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年近半百,体态饱满,土生土长的三门峡人。
2010年的某一天,他把生意交给别人打理,一头钻进三门峡市东凡塬下的几间厂房,和黄酒、鸡蛋打上了交道。
一年以后,一枚枚散发着黄酒清香的鸡蛋制品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种食品有着一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叫“糟蛋”,确切的说,叫陕州糟蛋。
其实,陕州糟蛋是一种历史传统名小吃,在老陕州久负盛名。传说是晚清时浙江绍兴一个酿酒师傅把这种工艺传到了陕州。陕州糟蛋对于很多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是耳熟能祥的,它以其考究的原料、复杂的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让人过口不忘。
民国初年,山西临猗县有个叫张诗秀的富商来到陕州城做生意,他聘请浙江绍兴一位酿酒师傅在陕州城内开设“祥太号”酱菜园 制作陕州糟蛋,算是陕州糟蛋的开山鼻祖。1924年,陕州城南关的“祥太东”也曾制作经营此品,绍兴师傅后来把技艺传给了苏子祥,也就是陕州糟蛋的第二代 传人。从此,陕州糟蛋就开始在中国北方的黄河边小城陕州落地生根了。后来,陕州糟蛋制作技术代代相传,历经过许许多多艰难岁月,有过许多辉煌,也有过太多 的无奈。
1940年10月10日,在由国民党陕州专署举办的农工产品展销会上,陕州糟蛋被评为佳品,荣获奖状,从此驰名秦、豫、 晋等省。解放后,陕县食品厂做过一批糟蛋,1959年陕县与三门峡合并升级,做了一年之后停产,1965年又开始陆续生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多 种原因,陕州糟蛋停产。
腌制陕州糟蛋主料是黄酒酒糟,陕州黄酒最早是由浙江传过来的,使用优质糯米酿造而成,其工艺要经过浸米—蒸饭—凉饭—落 缸—加曲—搭窝—发酵—压榨等十几道工序,正所谓用料考究、工艺纯正。经压榨后,液体就成为了金黄色的地道的陕州黄酒,剩余的酒糟就成了腌制糟蛋的主要原 料,用酒糟加其它天然香料将鸡蛋腌制一年左右,便就成了陕州糟蛋。
成品糟蛋蛋白呈土黄色细腻糊状,蛋心呈金黄色,有蛋香、脂香、酒香等多种香味,美味可口、风味独特。
陕州糟蛋在其糟制过程中,所产生的醇、酸、糖、酯、盐等成份逐渐渗入到蛋内的同时,诸多的营养成分也随之进入到蛋内积聚 起来,从而使糟蛋的营养含量更加丰富。据专家测定:糟蛋中的蛋白质、钙、铁等比鲜鸡蛋高过数倍,各种维生素的含量也都很高,而且是糟渍发酵工艺制成,易于 消化吸收。
作为三门峡人,王阳对糟蛋有着太多而记忆,但是,儿时的困顿生活,让他一直都对这种珍馐美味有着无限的眷恋和遐想。
几十年后,王阳也成了一名事业有成的商人。陕州糟蛋的话题在一次朋友聚会的餐桌上引起,一下子勾起了王阳深藏在心中的陕州糟蛋情节,于是,一个决定在他心中油然而生:挖掘整理陕州糟蛋生产工艺,产业化生产陕州糟蛋,重振陕州糟蛋雄风,让陕州糟蛋走去国门,名扬四海。
后来,三门峡市湖滨区文化馆的周惠,得知王阳的想法,异常兴奋地告诉他,陕州糟蛋的制作工艺是三门峡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能有这种想法和打算,也是为我们的文化事业做贡献了,她还把陕州糟蛋的传人介绍给了王阳,
于是,王阳找场地、建厂房、买设备,一起就按部就班地开始了。
目前,王阳的年产100万枚陕州糟蛋的项目已于2010年经三门峡市湖滨区发改委立项并已经建成投产,第一批陕州糟蛋即将开坛上市。陕州糟蛋的规模化生产正式开始启动。
王阳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对陕州糟蛋进行准确定位及包装,先着眼于三门峡本地市场,进而辐射河南乃至全国市 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会在市场上看到陕州糟蛋靓丽的身影。更为重要的是,要让陕州糟蛋大众化、平民化,让期盼已久的三门峡老人们欣喜地重新品尝到久 违了的陕州糟蛋,让新一代的三门峡人认识并喜欢陕州糟蛋,让它作为三门峡的知名品牌走俏全国。
王阳说,作为一个在陕州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人来说,他对陕州糟蛋无疑有着很深的情结。陕州糟蛋现在已经成为三门峡市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也必须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陕州糟蛋的制作工艺早日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争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陕州糟蛋发扬光大、名扬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王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