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三门峡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张钫与千唐志斋博物馆

2013/11/4 8:52:20 点击数: 【字体:

张钫与千唐志斋博物馆
张钫照片(资料图片)
 
    从310国道向东出渑池县洪阳镇之后,进入新安县铁门镇,便可探寻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唐志斋博物馆。这里是已故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先生的家乡。上世纪20年代初,张钫先生隐居铁门,营园林广及百亩,蔚为壮观。康有为游陕西路过河南,被张钫邀至园中,谈书论画,赋诗抒怀,题名“蛰庐”。 

    张钫字伯英,号友石主人,新安县铁门镇人,出生于清代末年的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张钫因为父亲在陕西担任州县官吏,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便迁居陕西。他1904年入陕西陆军小学堂,清末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8月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新军张凤翔部任职,与新军中同盟会骨干钱鼎、党自新等人在西安创建军事研究社。此间,他与井勿幕、钱鼎等联络哥老会力量,是新军中革命党人的主要领导者。

  1911年夏天发生在四川的保路运动给陕西革命党人以极大的鼓舞。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入陕西,在西安的同盟会员联合新军、哥老会准备10月29日起义。10月22日上午,张钫率少数起义军混入旗人群中潜入禁城,点燃火药库,造成混战局面。在混战中,一面尽杀清室贵族,一面示意张凤翔部攻人禁城,获得起事成功。10月27日,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由张钫负责军令府事务。不久,秦陇复汉军副大统领钱鼎在渭南遇难,军政府任命张钫为秦陇复汉军东路征讨大都督。他经过整顿、补充兵源及增加编制,率部在潼关一带与清军激战。

    在与清军相比兵力悬殊、武器装备很差的情况下,潼关三失三得,张钫竭尽全力,率部保卫了陕西的东大门,成为陕西辛亥革命的著名将领。

    护国战争中,他派人与于右任、陈其美联络反袁,孙中山委其为中华革命军陕豫联军总司令。1918年孙中山发动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时,张钫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组织靖国军,反抗北洋军阀及其在陕西代理人的专制统治。1921年秋,张钫因父亲逝世,返回老家新安服丧。在家乡期间,他支持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创办张钫铁门小学,资助新安县成立了续修县志局,又与友人王广庆创办陕县观音堂民生煤矿公司,采煤发展地方经济。 

    1928年秋,南京政府任张钫为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兼省赈务委员会主席。他根据河南实际状况,提出整治河道、兴修水利,设立了水利局,又多方筹措经费,创办了水利工程专门学校,培养水利人才。1933年张钫驻军洛阳,委派专人搜购唐代墓志等石刻千余块,于1935年在祖居铁门镇建成石刻陈列室。这一时期,他还购买了“万有文库”“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书籍及一批儿童读物,捐赠给新安、洛阳、南阳等地,设立公共图书馆。 

    日军侵占河南后,大批难民逃往陕西。张钫以河南同乡会会长的身份,利用他与陕西政界友人的关系,救济和安置了大批难民,又解决了难民子女及河南大学迁到西安的师生的吃住问题,被河南难民誉为“老乡长”。1938年2月,张钫任国民党军事参议院副议长。1945年5月,他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7年春,他出任国民政府顾问,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1949年8月,张钫环顾时局看到国民党大势已去,毅然决定弃暗投明。同年12月,他策动并参加了国民党第二十兵团陈克非部在四川郫县的起义。张钫的这一壮举,对和平解放四川、保全成都市人民的生命财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1年,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张钫到北京,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及担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张钫到了晚年,仍响应周恩来关于撰写文史资料的号召,从1960年起,写出了30万字的回忆录,记述了从清朝末年到1949年起义几十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活动,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珍贵史料。1966年5月,张钫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其回忆录辑为《风雨漫漫四十年》,于1986年出版。

    张钫戎马一生,后来又做了大官,但是他很少摆官架子,且轻财好义,所到之处对父老乡亲都是平易近人。遇有贫苦,慷慨解囊;见到争执,予以调解。回归故里后,他不骑马、不坐车,见到乡亲必先问候,对无力求学者也给予资助。

    张钫平素爱好书法,搜罗古今名人字画法帖。千唐志斋博物馆是张钫先生所营园林“蛰庐”的一部分,为中国现存墓志石刻的集中地之一,以珍藏自西晋、魏以来历代墓志石刻1400余件而闻名,其中尤以唐代墓志最为丰富,多达1191件。章炳麟曾用古篆为之题额《千唐志斋》,并在尾部缀有跋语:“新安张伯英,得唐人墓志千片,因以名斋,属章炳麟书之。”斋名由来,盖缘于此。

    张钫在戎马倥偬的岁月中坚持临池,曾为不少机关、团体、商店、个人书写匾额,其工楷遒劲沉励。张钫酷爱志石,自号友石主人,常和章太炎、于右任等名人学者交往,一同鉴赏古玩。他周济别人很大方,自己却十分节俭,这为他后来创建千唐志斋博物馆奠定了基础。他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便开始搜集唐代墓志,全国各地凡有唐代墓志者,他不惜重金购买。

    经过近5年的努力,他收藏唐代墓志1000多件,成为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千唐志斋博物馆便是在此基础上修建起来的。馆内所藏除唐代墓志外,还有北魏、西晋、五代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志石,上下纵横一千多年,犹如一部志石历史,称得上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墓志博物馆。这些墓志不乏名家高手的墨迹,如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宰相狄仁杰撰写的《相州刺史袁公瑜墓志铭》和赵孟頫书写的《宜武将军达鲁花赤珊竹公神道碑》,以及足以代表各种书法流派、从中可以寻绎出唐代书法源流规迹的珍贵文献。 

     该博物馆中的书画也是琳琅满目的珍品,既有北宋米芾、明代董其昌及清代王铎、刘镛所书的行草对联、条幅、中堂,也有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作的《咏竹》画及蒋介石等人的撰文。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唐人墓志共出土3500余件,千唐志斋博物馆所藏的墓志超过三分之一。更为可贵的是,该博物馆收藏的书画中有许多稀世珍宝,如堪称国宝的武则天所造的文字。馆内的唐代墓志,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对外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这些文献资料,补充了史书之所缺,其中一些墓志又为研究书法艺术和书法源流提供了第一手的善本。

    张钫在新安县的故居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故居内的三进大小四合院保存完好,其结构严谨、风格别致,陈列物品众多,具有浓厚的清末民初豫西民居特色,而且院内有地下通道与千唐志斋博物馆连通。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张钫故居经当地政府部门修缮后,目前已对外开放,并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有才【原标题:张钫与千唐志斋博物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2011年11月04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