人文旅游资源利用工作的顺利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以世界文化遗产崤函古道为轴线,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北阳平遗址群三大史前遗址为重要支撑点,着力打造“早期中国”文明长廊,将我市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新亮点彰显出来。在一城三区的中心接合部建设庙底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仰韶文化庙底沟遗址博物馆,依托万里黄河第一坝、虢国博物馆、黄河公园、陕州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和在建的庙底沟遗址公园等文化景点,全力构造沿黄半岛景观带文化圈,在加强保护开发的同时,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全域旅游建设增添人文色彩。
大众旅游、全域旅游的时代已经来临,历史文化亮点必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我们要积极融入,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在全域旅游发展上先行一步,赢得优势,紧抓文化遗产这个根脉,着力铸造全域旅游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