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桃花,许多人都会想起古代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它描写了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象。不过,在今天的丹凤县竹林关镇,也有一个以桃花出名的地方,它就是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随着园区项目建设的不断实施,一个集综合治理、产业开发、科研示范、休闲观光等为一体,具有水土保持特色的水利风景区逐渐形成。
记者近日前往丹凤县竹林关镇采访,虽然已是金秋十月,但是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依然是一片绿色。走在水泥硬化过的进村小路上放眼望去,山谷中一边是绿油油的桃树林,一边是茂密的竹林,小路两旁开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山谷里新建的白色小楼房一栋挨着一栋。
今年48岁的丁书全是桃花谷里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目前在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从事道路修建工作,他亲眼见证了桃花谷的变化。丁书全告诉记者,这个地方桃树比较多,每年春季桃花一开风景特别美,“7·23”水灾前桃花谷未被开发算是一个山沟,上山的路不好走,“现在你看,进山的路拓宽变成了水泥路,河道也经过整修,许多人住进新房,到处还栽了新品种的桃树,将来一定很好”丁书全说道。
和丁书全一样,王全德也在桃花谷工作,不过王全德做的是农家乐生意。王全德以前住在附近的长石村,家里开了一间百货商店,生意还算不错,可那场水灾把家里的一切都吹没了,随着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生态示范园的修建,王全德一家也搬到了这里。“政府建议我们办农家乐,还给我们统一组织免费培训,生活有了希望。”王全德说道。据他介绍,从去年10月到现在已有7家农家乐陆续开业,每逢节假日生意最好,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这里的农家乐共接待游客8000多人。
据了解,桃花谷水保科技生态示范园地处沪陕高速公路出口400米处的竹林关镇,涉及竹林关、雷家洞6个村1.8万人,涉及面积60平方公里,规划建园面积2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6平方公里,由科技园、生态园和农业园组成。该示范园建设按照原生态理念,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人水和谐,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平台,打造集综合治理、产业开发、科研示范、监测研究、成果展示、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项目分两期实施,目前已完成了荒山绿化、沟道、四个坡面、三个支沟、坟梁整坡建园和部分土建工程,栽植新川中岛桃树50000株,樱桃、梨、杏共10000余株,侧柏20万株、松树7000株,竹子15000株,柳树、樱花、迎春花、爬山虎等苗木9种,人工种草40000平方米。
丹凤县旅游局副局长刘郸宏表示,结合桃花谷水保科技示范园的建设,丹凤旅游局将按照“游金丝峡、吃住竹林关”的发展理念,挖掘陕南名镇竹林关古镇文化、翠竹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整合开发丹江、原生竹林、万株桃树、万亩松林、桃花寨、望月台等生态自然景观,以建设国家4A风景区、秦岭最美乡村为目标,将这里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宗教娱乐为一体的自驾游接待型综合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