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一个代表着中原地区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高度文明的原始村落遗址,在河南渑池仰韶村为考古学家所发掘。按照考古学惯例,这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伴随大批磨制精细的石器,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日常使用的陶器。这些陶器制造精致,所用泥土经过淘洗,所以胎质细腻,入窑焙烧后成品一般呈橙红色,在质地上可分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
陶器上的花纹主要用黑彩,少数使用红彩,常以陶器本身的橙红色为底色,也有的在制坯后先施加一层薄薄的白色或红色陶衣,然后绘彩焙烧,使花纹带的色彩对比更加鲜明。
经过科学测定,仰韶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此后,整个中原地区都陆续发现了一些类似的遗址和遗迹。它们所处的年代相近,文化遗存带有强烈的共同性,所以仰韶文化成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中原文化的代名词,其分布地域以甘肃、陕西、河南为中心,覆盖河北、内蒙古、山西、青海乃至湖北的部分地区。【原标题:仰韶彩陶纹饰:红地黑彩】