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三门峡

周党隐居“不召寨”

2013/12/11 9:53:35 点击数: 【字体:


    在渑池县城北七八公里的坡头乡境内,有一个叫“不召寨”的地方,听名字有点怪,只要稍动一下脑筋就能想到这里面一定会有一段故事。果然,“不召寨”正是因东汉一位叫周党的人拒绝召封入仕,并隐居于此而得名。
   
    据《后汉书·逸民列传》载,周党,字柏况,是西汉末年至东汉初期的太原广武(今山西代县)人。周党出生在富足户中,家资万贯,田地千亩。不幸的是,他自小失去双亲成为一名孤儿。由于没有依靠,周党被一宗亲抚养,其万贯家产也被族人占有。成年后,族人仍然不还其家产,为了讨回家产,周党只好向地方官府提起诉讼。胜诉后,他又将讨回的家产重新分散给那些宗族人。周党的做法令当地主管征收赋税的人员十分不理解,以为他是神经病而当众污辱他。周党面对污辱,也不以为然,他遣散了家里的仆人和丫环等,只身前往长安游学。
   
    周党在长安求学期间,博览群书,尤以攻读《春秋》为最,最终成为一名博学多才且德高望众的名士。由于他乐于读书、专心修志,受到名人志士和邻里乡亲的称颂。公元8年,王莽篡汉造成社会动荡,周党对此十分不满,托疾闭门不出。不久,天下大乱,盗贼四起。据说,周党所在的附近州县皆遭劫掠,唯有他所在之地安然无恙,原因是盗贼仰其名望,都绕城而过。
   
    东汉建立后的公元56年,汉光武帝刘秀得知周党知识渊博又具高贵的品德,有治国的才能,便征召他为朝廷议郎。然而,周党虽有一肚子才学,却对当官没有兴趣。他当议郎不久,便向朝廷称病要求辞官。获准后,周党携妻隐居在渑池县回溪之畔(今坡头乡)的一孔窑洞里,以读书散步并与周围乡邻聊天儿度日。又过了几年,刘秀派尚书召他还朝做官。使臣带着重礼前来拜见,并选一交通便利之处郑重宴请,但周党不为所动。据说,周党见使臣时,故意身穿粗布短衣,头发蓬乱并沾满谷糠,以此回绝朝廷征召。最后,在使臣一再劝说下,他被迫前往洛阳。在皇帝面前,他伏地不起,以著书养疾为名,坚辞高官。汉光武帝只好接受了他的请求。当时,朝中博士范升曾上书汉光武帝,以“大不敬”等罪名对周党大加诋毁。但汉光武帝深明大义,下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其志焉。”光武帝不但没有治其罪,还赐给他40匹帛。
   
    自此,周党隐居于渑池,读书、著书、耕作而终。
   
    隐居在渑池的周党和同乡名人闵仲叔(也因不愿入仕而多处隐居)成为“忘形交”,两人号称“渑池逸民”。古时候隐居之风颇为盛行,周党拒入仕途的行为被人们广为称颂,因此,他隐居的村庄被称名为“不召寨”,他所住的窑洞被称为“周党窑”。现今的不召寨村,其周围环境仍然存留着当年的古风:村前的回溪流水淙淙,满沟杨柳,环境清幽。
   
    周党淡泊名利,高风亮节,深受后人敬仰。“不召寨”也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到此瞻仰凭吊,并留下了大量的诗篇。
   
    不召寨村还是一处龙山文化遗址。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对此曾进行试掘;1951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也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后来,该遗址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光 【原标题:周党隐居“不召寨”】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2013/11/25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陕州老城访“甘棠旧治”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